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部分顶尖高中组成的联盟正在试用一种新的学生评估系统Mastery Tran,该系统力求通过评价学生的能力而非单一学习成绩,来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现有的主流标化考试SAT相比,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它是否会在未来取代SAT而成为赴美留学必考项目?育路--上海国际学校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具体分析。
近期发生了一件让许多国内外家长和吃瓜群众耳目一新的事儿——绝大多数北美留学生申请高校时的一条必经之路——SAT考试有可能要被一种新的学生评估系统所取代。
该评估系统名为Mastery Tran(以下简称MT),可译为“能力成绩评估”或“能力值成绩单”等等,由一些美国顶尖高中所组成的、以该名字命名的联盟发起(故有些媒体会将其称为MTC,C为Consortium的缩写,意即联盟)。这些顶尖高中包括霍肯高中、菲利普斯学院和斯宾塞学校等常年为藤校输送学生的学校。
该评估系统的目的旨在“为学生申请高校的过程带来改变”。发起人D. Scott Looney认为现有的考试体系无法再有效地为考生及老师服务,而MT的出现则有望为美国的教育体系注入新气象。
官网表明,联盟将会为评估系统研发一个技术平台。参与评估学生的不同院校标准,阶段评估分数以及最终分数都会在此平台上得以呈现。该平台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投资为200~300万美元。如果该平台在数年后被成功采纳,联盟希望更多的公立高中也能够加入其中。
放眼望去,许多业内人士及媒体报道都给出了十分积极的回应。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Tony Wagner这样评价:MTC将会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树立一个榜样。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相关论坛内的美国网友们似乎也相当兴奋,不吝赞美之辞。
▲如上图所示,MT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一份函括饼图以及文字注解的成绩单
兴奋之余,让我们来冷静分析一下这个新成绩单的特点以及它有哪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
噱头十足,实则换汤不换药
不可否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当听到一个评估系统能用成绩以外多方面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孩子的能力时,都会对它产生很大的兴趣 。标准化考试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和不安无需赘述。作为家长,他们希望孩子身上不同于他人的闪光点能够被社会及他人欣赏。
“人们不是为标准而生的。”发起人Looney在采访中这样说道。“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成长,而成绩把许多经历都过滤得一干二净。这样非常不人性化。”相信这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那么MT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会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暂且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不妨先来观察一下成绩单形成的过程:
如图,系统(从学生进入使用该系统的高中起)记录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及其依据,随后将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
待学生即将毕业升学,整理完毕的信息就会自动形成成绩单。而除了之前提到的饼图注解,招生官也会看到下图:
上图中学生的能力值包括:沟通、决策及解决问题、研究分析、领导及团队合作能力、了解全球多元文化。每一个点代表学生通过评测得到的能力值。
可以看出,该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是学校毕业要求的1.5倍,但领导及团队合作能力却不足毕业要求的一半。点击这些圆点则会链接到能力值是如何产生的页面,包括指示说明以及学生学习的样本(作文、数学试卷)。
而根据联盟调查,目前约93%的美国高中使用的成绩单是这样的(以霍肯高中为例):
▲传统成绩单包括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以及根据学习时长给予的学分 (即卡内基分数,Carnegie Unit and Student Hour)
但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没有指出MT学分(能力值)的具体产生过程。
官网指出,MT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于通过学徒式的教育手段(Apprenticeship)教导学生。学徒式教育强调实践理论知识以及通过老师的亲自示范过程学习知识。
换言之,MT希望学生能够明白一个道理:优秀的成绩最终代表的将是你在一个学习领域里能够取得很高的成就,达到该成就不仅是通过考试就能够完成的。
