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4

从老班章看黄龙玉 8元一斤卖到68万

每周更新一至二篇黄龙玉原创文章,纯干货

       自2000年开始,老班章背着“炒作”的骂名,从8元一公斤卖到了2017年的茶王树32万一公斤,令年更是翻了一倍多,卖出68万一公斤的天价。“炒作”,这个我们已经听到耳朵起茧的词,又在各种媒体,各种平台上爆发。但只敢围堵老班章,不敢再像2010年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攻击普洱茶整个行业是炒作,因为当年说普洱茶炒作的一些砖家、学者、媒体都被普洱茶行业这些年来的发展用事实打了脸,左脸还火辣烧灼,断无再将右脸伸过来讨打的道理。

        普洱茶有历史,有文化,在产业复兴初期却遭遇了其他茶类和经济学界的攻击,云南省外的各级媒体手握“炒作”这一万能大杀器,铺天盖地往普洱茶整个行业上招呼,果不其然,2007年普洱茶的寒冬终于遂了那些攻击者的心愿如约来临。当时云南省会昆明几个较大的的茶城都是门可罗雀,康乐茶城、雄达茶城、云南茶叶交易市场人去楼空,很多铺面不要转让费平转也无人问津,很多人都认为普洱茶行业完了。

        但普洱茶产业毕竟参与人数众多,又是云南多个地区、县市的经济支柱,政府对普洱茶的支持力度也大,众多茶商转换经营思路、拓展销售渠道,普洱茶茶人、普洱茶学者纷纷撰文,为普洱茶正名,经过整个行业的努力,普洱茶在2009年年底开始复苏,如今将近十年过去,整个行业朝气蓬勃,健康发展,没人敢再随便说普洱茶炒作。反观黄龙玉自2000年走入人们的视线,直到2004年正式命名,一直到2012年,外省媒体以及珠宝市场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黄龙玉的质疑从未停止,有的攻击手段简直幼稚到可笑的程度。下面我们来看看省外部分媒体在那段时间对黄龙玉的报道。

        2010年7月26日,楚天金报以“身份不明典当行不认 黄龙玉暴涨但有价无市”为题,报道了黄龙玉在变现环节的问题,文中提到:“据中国地质大学专家介绍,黄龙玉实际的组成材质是二氧化硅,包括了胶体质石英岩、隐晶质石英岩和显晶质石英岩一个系列,‘根据其所显示的成分和物性,虽是玉石但不是真玉。’”

其时,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将国际标准的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并且,不具有产地义。‘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还未曾执行,对黄龙玉的身份提出疑问合情合理,但文中所采访的中国地质大学专家是谁?为何没有名字?这一点跟新闻采访写作的要求相距甚远。也许黄龙玉真不入某些学者法眼,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是必须具备的。再者,在这一段的表述中,有一句话令人一头雾水,“虽是玉石但不是真玉。”,谁能从逻辑角度来解释一下?

         2010年08月18日,大河网-河南商报以“老玩家买黄龙玉只当矿物标本”为题,对黄龙玉进行了报道,文中提到“省宝玉石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说,如果纯从矿产资源的角度看,黄龙玉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二氧化硅,也就是说,这种玉石与玛瑙比较类似。只是它的颜色比玛瑙丰富,透明度也比较好,但由于硬度太大,拿到手里的手感就差了,与翡翠无法比,与和田玉、寿山石更不在一个档次上。而硬度大除了输了手感,雕刻上也非常困难。黄龙玉雕刻必须使用机械,稍大一点儿的摆件想要和寿山石摆件一样做得很精致几乎难以实现。”

        然而事实如何呢?巧的是,就在2010年11月,云南龙陵县黄龙玉协会首次参与国内玉雕界最高奖项——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大赛,选送的25件黄龙玉雕刻作品中,斩获1个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2个最佳创意奖,19个优秀奖。

         2010年11月27日广州日报以“炒了普洱茶又炒黄龙玉”为题对黄龙玉价格暴涨进行了报道,其中提到“一名广东的市场行家说,黄龙玉的炒作手法与普洱茶如出一辙:大商家或资金雄厚的投机者联手收购原石,垄断约60%的货源,随后在专业市场中散布货源紧张的消息。与此同时,他们在全国各地进行收购,造成市场需求大的现象。等闻风而来的二手商家和普通消费者入市,将价格抬到一个高点,炒家们便抛出手中存货。”

