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JVM中Eden区、Survivor from区和Survivor to区的理解

本文主要根据《深入理解JVM》中内存回收策略,主要关注如下五个方面:

1:Eden区分配

2: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3:长期存活的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4: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5:空间分配担保

 

首先明确新生代都是分配于Eden区的,所以Eden区是最重要也是内存回收最重要的管理区域,同时也是最频繁的内存替换区域。我们知道JVM将内存根据分代策略将内存分为三层,新生代所占据的内存、老年代所占据的内存以及永久代,我们这里不关注永久代,因为永久代是属于方法区内存的部分,而新生代和老年代都是属于堆内存区域的。

新生代中又继续分为三个子块,Eden区、Survivor from区、Survivor to区,实际上分为三个区的原因是为了方便采用复制-清除(详情请参考深入理解JVM中内存回收策略)策略而采用的策略,复制策略就是将原来存在的内存分为两个相等的区,使用一块进行新生代的内存分配,当要GC时,则将存活的对象复制进入另一块空闲的内存,然后将使用的内存进行清除,从而又有一个空闲区和一个使用区,并且不会有碎片问题。实际上并不需要两个1:1的分区比例,因为一般存活的对象很少,所以JVM聪明的讲新生代占据的总内存分为Eden:Survivor from:Survivor to = 8:1:1三部分,其中Eden就用来分配新的对象内存,Survivor from则用于GC时的复制,那为什么需要两个Survivor区呢,因为复制后Survivor from区虽然现在很整齐,没有碎片,当下一次进行回收时,Eden区和Survivor from区里都存在需要回收的对象,则Survivor from区也会出现碎片。

那么现在,我们看一下上述的五个部分:所有的新生代首先会在Eden区进行内存分配,当Eden区满时会进行一次Minor GC操作,将Eden区进行回收,此时判断存活的对象会被复制进入Survivor from区(年龄加1),对于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实际上是为了保证Eden区具有充足的空间可用的一种策略,采用-XX:PretenureSizeThreshold参数可以设置多大的对象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内存区域。对于长期存活的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实际上时对Eden区到Survivor区过度的一种策略,是为了保证Eden区到Survivor区不会频繁的进行复制一直存活的对象且对Survivor区也能保证不会具有太多的一直占据的内存,采用-XX:MaxTenuringThreshold=数字 参数可以设置对象在经过多少次GC后会被放入老年代(年龄达到设置值,默认为15)。对于动态对象年龄判断,实际上是对Survivor区的一种策略,是为了保证Survivor区具有充足的空间用于分配,动态对象年龄只判断Survivor区是否存在相等对象年龄的对象是否超过Survivor from/to的一半时,直接将超过的对象放入老年代。对于空间分配担保实际上是针对老年代,为了保证老年代的内存区域具有充足的空间,不至于内存溢出的情况出现,在发生MinorGC之前,JVM会判断之前每次晋升到老年代的平均大小是否大于老年代剩余空间的大小,若大于则进行full GC(即回收所有区域),若小于,则还需要查看一个参数HandlePromotionFailure,即是否允许担保失败,因为实际上进入老年代的对象大小在GC前是未知的,这也是为什么采用之前晋升的平均值来进行判断担保,也就是说只是一种预测,并不能代表真实就是有这么多对象晋升,所以若不允许担保失败,即保守的人为一定会有超过剩余老年代区域的对象存入,则还是进行Full GC,否则,进行Minor GC。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