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共读#Day 7#

今日主题:第一部分检视阅读

1.主要内容:

Part 1 故事中的人物

    系统1的运行:无意识,对世界有感知
    TR首胜模型:首次成功的经验被写入记忆,成为系统2的来源
    对熟悉的方面很准确,对生存很有帮助
    对于逻辑,情感,统计都一无所知
    系统2的运行:需要调用注意力,它的运作需要根据认知放松度来判断。
    进程1 为 进程2 提供【素材】(印象、直觉、意图、感觉),进程2将其转变为信念,冲动→自发行动
    如果有什么问题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怎么都解决不了,一定是底层信念出了问题。

Part 2 注意力和努力

    看不见的大猩猩
    
象与骑象人:当大象有自己想去的地方,骑象人只能让步跟随
    难以对长期利益进行准确判断,只能判断当下的得失
    如果追求当下的收益,可能对付出未来的机会成本做代价
    能耗最小法则:认知懒惰,能怎么懒就怎么懒。

Part 3 懒惰的控制者

    自我控制
    在诱惑和工作之间屈服于诱惑。
    坚持:调用意志力做事情,个人特别反对谈坚持。坚持是一种状态,不是解决方案。
    但凡启用坚持、使用意志力的时候,耗损特别大,面对一个全新的诱惑特别容易被钓走。

Part 4 双系统的启动效应

    例子:鲜花和眼睛,对于投钱的影响
    联想的三个原则:相似性,时空,连接以及相关的因果关系
    系统1以为世界是线性发展的,现实是网状普遍联系
    对信息冗余的操作

Part 5 认知放松度

    认知放松度:放松状况下很随意,系统1带来不费力状态,但可能导致错误;
    认知紧张时:警觉
    元认知会监控自己的行为,但能耗很高

Part 6 常态反应、惊讶与原因

    一次生(系统2)两次熟(系统1)
     系统归因的问题:为什么喜欢归因,单因果效应对统计结果做结论

Part 7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眼见为实:根据现在看到的局部信息,放大到信息的整体,可能以为假的是真的。
    从真相的一部分出发,可能会脑补出一个假的事实。
    存在框架效应,被限制在框架内无法跳出。

Part 8 我们如何做出判断

    系统1在作判断方面,具有的特点和局限性:
    由系统1匹配强度等级,如根据清晰度判断距离
    系统1有发散性,更容易从直觉出发作出判断
    被调用的快速程度与做出判断的依据。

Part 9 回答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

    偷换问题:从目标问题偷换到启发性问题。

[感受]

我自己大概花了1个小时来做第一部分的检视阅读。过程是这样的,在头3章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的,读到不懂的地方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后来发现这样读效率太低,中间几章就加快了速度,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停了,直接推进。到最后两章的时候,已经感觉完全读不下去了,因为已经不懂作者在讲什么了。

Q:问题在哪?

A:第一,这个是检视阅读,开头三章不自觉以质量为导向,甚至开做了分析阅读,目的没弄清就开始行动,导致行动结果和目标有偏差。

      第二,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不能在快速阅读中有效提取关键词,形成核心概念。

Q:如何做?

A:刻意练习。通过分析阅读和主动阅读提升理解力。理解力提升后在训练检视阅读。

[思考]分析阅读中要做的事


分析阅读目标

(1)系统1和系统2的所有特点

(2)有什么样著名的试验证明了系统了,什么样的扩展试验强化了系统1

(3)系统1诱发的情况有哪些?和我们生活中的关联是怎样的

(4)系统1和系统2的工作机理是什么样的

(5)哪些场景会导致犯错,犯错会出现在哪些领域中

(6)如何将犯的错和生活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归因

通过分析上面的这些问题,就可以构建知识体系的网络。然后现实中的事情就能被关连到这个体系中,对生活中的判断和决策进行分类和归因。不用动脑子就能知道建立体系是边际成本递减,有巨大复利的事情。想想就让人很兴奋!^_^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共读#Day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