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创立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

《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创立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阿德勒大事年表

1901年 创办私人诊所,出版第一本著作《裁缝行业的健康手册》。

1907年 《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出版。

1911年 与弗洛伊德决裂,成立“维也纳自由精神分析协会”。

1912年 《神经症的性格》出版。

1914年 《治疗和教育》出版,创办《个体心理学杂志》。

1930年 从哥伦比亚大学辞职,出版《儿童的教育》、《生活的类型》和《问题儿童:作为在特殊案例中分析的困难儿童的生活风格》。

第一章 自卑早年

第二章 结识弗洛伊德

第三章 另立门户

在这个阶段,阿德勒和他的同事也会给年轻的父母上课,讲述如何运用个体心理学的知识教育孩子。个体心理学的教育艺术在于完全理解孩子,避免权威性对其性格的发展带来的困扰;父母使用间接的方法,不强迫孩子,尽力引导孩子走上康庄大道。当孩子显示了积极的适应性、乐观、勇气、自信和社会兴趣,学会了合作和奉献时,父母才真正完成了任务。父母在儿童心灵里绘制的无条件信任的图画会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儿童不是出生时就带有完美的性格特质,但是却形成了与生俱来的能力,提供给教育新的创造性力量。个体心理学的教育任务就是指导儿童形成必要的能力,发展成为受人喜爱的性格模式,为正确和勇敢地解决生活问题做好准备。

阿德勒在儿童心理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对社会民主党在维也纳掌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阿德勒一方面越来越关注儿童指导中心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不断拓展研究的主题。

阿德勒不仅通过公开讲演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其早期著作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第四章 走向世界

第五章 后阿德勒时代

第六章 千秋功过任人说

一、开辟了心理学的新天地

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从历史的视角看,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代表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的过渡或转变。

其次,个体心理学提高了自我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使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为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阿德勒重视意识本身的作用,认为人是自己生活方向的创造者,个体从童年早期的经验中就形成了为自我而奋斗的基本模式。

阿德勒对个体的自卑及其补偿、追求优越、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等的研究就突出了完整的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试图全面地研究人。虽然这种研究仍然过多地停留于主观,但无疑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整体论先河。

二、开启了心理治疗的先河

阿德勒治疗强调家庭排序是被家庭治疗师借用来的一个主要概念。与家庭治疗一样,阿德勒的方法是整体性的。家庭治疗中的一个主要武器即悖论的运用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那里有其根源。……即兴发挥的自由是家庭治疗的一个特征……在阿德勒那里也有其根源。……阿德勒强调改变意识、积极性和能力。这是家庭治疗的典型特征。

阿德勒治疗强调行为的社会内容,个体在他或她的关系中的嵌入性,以及当前环境和未来目标而非童年期未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阿德勒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都对人持有整体性观点,强调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阿德勒在关注发展家庭实践的同时,努力开创了一种儿童指导运动,同时关注改进养育实践,这表明他的兴趣超越了个人而转向了家庭功能。

三、开创了教育的新观念

个体心理学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训练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阿德勒曾说,“儿童的可教育性得自于他先天的、分化了的和成长着的社会兴趣的广度”,而社会兴趣正是一种必须加以发展的潜能。

阿德勒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出生之日起,个体就必须接受家庭教育,最早的影响来自母亲,母亲不仅是孩子生存的依靠,也是孩子合作能力的启发者,是母亲搭起了孩子通往外界的桥梁。母亲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如何发挥潜能,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父亲的教育不只是鼓励孩子如何适应环境,而且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影响往往持续子女的一生。许多孩子在一生中都把父亲当作偶像,孩子的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在4岁或5岁就形成并固定下来。父母只有从早期就开始训练儿童,才能使他们形成对职业、友谊和爱情的正确态度,形成自信、乐观、勇于探索等良好的个性特征以及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阿德勒还指出,父母在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首先,要营造美满的婚姻生活。对孩子而言,婚姻不美满的情境是危险的。如果母亲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把父亲留在家里,她就希望完完全全地拥有孩子。也许父母双方都会为个人的利益把孩子当作争执的焦点。他们都希望孩子依附在自己身上,爱自己胜过爱对方。在这种气氛包围下的儿童,是不可能训练出合作之道的。其次,父母必须合力协商有关孩子教育的每件事情,使孩子觉得父母是平等的、合作的,这样他们就会对与他人的互助、合作有良好的准备。最后,父母不应该在家庭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成功,也不应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艰难、世道险恶,这会使孩子泄气、自卑,或是产生对社会、对他人歪曲的看法,不利于社会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俄狄浦斯情结即是恋母情结,记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德勒 个体心理学创立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