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1张图片
作者:老范

森林里有两个男孩在行走,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第一个男孩的老师认为他很聪明,他的父母也认为他很聪明,于是他也认为自己很聪明。他的能力测验成绩出色,功课优秀,还有许多奖励证书。所有这一切都使他在学业领域中出类拔萃。

第二个男孩不大聪明,他的测验成绩一般,学习成绩也不突出,其他的文件证明显示他勉强合格,至多也仅仅算得上机灵和有点小聪明。

当两个男孩行进在森林中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一头巨大、凶猛而且看上去很饥饿的灰熊向他们扑来。第一个男孩算出在17.3秒内灰熊就会追上他们。这个男孩不仅知道“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还能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运用它。第二个男孩可能直到灰熊撞上他也算不出多少秒数,而且他也不可能去算。

第一个男孩问第二个男孩,你穿跑鞋干什么?你又跑不过灰熊。第二个男孩答道:“但我跑得过你。”

结果第一个男孩成了灰熊的午餐,而第二个男孩安全地逃了出去。

请问以上两个孩子的智力谁更高呢?

智商和智力有什么区别呢?智商的高低能不能决定人的成功?

为什么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社会上却不能取得成功?

为什么学校里面成绩差的学生却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一、智力的概念

、什么是智商?

1911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智商IQ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测试学生的智力,看看谁弱智?谁正常?谁超常?以便于学校因材施教,针对性设计教育内容和方式。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2张图片

1905年比奈与T·西蒙编成了《比奈-西蒙量表》,标志着智力测验的开始。比较常见的智力测试有两种,至今仍然在广泛应用:斯坦福-比奈测验和韦克斯勒测验。测试的项目很多,如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等。所测的内容是与学业有关的智力。测验的内容很符合学校的学习材料,其对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境和问题并不关注。描绘的是智力的静态画面。

、什么是智力?

关于智力的定义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1921年,教育心理学杂志的编辑要求14位知名心理学家就什么是智力发表见解。尽管他们的回答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涵盖了两点。

第一点:智力是通过经验学习的能力;第二点:智力是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这两点都很重要,例如通过经验(包含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学习的能力意味着聪明人也可能犯错误。实际上,聪明人不是那些不出错的人,而是能从错误中学习并且不再犯同类错误的人。

第二点: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同样相当重要。适应环境意味聪明不仅仅是在学校考试得高分,还包括如何处理工作,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及如何安排日常生活和适应新环境。

在首次主题研讨会65年之后,该杂志社再次邀靖25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发表关于智力本质的见解。专家们再次指出了从经验中学习和适应环境的主题。但是,当代的专家们更为看重元认知,自身思维过程(如问题解决、推理和决策制定等)的了解和控制。当代专家同时更重现文化的作用,他们指出,在某一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聪明的东西在另一文化背景中却可能被视为愚蠢。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3张图片

二、智力理论的演进

智力理论的发展分为传统的智力理论和现代的智力理论。

传统的智力理论包括:智力二因素论、智力多因素论、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智力形态理论等。传统智力理论对于智力的研究,比较局限在对于智力单维的研究,有的是形态,有的是结构,有的是因素。传统智力理论的预测参数指标就是IQ(智商),而且传统理论认为,人的IQ具有稳定性,基本上是无从培养和发展的。

现代的智力理论研究融入的更多的维度和内涵,跳出了传统的静态研究,进入动态研究领域。其中著名的理论包括:多元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等。

、智力的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1904年最早对智力进行划分,认为人的智力分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普通因素简称G因素。人的所有智力活动,如掌握知识、制定计划、完成作业等,都依赖于G因素,即每一项智力活动中都蕴含着这种普通因素。谁的G因素数量高,他就聪明;如果一个人的G因素极少,那他肯定愚笨。另一为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他发现有五类特殊因素:

① 口头能力

② 运算能力

③ 机械能力

④   注意力

⑤ 想象力

S因素代表的特殊能力,只与少数生活活动有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者,就是普通能力。

2、智力多因素论

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对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实施了56个能力测验,提出智力由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字词流畅性,词语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并且各基本能力之间彼此独立。

