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意大利》目录
上一篇:婚礼与新年的黑暗料理,再撒上几滴巴萨米克醋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艾米利亚—罗曼尼亚地区(下)
【题记】
一直不明白为何毕达哥拉斯死也不吃蚕豆;是怕蚕豆病,还是怕吃了豆类放屁?后来终于从意大利的历法节庆中找到了答案。要了解这宗教节庆,还得从意大利人对饮食的态度说起。
《知·食》推出《意大利》连载专题,以意大利料理为主题,一起领略意大利的烹饪美食、饮食文化和精神灵魂……
意大利的节庆历法中,特定的食物是对历史英雄或神话人物的纪念……
【饮食态度和节庆】
意大利人对食物一直不断追寻,他们常常思索吃什么?在哪儿吃?食物怎么搭配?如何烹煮?在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菜……等问题。宗教日历中分为禁吃某些食物的日子和必须吃某些食物的日子,将意大利人的生活形式化和仪式化。
这些禁忌导致的斋戒和禁食,将酒肉从生活中除去,其实这一开始是一种人口政策。教会期望借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禁欲的效果。实际上除了某些僧侣修士,意大利人从来就没有严格的进行斋戒。意大利斋戒命令的维护,并非由国家政府执行,而是由市政府委派执行代表。为了方便记忆,宗教经常请诗人写成韵文。来自圣吉米尼亚诺的托斯卡纳诗人,在《每周一诗》(Sonetti De La Semana)中记载了详细的饮食清单。周三是野兔、山鹑、野雉、孔雀,煮熟的小母牛及烤腌鸡……
复活节后的周日是救主慈悲主日。离开自己家庭的已婚妇女,会回娘家吃一顿以高汤和水煮肉为主的传统午餐;这会让人想起孩童时期,重现被遗忘的过往生活。
圣马可节(4月25日),威尼斯人会吃象征大自然最初果实的豌豆煨饭。
圣彼得日(6月29日),全意大利人都吃鱼,来纪念原为渔夫的圣彼得。
救世主节(7月的第三个周六),威尼斯人会吃海蜗牛,和经过盐腌、油炸和酱渍的醋渍沙丁鱼。
安康圣母节(11月21日),威尼斯人会纪念1630年造成欧洲半数人口死亡的瘟疫没有传到水都。当时为了避免与外界接触,威尼斯人靠烟熏腌鸡避免了瘟疫。
圣安当节(1月17日),人们会按传统烹煮乳猪与穷苦人家分享,或赠送给穷人;以祈求圣安当降福。
诸圣节(11月1日)和次日的诸灵节,意大利人都必须吃象征着与另一个世界连接的蚕豆。许多民族神话故事中,蚕豆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能量;神话和童话中发芽的蚕豆会长出直达云霄的巨大枝干,或是能实现故事主角愿望的魔豆。毕达哥拉斯对蚕豆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认为它是亡者灵魂的庇护所。据说,毕达哥拉斯就是因拒绝吃蚕豆而饿死。
在欧洲的民间传说里,蚕豆被赋予永生或蔑视死亡的意义,原因可能是因为蚕豆种植时埋在土里,却在土里获得生命力蓬勃生长。因此在民间传说中,蚕豆也是一种男根崇拜,代表着男性的生殖力。在举办仪式时,意大利人会吃蚕豆泥和蚕豆做成的甜点。
由于商业炒作,20世纪末美国的万圣节被刻意地引进意大利。10月底11月初,意大利人用鬼面包来纪念诸圣诸灵庆祝鬼节。这种被称为鬼面包的香料面包是用巧克力、松子、葡萄干、果酱和鲜奶油制作而成。也有献给死者的意式玉米面包或小米面包(裸食注:现在已经不用小米,完全用玉米来制作)。在巫术信仰中,蚕豆象征着与死者和阴间的联系,而小米象征着醒悟与对未来喜乐的希望。人们在圣乔治节(4月24日)吃小米面包,借此祈求丰收。
【复活节】
复活节时基督徒和犹太人都有吃羊肉的习惯。在基督信仰中,羊肉象征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而犹太信仰中,羊肉代表犹太人脱离埃及人的奴役,以及回归上帝应许之地。从犹太人的复活节餐桌传到天主教复活节餐桌上的,还有用来做复活节咸蛋糕内陷的利古里亚苦菜。
罗马诗人朱塞佩·乔阿齐诺·贝利,曾以复活节饮宴为题写下了诗作《神圣的复活节》(La Santa Pasqua)。
