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2

在我们生命中,每天24小时,都会驱使我们要努力工作,使我们在沉默中死亡,为了保护我们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够与侵入我们思想使我们日渐沉默的力量抗衡,我们必须学会阅读。以此来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去培养属于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信仰,我们需要这些技能来保卫和维护自己的思想。”——超脱


四个月前,他大哭一场,想都没想给自己刷了一副入耳式蓝牙耳机。凡人俗耳,辨不出丰满与干瘪的细微分别,听不见空气感与松香味的通感形容。他只为了把旋律堵在耳蜗里,解析出一种不受干扰的情绪。仿佛给合不上的双耳,外接了一道阀门。入耳拧紧,轻点播放键,多像一个心灰意懒的自溺者,塞上浴缸的泄水口再按开水龙头,那样一连串沉重却又轻快的操作。然后,等音乐湍湍急流积在心塘里,更带着辞世轻生的冷意瞥一眼周身的嘈杂人世,扶着内核与外界的缘壁,再无留恋地扎进漫漶的情绪里。每一次戴上那副耳机,他都觉得他成功杀死自己一次。他太爱这一千块钱买来的自杀武器了,轻巧,利落,无痛,隐秘,更重要的是,可重复使用。他最爱在等公交的时候死去,浸泡在情绪的死水里,如同一具魂无所系的浮尸,在失去时间感的等待中随波逐流,不知,也不必知,他将何时靠岸。那是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不知所终,不问归期,不着边际,实在像是一场不疾不徐的人世游离,一次无时空坐标系的元灵放逐。那时,他写下“世上一定没有比 36 路更难等的人”,毕竟无从期许的到达,与无止尽的漫长无限近似,而哪怕悬而未决的爱,总会在某个时刻,听到一声或落空或落地的回音。四个月后,他难得又去坐一次公车,讶异地发现身后这座巨型城市进化得太快,乃至这公车到站时间的便民市政,以精确的时间矩阵为牢笼罩而来,吞噬了他日常生活里最后一丝漂泊感。悻悻然戴上耳机,知道这一趟,他只能当一具口中默默倒数计时五分钟的死而未僵的尸体。而远望爱河的岸边,却至今依旧没有刻度。


有时,时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它只能让人老去,或说,让人麻木。

让人自以为觉得经历了很多人生就会有新的高度,其实不然,没有总结经历的人生哪怕是苦逼一辈子,那也只是白白苦逼了而已,我曾以为只要长大就好,长大就能解决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其实不是这样,长大就是长大, 只是时间的流逝,没有总结的经历只能是经历,只能是苦逼,不能成为阅历的经历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就拿我练习语调来说,好方法是有,可是起初操着急功近利的心,认为只要花了时间花了气力去做就能做到,到后来发现多是徒劳,多是蛮力,一直急功近利的想着前进,忘了停下脚步。

梦想,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 有一些话想说给中年养生朋克」

2017-11-27 卡六儿 好羡慕Promise

「 在回到北京的这一个多月里,状态出乎意料的好,工作和生活都十分顺利,新工作的节奏和进展、老朋友的聚会饭局、重操旧业的兴趣技能、2018年的人生目标,好像一切都重新踩在了刚刚好的节拍上,恨不得立刻放一首Jonh Williams然后翩翩起舞。觉得十分感恩,终于结束了为期一年多的焦虑,生活重新一步步踏上正轨。感谢这两年中身边无数人的悉心指导与陪伴,love u all」

—— 很少把“爱你”说出口的卡六儿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

Itzhak Perlman;John Williams;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 - Cinema Serenade

今天这篇文章是还是围绕自我的话题,但想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社会生活和情感需求,希望通过写作给自己梳理出一条线索并总结,也供各位参考消化。

关于这两天刷屏京城的两件恶性事件,无意在此评价是非,或是上升到更高的思想和xx决策层面。只想简单聊两句,作为普通屁民的我们,在面对“都市折叠”和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时,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能够真的“做 些 什 么”。

其实无论是恶性事件本身,还是广泛传播的社会舆论,其中透露出来的都是:当下无论身处哪个“阶级”、哪个年龄段,我们都正在面对的一场“中年危机”——在不公待遇和不平等分配机制下的对比压力,以及来自对资源、信息等一切不对称性的“fear of missing out”的恐慌焦虑。