3、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这个智力结构模型首先发表在1959年4月号的《美国心理学》杂志上,简称为SOI模型。智力的思维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这5个因素;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加工的结果包括6个因素,即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应用。

4、智力形态理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的提出了CHC理论。他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两类:其一为流体智力,另一个为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天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也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别差异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都有发展,受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5、多元智力理论

1983年加德纳提出的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后来加德纳又加入两项,一共为9种智力。

(1)语言智力,渗透在所有语言能力之中,包括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能力。

(2)逻辑智力(数学),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3)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和绘画等。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作曲等。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

(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

(7)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8)自然智力,自然智能强的人,在打猎、耕作、生物科学上的表现较为突出。探索智能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个方面。

(9)存在智能: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能力。

其实,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是有其社会背景的。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惊了美国朝野,全国上下一致认为是教育的不力造成了美国的落后。为此教育界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0年之后,教育家们得出结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落后,是两国科技人员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差别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1967年美国政府决定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来弥补美国艺术落后的缺陷,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加德纳是该项目的执行主席,多元智力理论就是这个项目的进行中提出来的。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4张图片

6、情绪智力理论

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换句话说,情绪智力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7、三元智力理论——对智商的超越

智力三元论是由斯滕伯格提出的,斯腾伯格197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75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的荣誉会员,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心理协会会员。被《科学文摘》评为全美前100位科学家之一,曾发表著作40余部,论文600余篇。

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内部世界)、智力与经验的关系(经验世界)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外部世界)。从而提出了智力三成分理论。包括:

(1)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是把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思维和加工。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新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编码和存储。其中,三种成分中元成分起核心作用。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5张图片

(2)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更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三、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对智商IQ的二次超越

斯腾伯格认为智商IQ是“呆滞的智力”,呆滞智力测验的低分并不妨碍你今后获得成功,同样,高分也不能保证成功。

成功智力才是对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呆滞智力仅将作为成功智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功智力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成功者,是拥有一整套完整的智慧技能的人,而绝不仅仅依靠学校中才推崇的呆滞智力。

1、成功智力的三种能力:

(1)分析性智力

分析性智力主要体现在知觉、记忆、比较、分析、解释、评价和判断等能力上。分析性智力强的人能够高效的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问题确认、定义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信息表征、分配资源以及监控和评估这六个相续的步骤。运用分析性智力,在问题初现时便能觉察到其所在;能准确地定义问题,甄别出问题的轻重缓急;仔细地制定解题的策略,尤其注重长远的规划;能尽可能准确地表征信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能斟酌风险和回报的比率,以保证资源分配的最优化;能对其问题解决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并且能够运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具有较高的元认知能力。

(2)创造性智力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颖有趣结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想象、构思、创造和发明等能力。具有创造力的人常常是特别出色的综合思维者,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点。但创造力还包括分析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成分。

“分析性智力”对新颖思想进行分析、判断和验证等,区分价值度;而“实践性智力”可以对新想法进行有效的实施。没有分析性智力,创造者无法理清创造性思想的涵义并对其加以检验;没有创造性智力,则产生不了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方法;没有实践性智力,则难以将新颖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取得行为的成功。这样,创造性智力在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之间建立起了互为联系的桥梁。要使个体富于创造,就必须使其智力的各个方面达到平衡。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6张图片

(3)实践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是指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实践性智力体现在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示范、展现、操作、使用和应用等能力上。

在学业上的分析性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同时,实践性智力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出众,但在现实世界中却表现平平;相反,有些学生在学校里表现平平,在现实世界中却处处得心应手、业绩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性智力。

而缄默知识是实践性智力的核心,缄默知识是通过大量的经验学到的,属于程序性知识,就像游泳一样,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习得。

毛主席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就是一种实践性智力,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成功。

、成功智力的20个特征.

斯腾伯格为成功智力者画了一幅肖像画,认为成功智力者具备以下二十个特征.

