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句的意境之美——《一明一灭一尺间》

俳句的意境之美——《一明一灭一尺间》_第1张图片

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充盈最柔软的情愫。
最具想象力的世界,日本传统文学精粹。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短小精美,意境绵长。与中国诗词的不同在于它只是作者的一念初心,一份即兴的感触。中国诗词充满多类题材,抒发作者的学识,抱负,修养甚至政治观点,而俳句是作者捕捉生活细微之处的美,感受到的是自然中的随性和对内心寻觅的归依。这也跟俳句的形式必须有季语(指用于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有关,所以俳句所写的大多是自然,句式也不追求刻意的整齐。另还有无季俳句和自由律俳句。

有评论说俳句是一种残缺美,使作者的感受无法充分表达,但是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创作的余地。诚然,俳句短小精悍,有些句子只能描述一瞬间一刹那的景色、心境或感悟。但是正因为俳句的高度精练,才能让读者慢慢体会其中的独特。

梅林深处何人宅,
半星灯火漏幽微。

       ——夏目漱石

花影婆娑欲踏踩,
悬崖樱树月色明。

       ——元石鼎

日本人情感细腻且敏锐,捕捉瞬间的唯美,抒发幽寂情绪。不过意境极佳的俳句中也含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场景,如松尾芭蕉的“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在赏樱花这么优美的时刻,出现了“肉丝”“菜汤”,与赏花的风景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可仔细想来,坐在樱花树下一边赏花一边饮食,樱花瓣飘落在食物上,不也正是生活场景的生动描述吗?

夏目美成的“闲来打苍蝇,忽起杀尽苍蝇心”,短短十二个字,联想起场景,充满乐趣。可能感到苍蝇有点不雅,但是能够体会到作者在打苍蝇的时候那种愤愤的心情。还有每次都让人忍俊不禁的“绵绵春雨懒洋洋,故友不来不起床”等等。这些日常的场景,有时让人觉得难以美化成诗句,但在俳句中,把生活的一举一动巧妙描述,场景格局惟妙惟肖,心境了然,也自成一景。

枯芦苇,
日日折断随流去

       ——高桑阑更

荒野草木枯,
何人来撷茅草花,
遗落小木梳。

       ——井原西鹤

欣赏俳句,自然联想到日本物哀,幽玄,空寂的美学。“樱花飘散,朝开夕落”,一朵樱花从盛开到凋落是七天,一树是十几天,纵贯整个日本岛的樱花线也不过只有一个半月时间,这样极盛又极短的“樱花七日”便是日式美学的具形。樱花绚烂盛开,凄美凋落,生命于极盛之时消亡。这种寂灭即是美到极致,幻灭间的那抹光亮最耀眼,是符合日本民族审美的。而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

物哀之美,是感知生命和自然的哀伤;幽玄之美,是生死无常的神秘与冷艳;空寂之美,是禅意的体现与领悟。俳句里的季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俳句的欣赏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俳句里也常常透露出禅意,如松尾芭蕉著名的“闲静古池塘,青蛙跳进水声响”体会到一静一动之间的闲寂意境。立花北枝的“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禅意贯穿在日本美学中,营造意境的场景就显得格外深幽绵长。

大海翻狂澜,
银河横卧佐渡天。
        ——松尾芭蕉

狐狸变作公子身,
灯夜乐游春。
        ——与谢芜村

俳句作者被称为俳人,最为盛名的是松尾芭蕉,他的风格闲寂清新,禅意悠远。之后出现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小林一茶,还有精于绘画的与谢芜村。读他们的句子,就如看花品茶。感受他们当时的眼见所闻,想象那些优美意境,心中感到他们当时所想。感知生命和自然的哀伤,诉说内心感情的诗歌才是他们眼中最好的句子,他们很少在句子里讲大道理,只在俳句里透露出利休茶道般的禅意。

日本的月份代称也是美的,一月到十二月分别是睦月,如月,弥生,卯月,皋月,水无月,文月,叶月,长月,神无月,霜月,师走。

最后以一句很多人都喜欢的俳句结束:

我去你留,两个秋——正冈子规

你可能感兴趣的:(俳句的意境之美——《一明一灭一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