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的陷阱

一、达成共识

     我们先达成一个共识: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结构与人类本身短暂的生命越发矛盾。一方面,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现代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人脑的发育并不符合摩尔定律,甚至在生活越发舒适的今天,人类更愿意安于现状。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有限,后一代得花更多时间的前人所走的基础路上。在矛盾冲击之下,知识碎片化成为了必然。(注:知识碎片化原因多样,本文注重于人本身。)


二、问题关键点

    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做法是否过时了呢?

“干货”的陷阱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刚开始在网上写文章,运营过程必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在整个过程中是我最有印象的就是一个词“干货”。我随手搜索一番,得到的下面的定义:

    干货:是指一些从事电商行业多年的运营总监或者职业人员分享关于电子商务的经营心得和经验。比如一些运营技巧,方法等,帮到很多新人快速上手电子商务这个行业。这样的的知识分享被行业称为“干货”。


三、事物总有两面性

    作为一名硬件开发员,大学的知识深度根本不足以支撑我的工作,没有“干货”的存在,我不可能那么快地上手我的工作;我们到一个陌生地方旅游,没有“干货”的存在,别说旅游了可能都找不着北了;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没有“干货”的存在,我们必然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明显,我不是否定“干货”的存在,而是我们是否考虑过,其存在所带来的反面

“干货”的陷阱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人类都有潜在的惰性,而社会的脚步快,生活在其中的人越发烦躁不安。情绪的波动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我们会在亢奋、满足、急躁三个心理状态之间循环,而“干货”恰恰是循环的介质。

    亢奋时,恨不得自己三头六臂,更多地吸收知识,“干货”让我们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学不完?先收藏着;学习几天后,心中有了满足感,毕竟“干货”都是实实在在的技巧和方法,行动慢慢放松了;放松过后,内心的愧疚感油然而起,又愈加亢奋。整个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心理老师幽默地将这三种状态说成人类三大绝症:“松鼠症”(收集)“懒症”“焦虑症”

    “干货”的产出,大多是身经百战的长者,这些都是他们坚持下来的成果,急于求成的我们,解决了问题,却把握不了根本。


四、互相交流

“读万卷书”的好处:

    1、读书让我们宁心静气,错开循环;

    2、面知识吸收积累,比点知识牢固可靠;

    3、读书让我们精神得到满足;

    4、志存高远,意气奋发。

    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每一步都很踏实。阅读时我们整个身心投入其中,整个内心都是平静的,这时思维相当活跃,这才有创造性;相对于“干货”的点知识,硬邦邦的套路,书中的知识往往是作者根据一个点扩展成一个面,让读者能从书中学习更多并形成自己处理事情的思维,这才是根本;基本物质满足的时代,人人纷纷在追求者精神的满足,如看电影、听演唱会等,已摆脱急躁的社会、急躁的心态,阅读无疑也是其中的一种,会让我们心灵不空虚。

    最重要的,书籍可以打开我们的世界观,稳定我们的价值观,使我们心中有信仰,志存高远,不安于现状。只有打破安稳,才能突破“三循环”、突破“干货”的陷阱、突破自我。

“干货”的陷阱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愿“干货”成为您手中的一把利刃



(多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