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那么成功的自己

本想起题目为“接受平庸的自己”,一想不合适,平庸一词,常年作为成功学的反派角色(对,反派角色就是“平庸”这个倒霉的家伙,而不是“失败”,“失败”反而是正面角色,失败是成功他妈妈嘛,失败表明还是尝试了,平庸就是尝试都不敢),早已在聒噪的成功学围剿之下,变得众叛亲离,身败名裂,人人恨不得而诛之,因此,不得不将“平庸”化个名,借鉴“失业”化名“待就业”,“减少”化名“负增长”,那就改名“平庸”为“不那么成功”吧。

话题开始于一个刚毕业的耿直的职场新人和她小领导的对话,她是刚毕业工作没几个月,对职场的一切都很好奇,能量满满,每日早早到公司,晚上下班后也留在公司继续学习,而小领导年纪在34岁,正好够着了深圳某个大公司的辞退年龄,目前职位还只是一个小组长,还要经常加班。一日,她看见小领导在加班,于是上前去采访,问他,你对目前的状态满意吗?小领导一愣,看着这个还带点学生稚气的人,稍作沉思,回答到,嗯,还是挺满意的,虽然目前在深圳还没买房,但老婆不催,所以也不在乎,公司也不错,互联网银行,给我很大的归属感,另外我喜欢写代码,现在我是做我喜欢做的事,所以我对现状很满意。听了这个回答后,她略有所思,觉得这个答案是给了一个鸡血不一样的角度,眼前的这个人,显得很不那么成功,他不是那些常常出现在头条的大佬,也不是在公司里叱咤风云的领导,甚至连深圳的房子都还没有,年纪也不小了,上有老下有小,可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事后,这小姑娘和我交流的时候,说起这个事,问我道,他是怎么接受自己这个现状的。作为同样不成功的人,我说,在接受自己不成功的过程中,其实都是经历了痛苦的挣扎阶段,我刚毕业时和你的状态一样,认为一切都有可能,当时我也是早早到公司,学习业务知识,下班也都是呆公司里,但是,两三年过去了,才发现,成功绝不是单个因素就能触发的,不是靠默默加班就行,而是跟个人的毅力,情商高低,对机遇的把握能力,平台的助力程度,上司的赏识与否以及运气有关等等综合因素有关,有些因素不具备,有些因素不是一下子就能具备,这时候才发现,根本不是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才转向慢慢接受自己的现状,我想你的小领导也经历了这个阶段,但这也不是自甘堕落,我们依然在努力工作者,积累着,以后可能会厚积薄发,也可能永远这样,但这是以后的事。最后,发现不能用这种暮气去影响职场新人的朝气,于是补充说,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说道,慢慢来往往是最快的。

在现在媒体发达的时代,一方面成功人士的事迹塞满了我们的屏幕,今天这个公司上市,明天那个D轮融资,另一方面一些人不断在挑逗我们的焦虑感,似乎不跟着他付费学习,我们就会被这个时代永远抛弃,再加上成功学的助攻和阶级扁平的自媒体给人似乎阶级的鸿沟早已消失了假象的不断刺激下,令普通人产出了成功很容易的幻觉和追求成功的焦虑。事实上,容易被社会环境所左右的反而不那么容易成功。接受自己不成功反而是一种豁达的心境,专注眼前,以退为进。我们不是不要成功,而是不那么成功时不着急。

再举个例子,爱迪生,不对,是王阳明,一生经历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遭追杀,功高受忌,可谓受尽磨难,但却能一直积极乐观,向内求真知,并写过一首小诗,告诉我们活在当下,专注眼前,不胡思乱想,诗如下:

饥来吃饭倦来眠,

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接受不那么成功的自己_第1张图片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小领导,太符合王阳明所说的这种心态,因此虽然目前看来很像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不成功者,但靠着这种心态和韧劲,假以时日,也能上头条当大佬。

你可能感兴趣的:(接受不那么成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