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光适用于战争和经营,学习上也同样需要。
学习上有捷径,其实是最基础的掌握学习内容的5阶段,只要按着这5个阶段的顺序学习前行,可帮助孩子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中考高考的高合格率。
这是复旦大学一位高材生总结的取得好成绩的经验谈,实战的内容,实践的方法,很基本,但是他不仅用它取得了高考好成绩,还通过这个5阶段(步骤)的学习,取得了7、8个外语、会计等其他资格。
孩子不知道方法,父母一定要懂!
学习捷径的5阶段
1、把握全体
2、理解
3、记忆
4、复习
5、考试(考自己)
首先从1的把握全体开始
教科书学习时的推进诀窍——最初一气看完全部页数的内容,不着急做细巧地方的理解和记忆,开始时必须要做的是「把握全体」。
「这样的内容,有这些问题,是这样的文章流,说明的重点在哪里」等等。
可利用目录,提高阅读速度,从最初到最后一遍阅读完,就像看小说一样。
在这个阶段,这样做已经充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放在后面做。
因为第一阶段的任务终究还是「为了把握全体」,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下学习内容的全体像,为接下去学习时,精神上也会变得轻松很多。
全体像的把握也能成为接下去进行第二阶段学习的基础。
接着是2阶段的学习,为了理解
第一阶段的学习的重心是放在「把握学习内容的全体像」上,第二阶段的学习的重心则是「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习需要花时间,总之各章节、各项目都要慢慢看,慢慢读,慢慢品味,特别是对要点的理解。
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不同,不讲究速度。
为了能理解好内容,最好是看几遍后,闭眼回想一下,最好能把理解的内容写出来,不懂再看再理解。
肯定还是会有不懂得地方,圈出来或者记下来,然后积极像老师父母或者同学请教。
当然问之前最好先自己通过网络、资料等自己查自己想办法解决。
总之,动用一切资源,努力去理解。
然后是3阶段的学习,重点在记忆上
了解了学习内容的全般后,理解也做了,接下去重点要做的就是「记忆」了。
即使第二阶段做了内容的理解,一定还会留下很多细致的地方,比如「名字」、「年号」、「场所」、「特点」等没有和理解一起被正确记忆。
所以,这个时候开始的记忆会显得很重要——为了和理解的内容联系起来的记忆。
第一阶段的把握学习内容全体和第二阶段的学习的理解,如果做好了,那么第三阶段时的记忆就会变得轻松而容易。
人,本质上是不擅长暗记的,记忆就是一“苦差事”,即使一时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
但是,伴随着理解的记忆,记起来更快,忘记来则更难。
所以,重要的地方都能理解后,再去记连贯的内容,细巧的地方,那么记忆作业效率会成倍提高。
这个顺序不能变,先确认,再理解,再记忆。
4阶段,重要的复习
第二阶段学习时「漏掉的理解」,第三阶段学习时「漏掉的记忆」,通过这个阶段的「复习」补上,可以让学习更完整更系统。
学习记忆时,越短时间复习,越多次数复习,越能让记忆牢牢固定到大脑中,让瞬间记忆(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
要“完整”,离不开最后阶段的“考试”,也就是“知识的输出”
第一第二第三阶段合起来是“知识的输入”,要让学习内容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从“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这个阶段的考试(考自己)时不能缺少的。
自己出题(或者让其他人帮着出题),像模拟考试一样,让学习理解的内容经受一次“考验”。
自己认为已经完美地掌握了所学的内容,但是一经“考试”,意外地会出现很多问题,似曾认识却答不上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循环”之前的学习阶段,回到2、3、4阶段,重新开始「理解·记忆·复习」的过程。
重复这个“循环后,”模拟考试(或者自我考试)能安定到每次都能90%没错的话,那么才可以说这次的学习任务告一段落。
小结
看着很简单的一个学习过程的循环,其实能真正做到的孩子不会多,或者说基本没有。
不是孩子不想做,太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些学习和记忆方法的道理,所以父母应该出手,帮助孩子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并养成习惯。
包括这个最基础的掌握知识的学习阶段(或者说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