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

去年阅读非虚构类书籍的比例有点低(都是侦探小说的错),今年争取调整一下吧(不是很有信心地表示)。

1.《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张图片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2016年看完的最后一本书。有点nerdy有点风趣有点怀旧感的文具进化史小百科。钢笔和铅笔哪个先出现?曲别针有多少种千奇百怪的形态?蓝色黏胶的1000种用途是什么?在paperless office趋势和电子时代的双重冲击下,文具会走向消亡吗?对于最后这个问题,作者的答案是“钢笔未亡,钢笔永生”。不知原版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译本总觉得好像缺了点配图,只好一边看一边google,不然很多产品完全没有概念呢。

2.《The Plantagenets》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2张图片
The Plantagenets

一本略长但并不枯燥的历史书。英格兰最长的统治王朝,红头发,经常有突发的暴脾气,在欧洲大陆与法国争夺地盘的战争好像从来就没停过,然后跟许多王朝一样,终结在了一个暴君手里(《空王冠》里小本饰演的那位Richard II)。书里能不时发现挺多有意思的小知识,譬如英格兰的上等人在1360年代之前都还不屑于把英语当做官方语言,爱德华二世的同性恋传闻由来,嘉德(袜带)骑士团的创建初衷以及同期欧洲其他国家相似团体的名称等等。觉得欧洲王室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名字分不出来谁是谁的同学,看完这个就能理清些了。中世纪的国王,真不好当啊。

3.《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3张图片
Far From the Tree

An apple nevet falls far from the tree, 最终说不定会变成the tree never grows far from the apple。台译《背离亲缘》,是一本关于平行身份(horizontal identity)的书。所谓平行身份,是指子女后代身上某些先天遗传或后天习得的特质,由于对父母来说太过陌生,致使子女只能从同质群体中寻找认同感;书中详述的几种平行身份包括失聪、侏儒症、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精神分裂、严重残疾、神童、因母亲被强暴而出生的子女、罪犯,和变性人。与平行身份相对的则是垂直身份(vertical identity),譬如种族、国籍、语言等等。垂直身份会被自然而然地认作一种身份,但平行身份则大多被人视为缺陷(在作者的观点里,神童这种应该是“优点”的身份与自闭症人群其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书中收录了几百个不寻常家庭的访谈记录,作者也写下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犹太裔、同性恋,小时候还有阅读障碍,这大概也是他与受访者的家庭容易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每个家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挣扎,有些也仍在挣扎之中——学习手语还是植入人工耳蜗、让唐氏儿上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这些孩子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家庭注定不会过着大众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作者的主观倾向表达得很明显,有时也难免有自说自话之嫌,但最动人的还是那些采访本身,让人感受到身份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是如此有趣,而对其接受的过程又是如此来之不易。

4.《Kid Me Not》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4张图片
Kid Me Not

去年担任译者的书之一。“婴儿潮”一代的多位美国女性所著的短文集,主题自然是“我为什么没有生孩子”和“我为什么没有后悔没生孩子”。本书由"Eat Pary Love"的作者作序,语言风格有的风趣有的平静有的严肃,都很写实。六十年代的美国大事件从中也可略见一斑:反战游行、种族问题、女权运动、肯尼迪刺杀案……常会惊叹“原来这不过是50年前的事情”。几个章节的末尾都有1960-1969年的每年大事记,从名人生卒、热门金曲到新发明新记录一应俱全。总而言之,这是关于女性和她们的选择的故事。

5.《Stefan and Lotte Zweig's South American Letters》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5张图片
Stefan and Lotte Zweig's South American Letters

