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喜欢办公桌上干净整洁,领导看着舒服,客户看着舒服,自己看着舒服。自从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以来,多数组织机构也都认为,整齐有序的办公场所更好。
然而,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本来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一经大扫除以后,东西到处翻不着,工作效率骤降。
英国的《每日邮报》曾就这一问题进行过专门发表,表示通过实验证明,随意、凌乱的办公桌,能让人的思路更加简单明确,工作效率更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结论,难道整洁的办公模式并非最佳?
这一切还得从我们的记忆模式说起。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由左右脑组成,它们各有分工,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右脑负责表象思维,如空间、图像等。
我们的记忆过程是这样的,在接收到信息以后,右脑会将事物的表象进行“刻录”储存,而左脑是将信息先归类,再放进相应的文件夹里。当要提取这段信息的时候,右脑是把刻录的表象信息直接还原给你,左脑则是先判断信息在哪个文件夹,然后提取出来以后找到第几页,最后再给你。
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右脑和左脑的记忆和提取过程几乎就跟我们在一张凌乱和整洁的办公桌上工作的过程一模一样。
那么左右脑的记忆孰优孰劣呢?
看看最强大脑里的记忆达人使用的都是右脑记忆就高下立判了。
举个例子,同样是一个你觉得似曾相识的人,你是碰到“认识名字想不起脸”的时候多,还是“认识脸却想不起名字”的时候多?
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都是后者。记脸是右脑的任务,而记名字则是左脑的任务,脸的表象信息明显更不容易遗忘。我们要记住大量的信息,就要尽量使用“不容易遗忘”的右脑。
2
为什么我们总能在“凌乱”的办公桌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因为凌乱并不代表无序,而是一种看似无序之中的有序。
怎么理解这句拗口的话?
我们所说的无序一般都是条目式的无序,比如桌上有10份文件,你没有叠得整整齐齐,并按1到10的顺序排好,那就是我们平常认为的无序。
然而无序和有序却不止这么一种分法,对于人的大脑来说,位置感的有序同样是有序。
在我初中的时候,我们的“变态”英语老师“花姐”通常会在第二天让我们回忆在她前一天的课上,某个语法解析在黑板上的位置。
按我们平常的想法,能记住这个语法句子和用法就很不容易了,还得记所处位置,实在是强人所难,但大部分人竟然都能回答出来,记忆得比语法本身还要牢固。
自我开始接触记忆科学开始,才明白原来我们的“花姐”才是深藏不露的记忆大师,通过右脑的空间记忆,来带动左脑的文字记忆,难怪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一直最好,这是有原因的。
办公桌物品的空间位置记忆也是一样,每一件物品都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了有序的空间位置记忆,就像有一条条看不见的线与你所处的位置相连结,这是由高效的右脑负责的,因此不容易遗忘,我们可以轻易地寻找到相应的位置拿到对应的物品。
然而将所有物品归档之后,无序的编号变成了有序,而有序的位置则变成了无序,要提取则只能依靠编号记忆,这是由相对低效的左脑负责的,因此很容易就会遗忘。如果硬是要从头到尾检索一遍,则会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关于有序的位置记忆,我曾做过一次实验。
在最强大脑的某一期,有一位选手在观看了15个0到9的数字5到6秒后,能完整地将其复述出来,这15个数字共分5行,呈第一行1个、第二行2个、第三行3个、第四行4个、第五行5个的方式排列。
我觉得并不是很难,于是在家里自己找了一张纸来试验,果然不难,并且在一小时后我仍能将几组实验数字默写出来。
之后我又将15个数字直接按顺序写在纸上,却发现表现与常人无异,都是在短时间内记不全,就算有几次勉强记住,也很快就会遗忘,这就是右脑位置记忆的神奇之处。
3
小凌乱的办公桌有助于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的创造力往往来源于瞬间灵感,而这种瞬间灵感往往产生于平时不注意的物物连结,小到一篇文章的新观点,大到iphone或特斯拉的横空出世,莫不是如此。
若将目之可及的意外连结抹去,惊喜的土壤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那么是不是你的办公桌就能变成“猪圈”了呢?
是的,我喜欢办公桌有点小凌乱,但凌乱也好,整洁也罢,凡事都要有个度,千万不要让它成为你小懒惰的借口。
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管理学教授埃里克•亚伯拉罕森(Eric Abrahamson)表示:“在完全有序与完全无序之间存在一个最佳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就是你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到你的位置记忆的凌乱程度,在这个峰值之下的适度凌乱,都会对你的工作效率有正向帮助。
从明天开始,去寻找自己最舒服的点,当别人说你的办公桌有点乱的时候,回他一句伟人的名言。
如果凌乱的办公桌代表凌乱的思维,那么空的办公桌呢?——爱因斯坦
所有作品均为原创,转载请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