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风格(一)——你了解孩子的依恋风格吗?

        依恋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来的。Bowlby最著名和持久的研究就是研究初生婴儿与他的照料者的依附模式。他从观察中发现和归纳出Attach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婴儿出于安全需要把依恋对象当做安全基地。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正如前面所说,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

        Bowlby认为:婴儿出生到6个月大的时候处于前依恋阶段,对应信任与怀疑的发展矛盾;6个月大到8个月大的阶段处于依恋正在形成阶段;8个月大到18个月大的时候处于清楚的依恋关系建立时期;18个月大到2岁,婴儿与母亲互动的双向依恋风格形成。Bowlby的学生Mary Ainsworth为其理论作后续研究和测试,并提出了“陌生人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这一研究范式。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这是一个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 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由此得出三种依恋关系:安全型关系、焦虑-矛盾型关系(又叫做抗拒型依恋)、回避型关系。

   1、安全型关系(securely attached)。

        实验当中婴儿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愉快玩耍,根据母亲和陌生人的交谈情况作为社会参照决定对陌生人态度。母亲离开后哭泣,母亲回来后立刻得到安抚。

        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依恋风格(一)——你了解孩子的依恋风格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焦虑-矛盾型关系又叫做抗拒型依恋(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

        实验当中婴儿和母亲不怎么交流,第三片段中和陌生人相处较好,第八片段母亲回来的时候开始哭泣,严重的捶打母亲。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依恋风格(一)——你了解孩子的依恋风格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回避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

      实验当中婴儿一直和母亲保持距离,即便母亲离开和回来也没有哭泣和欢喜的表现。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上传中,请稍候…

        后来研究者又提出了第四种依恋关系:混合型依恋关系。实验中孩子每个阶段都有可能哭泣和恼怒。这种依恋关系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多也最难干预和改变。

上传中,请稍候…

       Bowlby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依恋对象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IWMs),它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内部工作模式最初是基于年幼儿童对依恋对象的行为的预期而建立的,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儿童自身、依恋对象、对各种关系经验的解释,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的决策规则等内容极为广泛的表征。内部工作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一个是依恋对象,指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另一个是婴儿自身,指的是婴儿认为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

        分离焦虑

上传中,请稍候…

        我们每个人在8-9个月大的时候都会有分离焦虑,虽然本质上是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能够辨别危险,代表了孩子记忆力的发展,与孩子处在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存性相关,但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那个时候我们撕心裂肺的哭声是以为母亲离开了就永远的离开了。小孩子的分别,从来都像永别。

        当然安全型依恋关系对孩子的成长相对更有益,这样的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比较容易实现满足。但是每种依恋关系也都有利有弊,具体要分情境对待。

        其实我就是回避型依恋关系。我的亲子依赖关系最初不是和母亲建立的,是和我的外婆。在我妈妈看来,我可能更独立自主,很多事情也就放手让我自己处理、面对和承担。这对以后个体的性格气质都会有影响。当我们面对一个人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的时候,我们应该常常想,他和我一样小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亲子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深远,但依恋关系不仅仅只有一段,依恋对象也不只是母亲,可能是父亲、亲人、朋友、恋人。虽然模式容易受最初影响,而且是动态可以改变的。

     “你的依恋影响你恋爱了吗”

        到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为止,依恋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儿童研究领域,直到 1987年,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加入,才使得依恋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阶段,典型的标志是 Hazan和 Shaver发表了一篇题为《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的论文。他们认为 Ainsworth等人提出的三种依恋类型同样也能应用到成人的恋爱过程中。因此,他们在 Ainsworth等人对婴儿依恋模式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自我报告量表。在这个测量中,受测者要求从三个有关依恋类型的描述中挑选一个最能够 反映他们在恋爱中经常有的感觉和想法。如安全型的描述以信任对方,喜欢保持亲近为特征,而回避型的描述是缺乏信任,喜欢跟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焦虑型的依恋类型的典型特征是对恋人的情感效用性缺乏信息,有一种强烈的、而又不太满意的与对方亲近愿望。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 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 他可爱。”

     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 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婴儿每天就是在与养护者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 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 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己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 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并且会投射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

     婴儿一岁时的依恋状态对其后期人际模式有非常大的影响。安全型的男孩长大后心理健康水平要比其他类型的男孩高。婴儿期的孩子们在成年后更善于交往,也能体会到更大的情绪强度,也会被别人评价为更积极、更阳光。此外,成人的浪漫关系与在婴儿期所发展的依恋风格有关(Fraley & Spieker, 2003)。由此可见,依恋风格是多么的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依恋风格(一)——你了解孩子的依恋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