去年译的另一本。是旅居南美和纽约等地期间,茨威格夫妇与远在英国的家人之间的书信集,其中也包括两人自杀前写给亲人的绝笔,以及一位见证了他俩最后时光的朋友写给洛特兄嫂的信件。茨威格常在信中透露对战后不可知未来的绝望和对家人朋友的愧疚(他们在战火中煎熬,我却在这天堂美景里享受生活),六十岁的生日(the black day)也让他惶恐。虽然并不适用于他们夫妇两人,但还是想到之前看的书里的一段:“高智商的精神分裂患者自杀率要远高于低智商的患者,幻觉消失的病人也比扔沉浸在幻觉中的更容易自杀。”感受能力强的人,对痛苦的感知也格外强烈,已经历过美好的“昨日的世界”,大概就觉得那个被摧残蹂躏的欧洲,无论如何也回不到从前了。

6.《Aphorisms on Love and Hate》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6张图片
Aphorisms on Love and Hate

尼采大概是个很适合被做成格言集子的哲学家,不过我基本只记得一句when you gaze long into the abyss, the abyss also gazes into you。虽说封面写着“关于爱和恨的格言”,书中节选的文字,其实涵盖的话题要广泛得多——道德、善恶、权力——段落长短不一,前一半比较严肃,后一半有点毒舌(简直以为看到了王尔德)。至于其中直接写到爱与恨的一段是这样的:“Love and hatred are not blind, but are blinded by the fire they themselves carry with them.”

7.《On Murder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ine Arts》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7张图片
On Murder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ine Arts

充满黑色幽默的讽刺文章:“听说你们爱看报纸上的谋杀案?那咱们来一起鉴赏一下这门艺术!”知名到近乎抽象的人不适合被谋杀,譬如教皇;知名但形象更实际的名人虽说可以杀一杀,但那算是“刺杀”范畴的,与题目不符;Cockney那边的人,超过二十五岁的就别选了,根本没有挑战性,非要杀的话,至少杀一对吧⋯⋯诸如此类的正经探讨,行文严谨言辞刻薄又带着调侃。然而人家在结尾处说了,自己不适合这行当,还是做一块称职的磨刀石好了!

8.《番石榴飘香》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8张图片
番石榴飘香

被书名吸引来看了这本马尔克斯访谈录,其中有不少很鲜活的比喻,那些来自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的、相同的名字被用了一遍又一遍的大家庭的素材,真的像“能加工提炼出番石榴的香味”。“妇女”和“迷信怪癖爱好”两个章节格外有趣:“妇女以铁的手腕维持着人类的秩序,而男子们则一味地以种种狂热鲁莽的行动来闯荡世界”;“权力是情爱的替身”;“裸体抽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可裸体抽烟而且闲逛就要大倒其霉了。……穿着袜子做爱也不行。准坏事儿。”(到底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其中有不少关系到《百年孤独》《枯枝败叶》《家长的没落》等书的探讨和番外小知识。以及,马尔克斯最喜欢的颜色是下午三点钟从牙买加眺望到的加勒比海的那种黄色,最喜欢的动物是桔黄色的鸭子。

9.《生命的脸》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9张图片
生命的脸

这本书的副标题应该叫做“我把高中生物书扩充了一下复述出来,外加一只手能数过来的案例,高大上给你们看”。虽说医疗剧的真实程度有高有低,但好处是不少人就此都对不少医学术语和人体结构耳熟能详,高中生物学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21三体综合症DNARNA转录大家也应该都没忘光光,所以看这本书大部分时间的感觉是:哦,复习时间到了。有所不同的部分,大概是一点被引了又引的医学发展史?好不容易有点真实病例,除了第一件的手术室惊魂两小时之外,其余大多淹没在作者的鸡汤风格心得感受里——“她对生命的渴望让我赞叹!”这本书叫外科医生手记?我还是去重温House吧。

10.《殡葬人手记》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0张图片
殡葬人手记

低于预期值的一本散文集。富有诗意的优美句子和调侃的讲故事语气是文章中的亮点——譬如“过去好比老人重游的故地,未来是儿童梦想的奇境,生与死宛如大海环绕四周。中年是生死之间的那一瞬,仿佛一个边界,看起来往那边走都行,因为驰目所见,两边都同样美好”;还有那个疑心病重的友人、剖析洋蓟的诗人、清理自杀现场的生意——诸如此类。但这些优点常常淹没在作者车翻来覆去的死亡感悟和宗教意味浓厚的说教中,几乎产生了在看鸡汤文的错觉。