因此,教师将在新评测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们要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评分。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由于教师需要为学生的领导能力、决策手段、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打分,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必然会增加不少,以便于深入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问题是在那些学生与员工比例较低的公立学校里,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有可能会骤增——因为需要分配给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时间变多了。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Catherine Rampell 指出,优秀高中能够以其自身的权威给学生较多的高分,而排名一般的高中则迫于要提高学校排名的压力而区分优等劣等学生(即给更多学生非高分)。而MT似乎并没有改善这一趋势的迹象。
无论如何变化,MT始终是一个分数指标。而当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用某个分数指标来衡量时,他们很容易沦为这个评测体系的奴隶。原因也不难看出:申请学生的基数十分庞大,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要每一个学生彰显个性和独特品质根本就做不到。
什么意思呢?从客观角度讲,MT最终在流程上产生的主要变化,是招生官拿到了一份不一样的申请资料——原来学生在推荐信、课外活动CV里体现的各种品质,被整合进新的成绩单里了。
但不变的是招生官们仍要去阅读成千上万份这样的成绩单。招生官和使用该评测系统招生的高校终有一日会对它厌倦,一如SAT以及现有高中成绩单一样。
在官方对比图中,最后一栏“教师评价”里明确表示除了学生成绩会用标签及关键字替代以外,剩余考核过程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SAT考试的历史由来,以便参考。
美国高校第一次采用标准化入学考试是1926年,由“Army Alpha”改进而来。Army Alpha诞生于一战期间,用于测试军队新兵智力,而改进的主要部分是将Army Alpha变得更难,适用于高中学生,当时有约数千名学生尝试了该考试系统。
1933年,哈佛新上任主席James Conant决定为来自非富裕家庭的学生设立一项奖学金(当时的哈佛学生主要来自美国东部的寄宿学校),目的是为学校招收能力优秀的学生拓宽范围。最终他的下属遇到了开发AA的团队人员。James对它十分中意,认为这个测试与被测试学生的高中教育水准并没有太大关联。
一直到1938年,具备SAT雏形的考试仍只为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开放。至1942年,由于二战,之前所有的相关入学考试全部遭到废除,于是SAT逐渐成为了多数人的统一入学考试,一直延续至今。
文献指出,James希望该系统“能够专注于衡量孩子的智商及学习能力,而不是来自于哪个高中”。也就是说,SAT的原宗旨与MT的核心价值观除了衡量标准不同以外基本是一致的。
一名美国网友这样说道:在没有形形色色的教育辅导机构插手SAT考试之前,它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机构使得富人阶层重新取得了很多优势。
所以说,MT是否会就此沦为阶层固化的牺牲品,真的很难说。一方面是来自美国教育精英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加剧的社会差距和矛盾。我们不难想象,富人的孩子适应该系统的速度会相当快,而来自中下层阶级的孩子则不然——许多教育资源,如今都和金钱和权利捆绑在一起,信息化时代更是十分容易加剧这一趋势。
如果MT实行,中国留学生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应变
之前的图片例子中包含了一部分MT会评估的能力,这些能力中有:
分析创造性思维、口头及书面综合表达能力、领导及团队协作能力、处理数字化信息的能力、全球化视野、适应组织及承担风险能力、做出公正决策的能力以及日常思维习惯。实际的能力评估范围有可能不止于上述例子。
由于MT还未开始实行,因此没有可供参考的例子说明这些能力究竟是如何评估的。以分析创造性思维为例,光是标榜提升该能力的课程数量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而每一个课程就像不同的老师一样,会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其背后的缘由。
其次,没有明确证据显示MT真的会在不久将来取代SAT甚至托福。
众所周知,ETS不久前已经对托福以及SAT考试作过一次较大变动,因此MT不太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取代标准化成绩考试。理由很简单:对于市场而言,现有经过改革的标准化考试系统相对成熟,而MT目前只是获得美国大学申请系统(CAAS)的批准,仍处于测试阶段。
之前提到,如果要让MT走向国际化,那么联盟至少需要先说服绝大多数美国本土高中接受该评估系统——目前看来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后,联盟需要让MT经过不同国家的教育部批准以及亲自认证国内外具有资格承办此评估系统的学校,才有可能让未来全球各地赴北美留学的学生直接使用该评估系统。
因此,短期内中国留学生没有必要为此操太多的心。因为MT系统并非直接针对北美地区或全球当前教育环境需要作出的改革而开发,联盟的成员数量只有约一百多所北美高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