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能get——2016.10时间总结

标签:时间总结

10月时间记录:

汇总: 482.9 小时

计时: 346.2 小时

练车: 82.3 小时

读书: 17.6 小时

python: 31.8 小时

影视剧: 77.1 小时

微信: 7.8 小时

写文章: 26.6 小时

李笑来专栏: 5.5 小时

工作: 23.1 小时

计算完时间使用情况,我就惊呆了。。啊,这个月我都干了点啥!!!

首先,平均每天要睡8小时25分钟(真是严重的睡成猪了……不过我的睡眠质量一直很不怎么样)。其实在这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我每天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呢!可真是有趣!

驾照:已经成功拿到了驾照。10月31号,考试科三,考试结束后,1个多小时就拿到了驾照。整个过程有些拖沓,但是还算顺利。9月20号考试科一,10月12号考试科二。因为放假的原因,结束时间比我预计的晚了好多。可见国家法定节日是个多么浪费时间的东东!

关于读书:我很骄傲的完成了上个月的都是计划。至于这个月的计划么……下个月再说吧。此外,我加餐读完了金庸的两个中篇小说《鸳鸯刀》《越女剑》。如果我预计的不错,下个月根本就完不成这个月的任务。一个星期读一本书好事挺难的。

python教程。对于一直想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我,连计划的三分之一都完成。唉,真是一个废物!

影视剧:不知不觉,看影视剧所用的时间居然高达77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天2个半小时。这主要归功于谍战片《麻雀》(41小时30分钟)。看电影和电视剧最爽的就是基本不用动脑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多么低质量的输入呀!除了电影和电视剧之外,花费时间的地方是:罗辑思维视频、罗永浩和小米的产品发布会。

微信,主要是阅读微信订阅号的文章。包括新闻、短文等等。有人给他成为碎片化阅读,但是现在,我更愿意把它称为碎片化自己的时间。这样的阅读输入质量也不是很高,100篇微信文章,抵不上一本《异类》。

写作:不包括这篇10月总结。完成了3篇文章。比计划的少一篇。我说过,最重要的是输出。但是,我完全把它当成了想想就过去了。讲真,着27个小时还是有很多水分在里边的。因为,写东西的时候,我总是是不是的跑神,一个小时看10次手机应该很稀松平常。也因为这个原因,我最近在刻意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先从控制自己发朋友圈开始。

李笑来专栏:就是李笑来在得到app开设的专栏《通往财务自由之路》。每天都会更新,内容比较体系化。

工作:自由职业,重操旧业,还在测试效果,其实就是一项体力活。(自由职业需要强大的自觉性,而我又是一个总是很自觉跑神的人。)

对比后发现,我在上个月末定下的小目标,按时完成的没有几项。比较重要的读书、写文章等等都没有按时完成。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可耻的看了一部电视剧《麻雀》。我在想,着41.5个小时,如果用在阅读《思考,快与慢》上,可能,连书评我都已经写好了,而且,这本书,所蕴涵的知识,能够轻松秒杀10谍战片……这回,损失大了。

脑子里突然浮现了的这句话:本质上来说,所有的错过,都是主动放弃!

过去的就过去了,总结反思,今后在遇上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多想一下,这样或者那样做哪个更划算!

我又调整了时间的记录项目,增加了一项“计时”,就是把每天做了记录的事情所有的时间都加在一起,记录下来。总时间指的是除了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当然,这一项可以等到每个月的月底再来做,也不会有什么差错。问题是,我会对当天做事的效率不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个人感官上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手动大量的重复计算真的非常容易出错。过段时间。新技能get之后,我一定也要写个脚本,每个月都让他自动计算一下就好了。

不过,柳比歇夫做得更绝,它记录的是每天的有效时间。当然要比我的方法更好。但是我目前还不愿意那么做。因为我还不知道什么有效时间,话句话说就是,对于一些事情的重要性判断,我是错的。看似重要的必须做的事情,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反而,一些习以为常的看似不重要的事情,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每天做的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时间的准确性,并不需要十分精确。我需要记录一段时间,再回头看。因此,根本就没法估计有效时间!我觉得,2017年的时间记录,我会明显的标记有效时间。

写时间总结有一个会带来一个极大的好处,从来不写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就是:

你会不断的对比你现在所取得的成果和过去的预期,并且你会很清楚的看到,从你的预期到目前的结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当你走入歧途,你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观察自己的局外人,来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无疑是最难的事情,那就把我们自己变成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吧。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我自己的救世主!

另一个时间记录的好方法。

现在手机上可以安装很多的任务清单类应用,也是一个很方便的时间记录方式,或者叫做时间管理工具吧。比如:Todoist,兼容手机、Windows、Mac Os、甚至是Chrome 浏览器。名副其实的全平台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下来体验一下,非常的方便(部分高级功能收费)。不过,我还是喜欢使用Markdown来做这些事情。因为你甚至可以使用记事本或者其他的任何纯文本编辑工具来编写Markdown,然后统一导入有道云笔记进行管理。或者使用其他的工具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还是已经排好版的。

有道云笔记markdown笔记的附加好处就是,你可以一键导出所有的Markdown格式的笔记(其他格式的笔记则不能直接导出,因为他们是有道云笔记私有格式。),方便备份和管理。如果担心被别人看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包成加密文件。。所以,如果有一款软件,可以很方便的查看markdown文件,那么就可以脱离有道云笔记,却不会有很大的风险。这就是跨平台的好处,一次编写到处使用!(除了有道云笔记,你还可以使用马克飞象、Cmd Markdown、为知笔记等。)

不要纠结于工具,只要开始写,就已经在进步了!

好吧,为了实现更快速的输入,我又回到了讯飞语音输入法的怀抱,因为他拥有超高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并且支持双拼。说来,我还算是讯飞语音输入法最早的一批用户,但是后来因为他的输入不是特别的好用,就放弃掉了。现在的讯飞无论界面还是功能上都碾压同行,我自然就又回来了。当然也谢谢罗永浩,讯飞语音输入法从此名声大噪!这款输入法也有windows版的,但是使用的时候,我建议你最好使用耳机的麦克风,这样就可以提高输入的准确率。不过,使用语音输入法来写大段的文字,还是感觉怪怪的,也许还是需要不断的适应的吧!刻意练习,才能克服困难。

明天就要定下个月的计划了,压力好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技能get——2016.10时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