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松鼠型,还是蜜蜂型学习模式?

1

微博最近推出了一种新玩法——微博问答,这是一款基于文字的付费问答产品。

这是我正式解答的第一个问题,答案在12小时内迅速被100多人围观,现在已经200多人偷看了。

话不多说,先上图,看看我回答了什么问题。

你是松鼠型,还是蜜蜂型学习模式?_第1张图片

微博问答3个月后自动开放为免费偷看,第一个问题已经过了1个月,我在微信公众号里面免费同步分享。

以下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2

学习有很多模式,我就说两种,一种是蜜蜂式学习,一种是松鼠式学习。

新蜂群的习惯是在采蜜前,先把蜂巢的框架搭好,然后努力采蜜,消化,分泌蜜蜡一点点把蜂巢的框架完善,这样蜂巢越来越完善,可以容纳越来越多的蜜蜂(你可以理解为新蜜蜂是新的知识),而且熟悉蜂巢结构后,每个蜜蜂都很容易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蜂群大也不可怕。

直到一个蜂群足够大了,这就好比一门知识掌握到足够了,蜂群会自然分化出一个新蜂群,带着一整套模式去建一个新蜂群。

这就好比我们学通了一门学问或者技能,可以很快复制到其它学问和技能学习里面去,越学越快。

但也有人是松鼠式学习,她们习惯在冬天来临前,到处捡松塔,看到松塔就去搬,然后放在自己觉得还比较安全的树洞里,放了很多很多。

到了冬天来的时候,很多松鼠已经忘记了自己把松塔到底储存在哪里了,只能吃到离自己最近的几个树洞的存粮。

关键是到了第二年,松鼠又要把找松塔存松塔的游戏再玩一遍,永远是低水平的重复。

不起眼的蜜蜂先搭建结构,然后每天坚持微不足道的努力,结果做出自然界最神奇的建筑,遮风挡雨还能贮存食粮,自己一生走到终点,后面的蜜蜂还能在前人基础上乘凉。

活泼可爱的松鼠,虽然也天天在努力,但是每一年都在重复一件事,每年都要从零开始。

古典老师的得到《超级个体》课程很好,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也有道理,小强老师的时间管理也重要,还有好多好多可以学的内容,比如说秋叶PPT团队的PPT课程,如果你担心你冬天粮食不够,想样样都贮备起来,那么你的大脑有那么多脑洞可以存贮吗?

会不会样样都存了一点,到了用的时候,反而记不起来它们都放在哪里了呢?

这就是松鼠式学习啊!

还不如学蜜蜂,先从简单基础的东西搭框架,理清自己学习的路径,一点点积累,一次解决好一个小目标,一年年积累下来,你觉得蜜蜂就果然比松鼠慢?

当然,如果你有自己学习模式的心得,欢迎你在今天的评论中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松鼠型,还是蜜蜂型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