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产品性能高,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单?

相信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惑,明明产品各项性能已经很好了,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单?

这个问题也许从方世伟老师今天的分享中可以得到答案。

方世伟简介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客席讲师、前PONY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前李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CMO)暨执委会董事,也曾在北京奥美广告公司任职。

方世伟先生拥有超过十多年广告及品牌管理经验,协助国际及中国内地企业品牌定位、发展与规划管理,客户包括TCL、中国农业银行、中粮集团、美国运通、中信证券, 英国保诚人寿, 中国信托,索尼,TCL,奥迪汽车,沃尔沃汽车,日产汽车,摩托罗拉,恩威制药等。

方世伟老师关于精益消费者洞察的分享,整理笔记如下:

1、企业在最开始打造产品概念的时候需要把营销概念引入进来综合思考,也即在营销在产品研发和前端部分就需要介入。

打个比方,一个公司打造了2个概念产品,高压锅A和B。A:15分钟能把猪脚炖烂,然后还需要15分钟排气的时间,才可以吃到猪脚。B:13分钟就能把猪脚炖烂,然后再等2分钟排气时间,就能吃到猪脚,同时产品成本比A高。请问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你会选择生产A产品还是B产品?第一反应,很多人可能会选择A,因为它的性能更佳。但是站在营销角度去分析,选择B产品才更合理。为什么呢?

首先,你需要思考,在高压锅这类产品中,消费者的痛点是什么?是等待时间太长,还是怕炖出来的食物不入味?显然,通过分析、访谈等,你可以得出,消费者的痛点是:高压锅炖出来的食物不入味。

然后你再看,A炖的时间+排气时间明显大于B,也即A 有更多时间可以让食物慢慢入味,同时成本也比B低,能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所以应该生产A产品。

2、用户行为改变、用户场景的考虑(消费者是否愿意做出改变?你是否注意到用户在使用你产品时场景上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你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老年人明明听力严重下降,但却不愿戴助听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从使用场景上考虑,老人平时不跟人交流的情况下是不戴助听器的。这个时候,他们基本上感知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也就是处于绝对安静的环境。但当他们戴上助听器之后,助听器小小的滋滋声不断在耳边作响,这个时候会让他们不适应这种所谓的“噪音”环境,所以不习惯戴助听器。

再深入思考,你会发现,戴助听器这个事意味着老人身体的某个器官衰竭了,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正常生活。老人戴上助听器相当于告诉别人:我快不行了。实际上老人想要有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所以不愿意戴助听器。

从这个例子可以得出,你的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同时,他们还愿意为这个需求做出行为改变。

3、用户旅程和用户情绪的思考

用户旅程是指:用户使用行为流程(在产品或服务之内),他们的需求、想法、期望及对这个特别目标所有的体验行为。比如,使用滚筒式洗衣机,中间要经历的节点有:收集衣服、倒洗衣液、合上盖子、等待漂洗、取出衣物、检查是否全部取出完毕、拿盆盛衣服、盖上盖子、拔出电源、晾衣服等等。

在洗衣机漂洗衣服的这一整个用户旅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哪些用户体验是不好的?比如,经常漏拿衣服;清洗时间不确定、导致经常要出门了,衣服却还没洗完;取出衣服时,总掉地上,又得重新洗等。

在用户旅程中,产品会存在用户情绪的低点,这时候你就可以通过改善产品性能,例如洗衣机增加洗涤时间的设定功能、增加盛放漂洗过的衣物的盆,从而改善用户体验,获得市场机会;同时也存在用户情绪的高点,比如很多轿车的车门在关闭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关门声,这时候就可以增大用户体验。

以上即为方世伟老师分享的几大要点,拿走不谢!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哦,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明明产品性能高,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单?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明产品性能高,为什么消费者就是不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