和前任在一起的时候,我俩时不时会讨论到消费主义社会所制造的肤浅和短暂的快乐,上层意识鼓吹“精神消费”,却被畸形的市场化竞争改造成了“娱乐至死”的状态,内容生产者、媒体、公众公司为数十亿人制造出“盛世”的表象,用以安抚大众自以为麻痹的神经。但我们都心知肚明,不管是“知识付费”还是“消费升级”,都远远不能掩饰我们在这飞速更迭、此消彼长的世界中、权威却始终保持沉默的she hui机制下的集体恐慌。借用描述日本经济现象的《第四消费时代》书中之义——Health and Healing,身体健康和精神治愈将成为这一个时代的主命题,不管是健身卡还是保温杯、毒鸡汤还是硬科普,这些都是我们此刻正迫切需要的。

其实我很难从执行层面推广“硬技巧”,告诉大家如何从容面对这些令人伤感社会现象,仅尝试着从个人经历和心态的角度出发,做一些尚不成熟的分享。在过去两年的生活中,我经历了:从挖掘短板,到改变自己,从多维度尝试,到自卑和无力感爆棚,执行力直线下降,焦虑、痛苦、难寻出路,最后归于平静,重新开始接纳自己、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 经历这段起伏落差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完全掌握了如何“消除焦虑”、“解决实际问题”,还有最重要的——客观认识自己。这些能力让我感受到自己基本能够以一个不错的心态去面对目前生活中90%的问题,并积极思考一条适合自己的解决路径。

即使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一直在怀疑自己选择了一条并不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也觉得在追逐所谓“career”途中改变了许多本我特征和出发的初衷,而现在,我已经慢慢能够在二者之中找到平衡点,并乐于接纳一个和身边人“不一样”,在某且方面“差一点”,而在优势领域“怪一点”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尤其是最近发现自己真正擅长并且乐于深度挖掘的一部分,是关于人的命题,从人性、心理,到行为和社会,不同因素其间的交互影响,以及个人与群体意识和行为的反应。上午和Jason提到有朋友从金融到Behavioural Therapist,帮助自闭的小学生融入世界;还刚认识了金融从业、打算辞职出国学习电影的Yaki,越来越觉得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种生活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这一年多从学校到工作,从full-time的实习到全身心投入职场,从酒桌前的商业互吹到每一个加班写报告做翻译(强行)学习搭model的夜晚,我最大的感慨是,世界上赚钱的方式有很多、赖以生存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活得最“贵”最“值得价”的方式是拼尽全力不让自己留遗憾。

当然,首先要做到的是了解自己——有自知,能自省,并且具备一定程度批判性的自我意识。争取在人生趋于“稳定”(尤其指地理位置和情感生活状态)之前,拼命找到自己由衷的热爱。知道自己究竟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并勇于承认和接纳自己的真实想法,明白自己究竟有没有想要实现在金钱和物质积累之外的价值(没有也没关系,大家都是凡人),最后再对症下药、不走弯路,才不算白费这一生的大好时光。

最近已经开始从轻度的心理学和哲学史入门阅读,之后会多花一些业余时间用来研究,也会不定期参加几个公益组织和研究中心的社会学的实验活动,以后会在公众号上和大家分享。

天真有邪

林宥嘉 - 今日营业中

接下来,聊点感性的话题。关于刚刚结束的上一段恋情,确实用了不少心,在这里有一些话想要讲。

其实这两年,因为工作和毕业的原因,被身边不少人说成熟了,明是非讲道理、行事沉稳干练了许多,虽然仍有很多缺点,但自己觉得至少心态日益包容——该简单简单,该复杂复杂,都慢慢学会了不少应对的手段和方法,只还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去实践和验证。

但我认识到自己有一个很坏的习惯始终没改掉——遇上害怕的事儿立马一摊手,号称国家一级退堂鼓选手。

今天又读到了衩姐每年一度的生日感悟,其中之一写道,“要实现自由,首先你便要放弃一切害怕的权利”。其实在工作中我鲜少出现这种情况,就算我承认自己的确是很能耍小聪明、找借口偷懒的双子座,但事实上内心“恐惧”并不支持我在任何工作场合里完成这样的举动。就算在精神和身体面临崩溃的情况之下,一定会咬牙熬夜、即使拖到deadline也必须搞定并做到85分。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性格里极度缺失安全感、以及自我信任的缺失——如果光是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事儿却搞不定,于我而言是丧失存活的能力。

但抛开一切需要面具和伪装的场景,回归到非常emotion driven的部分。我发现,事实上其实人不管多大年纪,都很难区分情绪和感情。反映在我身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始终没有学会处理亲密关系。

