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场心理治疗之旅

写作是一场心理治疗之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写作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治愈自我的活动,作者通过写作,进行自我疗伤和心理建设的意味大过赚钱,毕竟现在能靠写作赚钱的人并不多,写作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对于上班族来说,坚持不懈的写作尤为不易。

以我个人两个多月的写作体验来看,我以我笔写我心,秉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写作每一篇文章,涉及题材非常广泛,有婚姻育儿、上班那些事、时事新闻、电影、想法和大学生活,有些被主编欣赏,推送首页,有些获得粉丝的点赞。

在60多天日更的过程中,我犹如沉浸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亲自回复简友的每一个评论,心情就像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每天手机除了微信,点的最多的app就是。

如同我热恋中的情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的盼望、等待、期望和失落复杂的交织在一起,从最开始单纯的追求阅读量,到现在追求写作质量。选材从追热点回归到自己的兴趣,从迎合他人转而迎合自己。不在为了日更而写作,不追求一鸣惊人,或许现在火候还不够,而是追求尽量言之有物,给读者带来收益。感觉自己整个心路历程都反映着自己的写作态度。

一度也喜欢看首页上什么类似于,如何圈粉?如何高效写作?这样的文章,那种急功近利的标题瞬间把人点燃,似乎写作是可以速成的事情,现在看来,不免过于乐观。

小川叔在豆瓣上默默无闻写情感故事7年后,偶然转换题材,写职场爆款文章后迅速出名。一哥彭小六,开始的文章阅读量和质量也很一般,但可怕的是,现在小六出名了,仍然还在勤奋的学习,甚至还重学写作课。

难道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在起作用吗?量变导致质变,质变后整个人脱胎换骨,小六要把写作这门手艺修炼到东方不败的高度,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把以前的写作技能丢弃重新回炉再造,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为一名普通写手,现在还在摸索自己的技能和方向,而高手已经处于螺旋式上升期。比我们厉害的高手还在不断精进,我们普通人本来就技不如人,是否应该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呢?我是这么看的:

首先,应该问问自己的初心,你写字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是要和别人pk吗?一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比较和竞争之上,是很难有长久快乐可言的。我在写作中获得最多的是原生快乐。因为写作让我独处、思考问题和反思自己的生活。这些快乐让我坚持下来。

其次,写作让我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在微信群里,认识图书馆员、全职妈妈、收废品的和务农的,他们有些人的工作非常普通,甚至是低薪一族,但透过文字,可以感受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极大震撼着我。原来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身份反差可以如此巨大,也许写作就是天然的粘合剂,弥补这种差异。

最后,写作是一种自我救赎。每天经历各种人和事,生活中的快乐和失落,让我们的情绪经常感冒,如果久病不医,就会染成大病或绝症。

写作如同一种增加免疫力的药物,坚持每天写作,可以应对各种心理的疑难杂症,确实是一条完美的心理建设之路。例如《病隙碎语》中的史铁生,写作让他不在受困于残疾的身体,而获得精神的自由,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国外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一部分健康人写下自己难受痛苦的经历,一部分人只是口头叙述和回忆,结果显示写作的人比单纯回忆的人更少生病。

可见,写作的心理治疗功效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体验,而且还符合科学的依据,朋友们,赶紧拿起笔来,写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是一场心理治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