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整日穿梭在名流贵客间,不但要于第一时间判断顾客的喜好,心情如何,还要恰如其分地推荐一款适合其餐点的葡萄酒。看似简单的一套程序,内里要涉及很多繁复而冗杂的知识点,背后要有老道而深厚的章法积累,平日要走过阅人无数的心路磨炼。
Janet,我在美国时认识的一位来自捷克的女孩,是一名侍酒师。从开始学习葡萄酒知识,到最后成为“职业选手”,她用了六年零三个月,先后在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游历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很曲折,但年纪轻轻不到三十岁,能取得今天这个职位,在年轻一代当中也绝对称得上出色。与人攀谈时,从容而不失逻辑,淡定而不失温雅,是在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很少见到的。
全世界向她这样拿到顶级WSET资格的侍酒师不超过400人。这是由英国侍酒师学院颁发的,相当于硕士毕业的资格证书。这所学院在全世界各类侍酒师学院的地位,堪比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地位。
获得这样的殊荣,她要学习专业酒水的知识技能,设计葡萄酒配菜,葡萄酒鉴赏能力、品评基础、采购流程,甚至是葡萄的种植、酒窖管理、基本的美学修养、敏感的时尚认知等等,也都要有所涉猎。
侍酒师与宾客的关系,如同在沙漠中的骆驼与人。沙漠里四处有水,亦或处处无水。但正因为有骆驼,才令得获得开启水源之门的钥匙。
“葡萄酒有千千万,侍酒师推荐给客人的一定是最适合的、最应景的那一款,这也是侍酒师们必须具备的自信。”Janet告诉我。
那是她在英国学酒店管理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西餐厅吃饭,结识了那里的老板,向她推荐一款口感不错的葡萄酒,当时的Janet对葡萄酒一无所知,只觉得还不错。后来上网去查才知道那是一瓶价格不菲的名贵葡萄酒。Janet当时搞不明白,同样是玻璃瓶里装的酒,有些竟然卖过万元(英镑哦)。
于是她开始学习葡萄酒的专业知识,从葡萄产地到酒的加工流程,甚至哪个地区产什么样的葡萄都要一一掌握,更不要说品酒、鉴别、描述和推荐酒品的功夫。
除了知识的掌握以外,还要一级一级的去考试。她最先考取的是美国ISG(美国国际侍酒师学院)的侍酒师资格,再用了三年时间才拿到前面提过的master证书。现在年薪大约18万美元,还不包括客人丰厚的小费。
我问她:“侍酒师名字看上去挺酷,但用白话说,不就是给人斟酒的吗?master有点夸张吧?”看似有些愚蠢,但对于不懂葡萄酒的人而言,一点也不为过。
Janet给我讲了一件她经历过的事情。某天,两个西装革履的男士走进她工作的餐厅,点了一些餐品后,要Janet为他们推荐一款适合的葡萄酒。侍酒师通行的做法是,按照客人当天所点菜品推荐合适的葡萄酒,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当时,Janet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感觉还是要直观地问一下客人更保险,“您想要口感清爽一点的,还是厚重一些的?”两位男士几乎没有交流,其中一位双手交叉,放在桌前,两个大拇指还不停上下摩擦,对她说,“还是厚重一些吧。”口气中夹杂着一些迟疑。
Janet注意到说话的这位男士,虽然表情上尽量在放松,但那个细节的动作传递给人一种紧张的情绪。她说,一般来我们这里用餐的客人非富即贵,即便是商务洽谈,也都是轻松愉悦的较普遍。这么紧张只能说明他是第一次来,但又不愿意让对方一眼看出来。
Janet迅速作出判断,对面那位男士对于这位点酒的人来说,很重要,无论他们是什么关系,选择这个场合一定是要突出对那位的重视程度。再加上客人明确要厚重口感的葡萄酒,更加说明了这一点。轻松的环境,要解决不轻松的问题,那就需要一瓶能让他们轻松下来的葡萄酒。
她给这二位推荐了一款餐厅里最经典的法国勃艮第的黑皮诺,这种酒被专业人士称为“液体丝绸”,细腻、柔顺,又不失醇厚、余味绵绵的口感。在专业的侍酒师心中,这就是那位男士来此处要找的感觉。
果然,后来那位男士专程来餐厅答谢她。因为那晚他带来的是一位公司重要的广告商。由于客户临时提出更换餐厅地点,没办法事先安排,只能随机应变,没想到一切都因遇到Janet而得到化解,而且是出人意料的好。
任何职业,任何岗位要想做出成绩,干出精彩来,都需要经过扎实的基本功打磨,master的确不只是一张证书那么简单。
服务行业吗,也会遇到侍酒师不愿服务的,那些不懂得尊重人的客人。Janet说,这种客人,即使他们有再强烈的消费欲望,再尊贵的身份,侍酒师也不愿在他们身上,浪费一丝的建议和服务。“我宁愿去酒窖擦葡萄酒瓶子,也不会和这样的客人多呆上一分钟。”
都说闻香识女人,侍酒师的职业让他们练就了闻香识酒的本事,他们是一群时而谦卑、时而骄傲、时而严肃、时而呆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