         从普洱茶行业的角度来看,时至今日,行业还是在正常发展,品饮为主,收藏为辅,从2009年之后,坊间质疑普洱茶炒作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见不到媒体再强行将普洱茶与“炒作”一词强行嫁接,因为消费者认可了普洱茶。

        在广州日报这篇认为黄龙玉炒作的报道中,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下一个可能的“炒作”热点。“广州乾朗珠宝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忠维认为,下一轮被炒高的玉石很可能是戈壁玉。刘忠维说,一个品种被炒高后很难再次炒作,市场一定会寻找新对象。目前有商家在对戈壁玉囤货。不过他预计要等黄龙玉行情过后,很可能在2012年才出现戈壁玉行情。”

        时隔8年,我们再来看所谓的“下一个炒作热点”戈壁玉,无论你用什么搜索引擎,都搜不到任何一个媒体关于戈壁玉炒作的报道。真的想唱首歌,炒作不是你想炒,想炒就能炒。打铁还要自身硬,一个引爆眼球的经济现象可能是炒作,但还是需要些基础,底气不足,想炒都炒不起来。

        2012年9月4日,半岛都市报以“黄龙玉现原形 价格跌回黄蜡石时期”为题报道了黄龙玉价格下跌的新闻,这标题制作得牛啊,不知道是记者还是编辑,或者是一审的“杰作”,我想说,半岛都市报,给我来十卡车黄龙玉,按你们说的价格。

        媒体报道中,相互矛盾的也不少,广州日报在2012年7月8日,以“顶级黄龙玉价格依然坚挺”为题,报道了黄龙玉市场在一片质疑声中的现状。文中提到“随着收藏市场降温,曾经的新星黄龙玉风头大减。一度暴涨过的黄龙玉是否‘泡沫破灭’?本周,记者来到位于云南龙陵的黄龙玉市场,发现黄龙玉的价格并没有出现业内人士预期的‘暴跌’,低端产品价格有所下跌,但高端产品的价格仍然坚挺。对于普通藏家来说,黄龙玉至今无‘底’可抄,唯有择优收藏、期待长线收益。”

         2012年09月08日,上海证券报以“暴涨暴跌后的冷静:黄龙玉投资是否昙花一现”为题对黄龙玉进行了报道,文中,“著名地矿学家张如柏教授告诉记者:‘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讲,黄龙玉的成分跟玛瑙差不多,是玛瑙的过渡,跟和田玉根本没法比。’张如柏介绍说,黄龙玉是火山爆发后,火山熔岩从四周溢流出来的物质形成的,这种原料其实并不稀缺,龙陵、腾冲等火山附近都有很多,并不值钱,这几年有很多炒作的,一定要慎重,不要上当。”

        然而作为玛瑙家族中表现较为抢眼的南红玛瑙,这几年的市场表现比黄龙玉要好,在2015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只产自云南保山杨柳乡滴水洞的南红手镯,估价高达888万元。百度贴吧的南红吧关注量早已超过和田玉吧。

        环球收藏网于2012年09月21日,以“黄龙玉有价无市 古玩市场鲜有人问津”为题对黄龙玉市场进行报道,在文章中出现了智商近乎为负的采访对话,且看:“‘啥子黄龙玉哦,还不就是黄蜡石,硬度很低,只有四五度,现在炒这个的很多都是江浙一带的人。’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收藏者王先生坦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百度百科对黄龙玉特征的描述:“黄龙玉是以二氧化硅(SiO2)为主的隐晶质矿物集合体,常因含铁、锰、铝等金属矿物及其它微量元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摩氏硬度6.5~7,相对密度2.55-2.70g/cm3,折射率1.53~1.54,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

划重点,黄龙玉摩氏硬度6.5~7,要考的。

        看到没?要黑黄龙玉,是可以360度无死角黑的,说黄龙玉软或者硬,都是黑的理由。

        在一篇未署名,但是引用、转载量相当大,题为“有哪些盛极一时的文玩现在却无人问津”的网文中,提到黄龙玉时,结论是信手拈来,令人大感叹服,“早在十年前,黄龙玉的价格还是以‘几十块钱一吨’或者‘几百块钱一卡车’来计算。黄龙玉在2005年刚起步那会,一拖拉机原料才两三千块,加工后到菜市场卖,左边卖小菜右边卖石头。到2010年前后,好一点的原石都要上百万。而从2013年、2014年开始,黄龙玉价格经历了滑铁卢,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玩这种玉石的群体,价格更是一落千丈。如今黄龙玉已基本无人问津,产地原石随便捡。”