能自我激励

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

知道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能将思想转变为行为

以产品成果为导向

完成任务并能坚持到底

都是带头者

不怕失败的风险

从不拖延

接受合理的批评和指责

拒绝自哀自怜

具有独立性

寻求克服个人困难的办法

能集中精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既不会对自己要求过高,也不会要求过低

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既能看到树木,也能看到森林

具有合理的自信及完成其目标的信念

能均衡地进行分析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思维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7张图片

3、成功智力的三大障碍 

第一大障碍是权威人物的负面期望。当这些权威人物,不管是老师、领导、老板、家长不看好你的时候,常常会导致你成为平庸之辈。具有成功智力的人无视负面期望,即使这些期望源自于智商或类似测验的低得分。他们不会因他人的评论而停止向目标前进的脚步,一旦认准前进的道路便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成功智力的第二大障碍自卑心理,对自我的怀疑会如瘟疫般弥散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最终妨碍我们发挥自身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对自己的能力颇有信心。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各种问题。

成功智力的第三个障碍是缺少榜样。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在其一生中常常有一个或几个对他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帮助他充分发挥潜力,或者在许多情况下,引导他从失败之路走向成功之路。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主动地寻找行为榜样。能够学习榜样的优势,帮助自己取得成功。

四、智力的发展(从新手到专家)

从新手到专家就是智力发展的结果,智力的发展需要六大技能的组合应用,元认知技能、学习技能、思维技能、知识、动机和环境的支持。

1、元认知技能

元认知技能是指人们理解和控制他们自己的认知的技能,是认知背后的认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对问题解决的流程和步骤进行监控,例如问题识别、问题定义、问题表征、策略形成、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监控和对问题解决的评价,中间出现偏差,能够及时的纠偏。

2、学习技能

学习技能(知识获得成分)是该模型的核心,例如有的人一年看500本书,有的人一年只能看5本书,有的学习能力快,有的人学习能力差,所以学会高效的学习非常重要,例如费曼学习法、长短时记忆模型、刻意练习、元认知、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等学习方法都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学习技能。

3、思维技能

需要掌握三种主要的思维技能,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系列而不是单一的思维技能。批判(分析)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批判、判断、评价、比较和评估。创造性思维技能包括创造、发现、发明、想象、猜想和提出假设。实践性思维技能包括应用、使用、利用和实践。以上这些能力是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第一步。

4、知识结构

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概念、原则、规律等的知识,即“知道某事”。程序性知识是关于程序和策略的知识,即“怎么做”。同时还有跨学科的学习,建立“群峰式知识结构”。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8张图片

5、动机

有的人拥有伟大的梦想,有的人只想做重复的工作,梦想愿景和目标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人产生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所以要学会激励自己,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做的更好,设定更高的目标,从内部和外部给予自己激励,加快进化速度。 

6、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无比之大,你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一个“群体黑洞”的组织,可以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在一个“群体驱动”的组织里,可以把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就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如果家长天天看手机和电视,孩子怎么能够养成读书的习惯呢?所以要向以色列家庭学习,家里可以没有电视,一定要建立一个家庭图书馆,营造学习的氛围,这样读书习惯就很容易养成。

新手成为专家需要上述关键元素的交互作用。在中心位置驱动这些元素的是动机,没有动机,这些元素就没有活力。动机驱动元认知技能,而元认知技能反过来又激活学习和思维技能,这又为元认知技能提供反馈,使专业技能和水平得以提高,通过思维技能和学习技能而获得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会使个体将来更有效地运用这些技能。所有的这些过程都受到所在环境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最终,人们通过多次循环,发展自己的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不断将自已推进到更高的专业水平,从新手成为专家。

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_第9张图片

总结

智商的高低不能决定你的成功,智商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不是全部,如果你智商测试分数很高,请不要骄傲,因为你智力不一定高,如果你智商测试很低,请不要悲伤,因为你智力不一定低。因为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只有对这三种智力进行全方位提升,并针对实际情景进行针对性使用,才能保证你走向成功。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世界,生物进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也不例外,如何在进化面前不被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升智力,通过树立远大的目标,学习跨学科知识,建立自己群峰式知识结构,运用模型思维,才能让自己进化的更快,才能适应不确定的未来。

参考资料

《成功智力》 作者:斯滕伯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智慧智力创造力》 作者:斯滕伯格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作者:斯滕伯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60思维模型:成功智力理论ACP模型一为什么智商不能决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