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TA」的尴尬

文案「TA」的尴尬_第1张图片

在一些产品界面、宣传广告文案或文章当中,当无法确定第三人称究竟是「他」还是「她」时,使用「TA 」来做代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方便、简单,普罗大众见得多了,也越来越能理解和接受,何乐而不为?坦白说,我能接受,但心里不舒服。

为什么?

「TA」打破了中文语境下的连续性。它能达意,但某种程度上让人——至少,像我这样还算挑剔的人——感到唐突。就像你在吃着四川火锅,服务员突然上了一份黄油吐司。

等等,在中文里头夹杂英文单词不很常见吗?比如「iPhone」,为什么要写成「iPhone」,而不写成「苹果手机」?难道它就不会打破连续性吗?

较真地说,它是打破了,然而使用「iPhone」而不是「苹果手机」却是更为专业的做法,毕竟,后者并非官方写法。再如 Dropbox、Slack、Basecamp 这些没有对应中文名称的词语,自然使用英文为好。有些时候硬要给一个中文名,比如称「Material Design」为「材料设计」,实在差强人意。

其实,核心问题不是「TA」打破了中文语境下的连续性,而是,写成「TA」有讨巧、偷懒之嫌。除了「TA」,至少还有这些选择:

  • 他(她)
  • 他/她
  • 该用户
  • 对方
  • 作者、读者、博主等

尽管这些选择都没有「TA」来得简便,但都更自然一些。假如产品能够识别用户性别,那么,产品自动判断写为「他」或「她」便是上乘做法。

文案「TA」的尴尬_第2张图片
微信:根据性别判断是「他」还是「她」

诚然,我们不是写诗,不需要「吟安一个字,捻断一根须」,但那么讲究用户体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我们,偶尔「捻断一根须」又何乐而不为呢?


「TA」的存在,实际上是中文的一个漏洞吧,竟然没有一个词语能精准表达不确定性下的第三人称。不过,也见怪不怪了,每一种语言都存在漏洞。在某一种语言中一个简单词语就能表达出来的意思,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却可能要费一番工夫才能说明。

比如「Mamihlapinatapai」:

它描述了一种状态,当事的双方有共同愿望,但是谁都没有开口把窗户纸捅破的那个时间段。比如两个人在打冷战,无数个用来报复的视而不见不理不睬之后,终于二人都想要言和,但一时又都有些羞于主动表示,于是气氛变得微妙而凝固,大家都静静地等待一方先开口,可能下一秒就彼此拥抱了,下一秒就美好了。但在下一秒之前,就是 「Mamihlapinatapai」。

不知道是否在某一种语言里,有一个词语能够解决「TA」的尴尬?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案「TA」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