复活节的餐桌上有圣母玛利亚草、罗马薄荷、鼠尾草、墨角兰、紫罗兰和迷迭香等各种装饰。提前一周准备好酒瓶和一桶好酒。炉子冒着烟,准备基督庆典的到来。清汤、蛋、萨拉米、英式汤、朝鲜蓟、各式谷物和其他食物,这些被认为是归于教会的荣耀。
原本是节庆饮宴主角的复活节浓汤,也被称为罗马风味滑蛋汤(Stracciatella Alla Romana)。只有在复活节这种神圣的节庆,才会做这种用牛肉、羊肉、蛋黄、柠檬、新鲜的墨角兰叶、面包和佩科里诺芝士烹饪而成的浓汤。这种浓汤既不同于将海绵蛋糕浸在朗姆酒里面,再加上蛋黄酱和巧克力的甜品英国汤(Zuppa Inglesa);也与其他加了蛋、番茄和粗面粉的蛋花汤有所差异。
每个盘子里都会放上烤面包和新鲜的墨角兰;淋上加了鸡蛋调味的肉高汤,然后撒上磨碎的硬质芝士(裸食注:大多是羊奶芝士)。将蛋黄放在碗里,并加入柠檬汁用木匙打散,然后在蛋液里淋上浓缩高汤(裸食注:高汤不能太烫,以免蛋液马上凝结),使这道风味绝佳且质地均匀嫩滑的汤品,变成一盘飘着熟蛋丝的蛋花汤。
天主教的复活节与古罗马时期庆祝春分的密涅瓦(Minerva)节和每年2月欢送冬天的牧神节有关。牧神节期间的净化日或赎罪日,会宰杀羊只举行特别的仪式。因此,羔羊和羊肉成为复活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为了纪念耶稣曾向两位步行门徒的显现,复活节次日(裸食注:小复活节)人们会蜂拥出城,在户外、山丘上或乡野踏青;与朋友一起品尝烤肉野餐。
复活节甜点是与圣诞面包相似,但不含葡萄干的鸽子蛋糕(Colomba)。鸽子代表着和平,也象征着春天和圣灵。这种鸟形或鸽子形食物的象征意义存在与许多文化的春祭中,比如斯拉夫人会烹煮云雀状的小面包。
绘有繁复装饰的蛋也是复活节的象征,许多国家和宗教都用蛋象征春分,用来影射太阳和重生。据意大利家禽养殖协会的资料记载,2006年复活节期间,意大利人就食用了三亿六千五百万颗蛋。
【圣诞节与除夕】
根据饮食传统,圣诞节的餐桌上是各种高汤、蔬菜汤与水煮肉,这些菜肴让人们回想起过去的贫困生活,营造出伯利恒山洞传播福音的简朴精神。圣诞节前夕人们与亲朋相聚一堂,共同等待子夜弥撒。在意大利,圣诞节是借机表达谢意的时机,人们会将食用礼品分送给亲朋好友和曾帮忙的恩人。
罗马诗人朱塞佩·乔阿奇诺·贝利的诗歌《圣诞节前夕》(La Vigija De Natale)中记载,乌斯塔丘的圣诞前夕,高级教士或主教的大门口;先是看到一箱牛轧糖,然后是一桶鱼子酱,之后是牛肉、鸡肉与腌鸡和一壶美酒,接下来有火鸡、羔羊、甜橄榄和弗亚诺的鱼、鲔鱼和科马基奥的鳗鱼……12月15日餐桌上会摆满这些来自各送礼者的美食;还会有一些特色菜肴;例如,意式汤饺或填了肉馅的面食、放了葡萄干的甜点、蜂蜜以及核桃。
古代的圣徒参加圣诞仪式时,从周六早上睁开眼那一刻开始便要完全禁欲,直到晚上(周日)的弥撒为止。因此没有人可以进食的周六是最难过的一天,人们在忍饥挨饿的忍耐中,等待日落与晚上的弥撒,之后才能吃上一大碗酱牛百叶,并享受烟草和女人等的各种乐事。现在,斋戒规范已经简化许多,信徒只要在四旬斋期间的周五吃的简朴些或直接禁食,并且在参加圣诞仪式前一个小时不吃东西即可。
此时,用牛肚当做介于奢宴与斋戒之间的中庸食物,贝利的《安息日》(Sabbatico)中提到过用洋葱、芹菜和红萝卜做成的米兰牛肚汤;而罗马人在周六将牛肚炖煮五个小时(裸食注:过程中还要不断捞出表面的浮沫和油脂),加了薄荷的牛肚尤为出名。
除夕夜的菜单像极了一种为求和解而举办的仪式,或一种爱情灵药。这晚的食物,都有促使人实现愿望的寓意。比如,象征财富的小扁豆、猪蹄镶肉与咸猪肉肠。数世纪以来,肉冻让意大利人在战乱和荒年中免受饥饿所苦,所以肉冻象征着丰收。利古里亚地区有一种专门在新年时吃的小十字扁圆面(Corzetti),这种像钱币形状的面,是将一片片的面以木质模具手工盖印做成片状的。据说在过去,盖印时是使用货真价实的西班牙金币。在意大利北部,人们还会在新年时互赠类似钱币和用金色包装纸包起来的金币巧克力。(裸食注:就像小时候吃过的那种)
总之,与其说宗教历法规定了意大利人在某一天该做些什么,不如说它规定了人们在那天该吃些什么。受到宗教传统的影响,意大利人对待食物,总是带着一种冥想沉思的成分;不论是历史英雄或神话人物,意大利人都会以食物相关的物品或情景表达纪念。人们在特定的美食中缅怀过往,也期许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