11.《烟雾弥漫你的眼》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1张图片
烟雾弥漫你的眼

给死婴化妆不能使用跟成年尸体一样的产品,死胖子(字面意思)味道更难闻,烧起来也更麻烦——本书中时不时地就会出现这样的“趣味常识”。那个作者想象中的灾难场景:一边走一边手忙脚乱地捡着从胳膊底下掉出来的小尸体,真是绝佳的冷烂欠片桥段。虽说送进焚化炉里的早已是无生命的一条肉体,按下按钮的动作仍旧有着无可比拟的仪式感。仿佛是一束温度更高的火焰,抹杀了原有的生命之火。"When a lovely flame di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至于其中对于殡葬业和死亡观、生命观探讨的部分,反倒并没有观念上耳目一新的感觉,只当作冷门知识看看而已。

12.《无法触碰的爱》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2张图片
无法触碰的爱

之前读的《背离亲缘》里,作者写到的其中一类“背离者”,就是精神分裂患者。与唐氏儿或脑瘫等先天症状不同,精神分裂是种摧毁了“原来那个人”的病症。亲友也就有种别样的痛苦,因为那个“正常”的人还会偶尔闪现,但永远回不到从前了。这本书里,被精神分裂带走的那个是父亲。又或者说,这种远离是双向的,因此作者在回溯父亲日渐疯狂的脚步时,复杂的心情想必难以言说。

13.《如果房子会说话》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3张图片
如果房子会说话

跟《东食西渐》《一切由晚餐决定》之类的书类型比较相似,从某件日常事物的变迁上看到人类社会改变的小杂谈,个人觉得写得比那两本更有趣些。都说人会在住过的房子里留下痕迹,虽然大多是无心之举。贴壁纸、换照明工具、改装厨房、扩建厅室,个人的喜好反应出大众的口味,从整体上说,房子也朝着越来越舒适方便的方向进化了。电炉取代瓦斯炉,兽脂蜡烛到煤油灯再到电灯,“楼上楼下”的主仆互动也渐渐消失。有趣的小知识:泡澡堂曾经等同于去烟花之地(咦好像并不陌生),梅毒是种被英国人称作“法国病”,又被法国人称作“英国病”的存在(你们两国真是够了呢)。

14.《东食西渐》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4张图片
东食西渐

前半部是西洋镜一样的“过去100来年里老外眼中的中国菜”:从引用的文献来看,(少数)看中餐顺眼的觉得这种吃食品种丰富物美价廉,就是大蒜放得太多,看不惯的自然是“中国人猫狗死猪什么都吃,卫生状况成疑”,有人还会得出“因为佛教不杀生的教义,所以中国人很少吃猪肉,再加上印度的影响,所以牛肉吃的也少”这种结论。后一半是中餐在海外传播的历史,与华人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与形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显得学术了许多。努力回想一下,似乎没在伦敦唐人街饭店的菜牌上见过“杂碎”这道菜,或许是中国人不太待见这种老外最爱的菜式吧。译者大概不太熟悉广东人名的罗马拼音,有不少人名译得有点不伦不类。

15.《一切取决于晚餐》

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_第15张图片
一切取决于晚餐

与美国饭桌上基础菜式有关的文化小知识集合。南美来的玉米出于审美考量,白色与黄色的品种大行其道;盐是地球上唯一能直接食用的石头;黄油文化与橄榄油文化的互相看不顺眼——“明明是你更臭!”;鸡与我们实在太不同了(切掉脑袋还能满地转圈),所以宰杀起来像是收割作物,丝毫没有障碍;意大利是欧洲唯一更喜欢使用圆粒大米的国家;冷淡而又怠惰的莴苣一度被认为能解春药的毒(⋯⋯)——如果对诸如此类的小知识感兴趣的话,这本书应该会让你看得很愉快。不过,老外在写到东亚国家相关内容的时候,总是显得不那么可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书单之非虚构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