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涵经济学课堂:市场经济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

泰涵导读: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经济社会中的个体---人。看看人到底是怎样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进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

心理学上喜欢把人分成两种:理性人和感性人。

凭我以往的个人经验,理科生大多理性,文科生感性居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觉得每个人大体都是复杂的,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很少能够完全地区分开来。

理性人追求实在,感性人追求浪漫。我又喜欢实在又喜欢浪漫,真是好生纠结。

而在西方经济学的假设中,一切都不那么纠结了。因为,西方经济学中,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人。

所谓“理性人”的假设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就是说,大伙儿都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泰涵经济学课堂:市场经济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_第1张图片

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只有利己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

现在你终于明白,为什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呢。

泰涵经济学课堂:市场经济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_第2张图片

“理性人”假设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理论之中,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可以理解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利己的个体,而聪明的你应该知道,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很多个体加一起啦。

按照“理性人”假设,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这个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的社会利益大。

这就是200年前,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泰涵经济学课堂:市场经济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_第3张图片

看不见的手,充分揭示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个悖论。讲的是在人们追求他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会给大伙儿都带来利益,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整个经济。

举个例子,商店里之所以有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因为店小二觉得有利可图,有钱可赚。而他想要为自己和家人赚更多的钱,就必须设法寻找消费者最可能想要的商品。这样,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才有更多好的东西可以选择和购买。虽然店小二的初心是为了自己赚钱,不是为了讨好我们,但很显然也正是因为他的私心,我们才获得了更多的便利。

泰涵经济学课堂:市场经济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_第4张图片

听起来,这个私心还是蛮可爱的嘛。正是人的这个私心,构成了支持市场运作的主要动力,看不见的手才得以发挥作用。这样想来,利己主义并不是什么坏事,也没必要被当成坏品德上纲上线地批评教育了。因为利己本身也是一种利人嘛。当然,我们提倡的是那种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的利己主义。毕竟和谐社会以和为贵。

这只看不见的手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指导着经济运转。从下次推送的内容起,我们将来分解一下这只手是如何发力的。敬请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泰涵经济学课堂:市场经济背后一只神奇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