         你妹,吹牛X不用上税是吧?籽料早TM捡完了,河道用人力和挖掘机都刨了几个来回,山料现在是严控私挖滥采,每年开几个公盘。当地石农为此还欲民情上达,关于河蟹的内容我就不写了。你妹的跟我说随便捡,我跟你混,你带我去捡。

        黄龙玉原石能不能随便捡,可以参看2013年7月22日,北京晨报以“黄龙玉映射翡翠的明天?”为题进行的报道,“据廖逢春介绍,接近地表的黄龙玉都被老百姓翻过几道,地表上的籽料,包括黄卵石都已经被老百姓搬出去卖了,现在整个河流里籽料明显减少。因为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开采的成本越来越高,现在再到苏帕河买地或者开采黄龙玉的籽料的人越来越少。河流恢复了平静,只有两岸遗留下来的帐篷和采掘设备记录了当年的疯狂。”

        当然,在一片嘘声中,也有媒体在传播认真思考过后的思想,2014年10月20日,盛世收藏网以“玉坛新贵:黄龙玉市场该何去何从”为题,对黄龙玉价格走低进行了分析,“虽然黄龙玉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深,价格也不稳定,但是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其市场存在的价值。玉器市场上充斥着除了和田玉、翡翠外的大量玉石品种,如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优质的和田玉、翡翠虽珍贵,但是其产量少、价格高,是属于收藏投资金字塔尖的门类,市场除了高级的玉材外,仍需要其他品种的玉料来满足各种阶层不同的消费需求。”

        看完媒休有倾向性的黄龙玉报道,我们来看看同为云南保山出产的南红,在百度上以“南红”、“炒作”为关健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出现的文章几首都是正面报道,都在说南红现在的价格不是炒作,而是价值体现。同一个保山市,为何还有些“血缘关系”的两个石种,在媒体和专家学者的眼中却出现了不同待遇?为何要厚此薄彼?

        其实我们可以从普洱茶、黄龙玉、南红的的资源分布来试探性地分析,普洱茶、黄龙玉的主产区都是云南,中原某省风景区虽然也发现了黄龙玉,但体量太小,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可以忽略不计。缅甸发现的黄龙玉称为缅料,但是首先从外观种水上,与龙陵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在与云南省接壤的老挝、缅甸,普洱茶树都有少量分布,体量不大,忽略不计。这么看下来,普洱茶和黄龙玉确实是以云南为主产区,而其他地区不具备优势资源,也可以说是云南占有了资源的独一性。而南红呢?除了云南保山、昭通、曲靖产出,四川凉山资源丰富,甘肃也产,蒙古也产,可谓资源众多。说到这里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炒作”这个词好像专为云南独有的资源设计,只要云南独有资源形成热点,“炒作”的大棒立马跟上,百试不爽,2007年的普洱茶行业被打得遍地哀鸿,幸好有价值的东西天然抗压,2009年普洱茶上演了王者归来。

        再来看看云南的三七,我国百分之九十七的三七产自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广西也产三七,但广西的三七只能叫田七,因为这涉及到中药学里的一个道地药材的概念。所以三七可以说是云南的独有资源,但三七的价格上涨的时候,“炒作”的大棒也是随即挥了过来,幸运的是,三七是药,有病就要吃药,病人可不管你专家、媒体的打压,该吃还是要吃,所以三七幸运地躲过了“炒作”魔咒,市场未受“炒作”大棒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炒作”攻击,对一个产业的杀伤力巨大,特别是手握话语权的媒体和砖家对一个产业集中开火,结果几乎是灾难性的。但我们也不难看出,真正有价值的产业,在被攻击后,可能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但绝不会死亡。有人说,黄龙玉从2012年就不行了,看不到希望,其实萧条的不仅仅是黄龙玉,而是整个珠宝产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会用数据来简单梳理一下整个珠宝产业发展现状。在行业整体走低的大环境下,黄龙玉中的高端货没有受到大行情的影响下跌,反而在稳步上涨。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经济周期长度为8到10年,又称朱格拉周期,黄龙玉产业体量没有普洱茶那大,从业人员无法形成合力,所以很难做到短时间内复苏,但从2012年到现在,相信黄龙玉离王者归来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本文为原创文章,由微信公众平台《重彩云南黄龙玉》推送,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