从初中到现在,和身边一个又一个亲密过的“异性”说再见,不论是年少时第一个牵手的男生、乐队里日夜陪伴最铁的哥们儿、还是在有自我意识后第一次遇到“爱的人”。现在的表现甚至更直接了,但凡探出了两根情感触角,接收到哪怕一丁点儿来自外界或者体内的疼痛信号,不用几秒的触痛就会让人立马往壳里缩。冷暴力、不沟通、时间压制、语言攻击,一来二去被耗尽了耐心、磨平了心力,再也没再试探的可能。

其实我知道随着年龄增长、经历世事,这个连接阴道和心灵的器官只会越来越残破、衰老,直到衰弱成需要被过度保护的身体成分,再到最后变成像垃圾一样排出体内。也许到那时,我会和所有朋克中年人一样,撑起腰杆和啤酒肚,理直气壮的告诉其他人:“我都经历过了,我的情感开关开关关上了,我现在会做的就是及时止损。”

但此时,我不希望,不接受,也还远远尚不能承认。

我依然坚持自己一定是一个会秉持着浪漫主义苟活到老的人。

这和我年不年轻、是不是20多岁、谈过几次恋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人的意识和行为并不永远处在彼此支配的情况下,也不仅仅属于年龄和实际经历的过往范围之中。很多时刻,我都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灵魂脱出躯壳,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去关注自己身体上所发生的一切。

在这一段亲密关系里,我依旧没能做一个很好的沟通和告别,选择了一个不太负责任的coward形象去屏蔽已发生以及即将发生的一切。今天之写下这篇文字的动力也,大多来自于此——希望和自己、和对方能够理性达成和解。此刻大山子的路口永远在排着长龙等待下一个红灯,每天下班的时候窗外已经万家灯火,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还会不会遇到一个人让我身在异乡的日夜有牵挂、或者此心安处是吾乡。如果按照对方所言,说“顺其自然”其实要靠努力维持,但在我这里情感是没有自然法则和内在逻辑的,至少此刻我还远远做不了一个Philosopher——logos(逻辑), philo(爱), sophia(智慧),我只要求自己能维护好其中任意一样。

以上就是近期,关于社会、关于爱、关于心理、关于成长的一些个人感悟,分享给你们。从上周开始在漫画里看到“96年的老阿姨”,自媒体恶搞说“第一批95后已经开始养生”。虽然此刻保温杯就在手边、网购的枸杞已经在路上,但我仍希望这场90后的中年朋克岁月来的晚一点,够我撒欢儿和犯错的时间也能再长一点。

尽管我一向羞耻于以年轻为借口,也已经严肃表明要痛改“不靠谱”前非,哪怕这的性格基因的更迭可能要要耗费半辈子的时间和重回娘胎吃奶的精力——但我并不畏惧,并确信会有人陪我、等我。愿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季结束后,我依旧能该吃吃、该喝喝,玩命工作、玩命运动、玩儿命寻找自己热爱的人和事。

我相信这些东西都存在的,哪怕站在第三视角,我都能隐约看见,该来的正在路上。

——————————————————

关于工作:

『现在回到北京,加入了奇虎360的战略投资部,把研究方向从体育娱乐转向了更大也更感兴趣的泛娱乐行业,最近重点关注短视频、网生内容、游戏和社交相关的互联网产品,集中在A轮之后。以后会不定期把自己做的研究和一些投资心得在公众号里分享。每天睡前都会拿出一部分时间看看公众号,期待和行业各个领域的爱好者和大牛进行分享和思维碰撞,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方向,欢迎在后台勾搭并提出评论并提出建议。』

关于本我:

『其实大部分看过公众号的朋友都是一开始因为听过我学生时代在乐队唱的歌儿才开始关注我,甚至有了更深的交流和探讨。感恩上帝给予一副好嗓子,让我遇到你们这一群能听懂「声音故事」的人(虽然我也想靠脸吃饭),这座今年格外寒冷的的城市里倍添温暖。之后准备在公众号里开一个类似电台/声音分享类的专栏,可能会分享一篇每日读物,也可能分享一下新练习的尤克里里和新歌音频,或者和大家随意瞎掰扯一些什么。形式未定,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尽量会做到周更。如果你们有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想听的歌,欢迎在后台留言。』

——————————————————

最后我想说,其实是不是斜杠青年,能不能走上人生巅峰,甚至成为“想成为”的自己,都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再滥用借口、肆意放任自己拖延,让人生留下一个又一个“赶不上”的遗憾。

送上昨晚Yoga演唱会的一句话,不论此刻你是00后还是75前,都希望你们能记住:

不要忘记你曾是怎样的一个小孩,也不要忘记你曾希望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以上,

来自你们的卡六儿。


世间情动,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