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黄河

7. 黄河

农业社会,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中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大江大河的滋养,而抵御大型洪涝灾害也是中华民族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重要因素。从上古开始,中华民族在刀耕火种中开始允许民族的萌芽,到了大禹治水,众多分散的部落开始逐渐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到了汉帝国中兴,农田水利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地纷纷采用修建水渠的方式用于农田灌溉,有的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汉世祖年间南阳太守杜诗,制造“水排”用于灌溉,又整治当地陂池,当地政治清明、农民得利,百姓将他和西汉时期著名循吏召信臣相比,号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东汉帝国其实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存在感不强。西汉从太祖开始,直到中宗,都留下很多让人念念不忘的典故,而东汉除了世祖和末年的献帝,中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过是“飞扬跋扈”“后宫乱政”“太监专权”等负面形象,唯一让今人记住的正面形象可能就是张衡的浑天仪和地动仪了。但东汉帝国的一个举动,曾经让中国人民受益千年,这也是我们今人不能忘记的,这就是对黄河的治理。

世祖建武年间,大司马张仲义说:

河水浊,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决河溉田,令河道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则决,以其噎不泄也,可禁民勿复引河。

桃花水说的是春汛。本来黄河水的含沙量就高,但当地人民又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导致河水的含沙量更高,沙子沉积到河道,黄河就不如过去通畅了。到了春汛,水流量加大,黄河就容易有溃堤的危险。

张仲义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在西汉末年就曾经决堤过一次。战国末年,魏惠王(就是《孟子》里的梁惠王)兴建了一条沟通黄河和淮河的运河,既可以发展航运,又可以用于灌溉,对增强魏国实力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条运河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原因却不是因为它的经济和政治作用,反倒是因为当年刘邦和项羽曾经以这条运河为界,双分天下,这条运河就是著名的“鸿沟”。鸿沟的一支名叫汴渠,也称汴河。西汉平帝时,黄河决堤的同时,汴河也受到影响决堤了。之后汉帝国和新帝国一直没有对决堤的汴河进行过修复,到了世祖建武年间,天下粗安,重修汴河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当时天下未靖,而重修工程量浩大,当地人员流散,生产力并未恢复,重修的事情也就被搁置下来。但后来随着兖州、豫州一带又恢复了生机,汴河的危害日益显著起来。史载:

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它役,不先民急。

汴河容易发生水害的地方恰在当时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水害一来,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害。兖州和豫州的百姓都说朝廷总是兴建其他工程,却对人民群众急于要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

问题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么朝廷就不能不重视了。这时候,一个人出现在显宗面前,这人就是王景。

王景是乐浪郡人,来自主体思想的故乡,但祖上却是山东琅琊人。王景自幼受到家庭影响,喜欢《易经》、天文算术和各种工程技艺。永平十二年,王景经过老乡伏恭的推荐,来到了汉显宗面前,等待他的,是一场影响中国黄河史的面试。

显宗将重修汴河、疏浚黄河的事情提出来,问王景的意见。这点儿事在后世眼中的风水大家王景眼中只不过是“天上飘来五个字”,几番问答下来,显宗就认定了王景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绝世奇才了。龙颜大悦之余,显宗颁赐王景钱帛衣物,更重要的是赐给了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上古地理图书。

当年夏天,显宗任命将作谒者王吴和王景共同负责黄河水利工程,累计出动人员达数十万之多。史载王景: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王景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凿山破砥,将沟涧截曲取直,疏通淤积,每十里设立一个水闸,利用水闸上下游水量不同产生的回水,冲消泥沙,使水道畅通无阻。王景力图节省工程开支,但最后这一工程耗费仍达百亿之多。永平十三年,工程完工,显宗兴冲冲地亲自巡行河道查看成果,并依据王景的建议,命令郡国按照西汉时的旧制,设立河堤巡查员。到了永平十五年,显宗再次巡行河道,到达山东无盐,一路经过,到处是驯服了的黄河水为人类服务的美好景象。显宗再次龙颜大悦,封王景为河堤谒者。

功成名就的王景后来去世在庐江太守任上,他去世前留下的,除了治理黄河的美名之外,就是风水名著《大衍玄基》了。

黄河经过王景治理之后,从千乘入海,此后800年,黄河行水浚利,不曾改道。这造福了黄河流域的芸芸众生,也给东汉王朝的历史功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3.1.7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