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荒废的青春找回来,你呢?

我想把荒废的青春找回来,你呢?_第1张图片

1

仔细想想,我好像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过任何以消遣为目的的视频了。

每天看着一堆公号向自己推荐这个神剧那个神片,我都觉得心痒难耐,但一想到自己还有工作没有做,有文章没有写,有课程没有听,顿时觉得时间可贵,刷剧已然变成了一个极其奢侈的事情。

这简直太不像我了。

身为一个骨灰级的宅女,我几乎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追剧追番大业。我看过那么多韩剧、日剧、美剧、动画、纪录片,早就养成了一闲下来就坐在电脑前撸剧的习惯,下意识的。

在大多数时间里,我都很心安理得:反正我今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呀,我周围的每个人不都是这么过的吗?网上那么多人不也是这么过的吗?

然而,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把时间都花在刷剧上,用来干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必然减少。

毕竟,一天只有24个小时,谁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2

相似的日子流水般地过去了,不知不觉,我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三十加的中年大妈。

哦,不对,我好像还没有资格叫大妈,因为我还是单身。

对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来说,时间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了——即使你的长相与从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言谈举止也一样活泼,但就是哪里不一样了。因为不管走到哪里,总有一堆长相老成的姑娘张口闭口就是甜甜的“姐姐好”。

曾几何时,你也是逢人就叫“姐姐好”,因为你笃定不会错。

风水轮流转。

当然,谁都会老。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首往事,你发现你什么都没干。

因为刷剧,所以你在该学习的时候没学习,在该看书的时候没看书,在该社交的时候没社交,在该钻研业务的时候没钻研,在该培养特长的时候没培养。

换而言之,在所有能够进行自我更新、自我迭代的时刻,你统统选择了消遣。

然后,中年危机来了,你骤然发现,你没能活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活成了你最讨厌的样子——loser。

这里的“你”,既是指我,也是指很多人。

3

“复利效应”,这几乎是所有知识IP都会讲的一个词。而在这些大V们的影响下,我觉得这个词几乎已经是人尽皆知。

然而,说起来有些尴尬,作为一个一直以来身上被贴满了“文艺女青年”、“学术女青年”、“才女”、“学霸”这种种标签的人,我竟然一直都不知道这个词,或者即使在某个地方看见了,也从来没有在意过。

直到几个月前,我正经地了解了一下这个理论之后,突然心生懊悔——复利效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同样的本金,同样的投入,只是因为开始的时间不同,最终的收获天壤之别。

其实这个理论并不复杂,也和我们对时间最直观的认知基本相同,但绝大多数人唯一没有认识到的是,在时间的作用下,两者的差距之大其实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在普通人的脑海里,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间晚个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要我以后努努力,追平那肯定是分分钟的事情。

因为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中,这种情况太普遍了。

一个学期没学习,只要考前一夜抱佛脚,第二天考试照样拿第一,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高一高二没用功,高三突然开窍,奋起直追,上演逆袭神话,考上985,相信每个学校都有几个这样的奇葩。

整个大学都荒废了,大四的时候终于奋发图强,考上名校研究生,从而改变人生轨迹,这种奇迹随便搜搜,到处都是。

这样的励志故事看多了听多了,往往会给人们一种错觉——既然同样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那我浪费一个学期两个学期,浪费一年两年,又有什么关系?甚至我浪费五年十年,都没关系。反正我迟早会努力的,迟早会发力的。

只要我努力了,就没有我追不上的差距,没有我摆不平的事情。

所以我们会拖延成性,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搞得定。

所以我们总以为眼下看一集两集电视剧,玩一局两局游戏所浪费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我们拿它比对的是整个人生。

4

但,人生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

曾几何时,在我刷剧的时候,有的人在埋头苦读,埋头苦写。

一年以后,我还在刷剧,他们当中,有人开始出书,有人开始开公号。

两年以后,我的现状一如既往,别人开始成大V,粉丝云集。

三年以后,我哀怨自己一事无成,大V们早已实现财富自由。

看,这就是复利效应。

我相信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其实和我一样,喜欢写作,又懒得动笔。

前些日子准备开“揽月记”的时候,我搜出来很多公号,它们早早地霸占了一个好名字,可点进去一看,发现里面只有两三年前写的两三篇文章,有的公号里甚至连一篇都没有。

早早开了公号,又早早放弃。可看见大V们的文章,又觉得,哎呀,他们写的东西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嘛!他们能写,我为什么不能写?当初我要是好好写了,我现在也能成大V,也能玩一把人生逆袭。

是的,你也能写,但你没写。

当然,你现在也可以写。只是三年过去了,有的风口没了,有的红利期过了,要达到他们今天的成就,你需要的时间很可能不止三年。

即使你同样能用三年的时间站到他们现在的位置上,在这三年里,他们却可以踩着今天的平台走到一个你根本无法企及的高度。

正如人们常说,人生中的第一个一万、一百万和一千万,都会开启不同的世界,你能做的事情,能得到的机会都会完全不一样。

没有经历过的人,大概很难想象到底会有多不一样。就是因为想象不出来,才会觉得没关系,我能追上。

可是复利效应会告诉你,对不起,你真的追不上。

5

追不上,是不是就不用追了?

当然不是,除非你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又或者,你甘心接受平庸的命运,毫无怨言。

有这样的人吗?肯定有。

但我相信这样的人并不多。因为人性本来就是贪婪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足常乐,其实不过是别无选择。又或者,只是见识有限,没有看到人生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屈从了外界的环境,把自己奋起的欲望生生地压了下去。

所以,我们才会常常看见这种论调——

我都三十岁了,人生也就这样了。

我都结婚了,人生也就这样了。

我都离婚了,人生也就这样了。

请问,人生怎样了?

三十岁怎么了?只不过是小半个人生过去了,难道后面大半个人生,你就不过了?

结婚怎么了?是,生活稳定了,看上去就是跟同一个人,过一眼就能看得到的未来,可那又怎样?难道你想要的东西就不要了?

离婚怎么了?好像人生破产了,二手贬值了,一辈子破罐子破摔了,问题是,凭啥?

6

当我说我正在学东西的时候,我妈总说:“学那些有什么用?快点找个男朋友。”

当我说我要开始写公号的时候,我妈仍旧说:“写那些有什么用?赶紧找个人结婚才是正经事。”

到了我这个年纪,我这种境地,简直有无数的理由可以说:“人生也就这样了。”

所以别挣扎了,放弃吧,老老实实按主流的价值观过一辈子吧。

对不起,别人可以这么对我说,但我永远不能对自己这么说。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现在是个loser,不要紧,他还可以努力改变命运。

可是,一旦他开始说:“人生也就这样了”,那他这辈子都是loser,永无翻身之日。

因为这句话只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我以前没努力,所以我对人生不满意。

二、我对人生不满意,但是我不准备努力了,爱咋咋吧,我忍了。

是的,我以前没努力,荒废了大把的光阴,以至于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疼得要命。

可如果我现在放弃努力,那荒废的就是整个人生。而我还没有奢侈到用整个人生来挥霍的地步。

事实上,我不但不敢挥霍剩下的人生,我还想把曾经荒废的那些时间都找回来,尽可能地去缩小复利效应带来的影响。

也许你会说,这不可能。

没关系,我还是想试一试,难道你就不想试试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把荒废的青春找回来,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