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高估短期收益,低估长期收益。
1、感谢你,丈母娘!
月初,我参加了一个婚礼,想起了凯恩斯。
看来,不是每次出现金融危机,人们才会想起凯恩斯。
1921年底,38岁的凯恩斯同志(注意,那个时候不少贵族青年,都是同志),遇到了30岁的已婚舞女莉迪亚,两周后他们成为了情人,七周后他们住到了一起,三年多后他们结婚,相爱终老。
凯恩斯是日不落帝国当之无愧的高级知识精英,莉迪亚则是沙俄来的“西漂”,如此巨大的反差为什么没有让他们产生隔阂?
这个问题和当今中国发生的如出一辙,一些丈母娘一万个不喜欢那个穷小子,遂屡出奇招毒招,自以为是却事与愿违地把独生女儿逼到了对方怀中。
当时,凯恩斯是布鲁姆斯伯利精英小群体的一员,其他成员还有,写《到灯塔去》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她的画家姐姐瓦尼撒·贝尔,写《印度之行》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福斯特,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斯特拉奇等等。布鲁姆斯伯利成员打从心底不能接受莉迪亚这个外来的物种。另一成员斯特拉奇说,莉迪娅是个“半傻子”,克里夫·贝尔嘲笑她,大型商场是莉迪娅的“精神家园”。各位才女更是掩饰不住的敌意,伍尔芙写到:“莉迪娅的灵魂是一只松鼠。她坐在那里,用前爪不停地两边擦鼻子。可怜的小东西,掉进了布鲁姆斯伯利的陷阱里。她在这里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只有用心默诵莎士比亚了。看到她坐下来读《李尔王》,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没有一个布鲁姆斯伯利成员觉得凯恩斯和莉迪娅的爱情能天长地久。
与丈母娘无意中成全穷小子一样,布鲁姆斯伯利群体成全了他们的爱情,本来凯恩斯和莉迪娅因为价值观、生活习惯等等,会发生一些龃龉,可能导致好景不长,但这些问题在无休无止的来自于凯恩斯朋友圈的侮辱、蔑视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你们越不看好我们,我们越要证明给你们看,有了一个强大的外部敌人,内部更团结了……以至于当事人都不一定搞得清楚,这是真爱,还是同仇敌忾?
2、想想知识焦虑
自从所谓的知识付费兴起以来,看法很多,褒贬不一,比较典型的是,正方说我生产的就是“知识营养液”,大补无副作用,你只管吃;反方说你那是“知识迷幻剂”,只是暂时缓解了现代人的知识贪欲。我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先看正方观点,别说“知识营养液”这种高浓缩产品,就是鸡蛋这种日常食品,个体也有不同的吸收转化率;再看反方观点,哪怕每天读3篇软文,坚持一年,也有不少收获。
不管是正方忽视深度的问题,还是反方无视量变的威力,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真的是一个知识对人越来越友好的时代,离开这个大背景,你就不会真正明白你的知识焦虑,你才会彻底理清这个爆款段子的来龙去脉——怕就怕长得比自己牛(比自己帅、比自己富……)的比自己还努力。
所以:①立即学习知识,不管付费还是免费,相信我,基础差、起步慢、没想好……都不是理由,你的焦虑只有知识才能缓解,其它问题在行动之后都不是问题;②付费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你不学习,就会遭到“损失厌恶”的困扰,无休无止;③逐步识别自己的最优学习模式,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输入与输出两端,听说读写画,哪一种你更适合?④不要十分功利地去学习,每天坚持读一些貌似无用的书,甚至不求甚解地多涉猎一些领域,不断积累跨界的潜能,耐心等待创新的火花。
3、知识越多越自信?
前不久,就在我非常自信地认为“只要数据量足够,大数据技术可以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的时候,立即被打脸。①股市数据足够多,大数据无法预测指数涨跌,这个好理解,因为预测行为会影响预测结果。②预测行为不会影响预测结果呢?一些领域大数据也难以胜任,比如气象预报,短期勉强可以,中长期就不行,因为系统太复杂。③如果系统不复杂呢?也不行,比如Facebook无法预测出谁会成为恐怖分子,因为先验概率太低。④如果先验概率并不低呢?也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因为你根本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比如,“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你只考虑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你就很可能误入歧途。因为,“人是计算机模拟的”和“存在多位上帝”的概率就大于“上帝存在”、“上帝不存在”。
这是求知中最容易犯的毛病,自以为是,知识的增加给人一种真理在手的虚幻感,殊不知,满以为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极其危险。
真正掌握了很多知识的人,往往谦卑,因为知道得越多,才发现自己知道得太少……
4、包办婚姻更幸福?
最近看到一个研究,考察两种模式的婚姻满意度,在满分是91分的情况下,刚结婚不久的夫妇,自由恋爱的满意度是70分,包办婚姻的满意度只有58分;10年后,当初自由恋爱的满意度,现在只有40分;而当初包办婚姻的满意度反而增加了,达到68分,接近自由恋爱者刚结婚的状态。从这个研究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所谓的“见识”,比如,有时没有选择并非坏事,预期太高不如预期低点,再不堪的婚姻说不定坚持一下就好了……
但我还想到另外几个问题:①既然包办婚姻会更幸福,需要提倡吗?或许不需要,提倡或强推的成本太高,只会得不偿失,因为如今能接受包办婚姻的人毕竟是少数。②那再见到包办婚姻该不该去阻止?或许不该去,尤其是如果当事人都没有向你求援。求援呢?视情而定。这不是耍滑头。处理事不应被道德感绑架太甚,道德这个东西,是在进化的,古人从不怀疑包办婚姻,三五百年后,就没有可能怀疑自由恋爱?处理事或许应考虑更多当事人利益,他或她要反抗包办婚姻,他们主动作为当主力,成败才有价值和意义。③包办婚姻的玄机,在于违约成本太高。当然,我们不能就此制定法律不允许离婚。而要看到不愿意违约的人,他们干了些什么?与自由恋爱者不同的是,包办婚姻的人,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得不去好生经营,建构共同生活的感情基础,这或许才是包办婚姻的启示。
5、知识都是可表达的?
在朱锡庆的《知识笔记》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创观点:“知识是活动的副产品。大量的知识,都是无法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和传递的。人们习得这种知识的唯一办法就是参与相应活动。”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也就是说,知识这个东西,能够用文字、语言甚至图像保存和传递的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冰山下的知识(经验知识),仅仅靠读书、写作、深度思考哪怕把脑袋抠破也无法掌握(除非以写作为生),因为这种专门的求知活动无法获取经验知识。
所以,读过一万遍《战争论》,能把《孙子兵法》倒背如流,很可能还不如一个老兵;让贝索斯、扎克伯格、马斯克亲自辅导我十年,也极可能还不如楼下水果店老板娘理解怎么赚钱……
这个道理好像很简单,不就是“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吗?”。不!
这个道理很多人没理解透彻,所以那么多人会学用脱节,因为我们看得见的冰山和看不见的冰山底部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什么叫知行合一?就是先求知(以非经验知识为主),再去干(用实践检验和修正非经验知识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如此形成的经验知识才是真知,才真正知道下步该怎么干,至少要这么一个回合以后,才能勉强算是知行合一!
再举个例子,如今那么多的人生管理、时间管理、工作管理、任务管理方法,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还是然并卵?因为你仅仅学到了很多的“非经验知识”——别人的知识,你或许也用了,但不是在用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修正这个“非经验知识”,把它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知识”,所以,觉察到没有用,迅速放弃,然后又去找新的“非经验知识”,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