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智的无知只会带来无知

解说词:观世界,才有世界观。这里的世界观包含价值观。

无智的无知只会带来无知_第1张图片

近代中日两国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有一百五十年之久了。如果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中日两国在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困惑是一样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不是自发而就的。在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大清国面临的来自西方的炮舰,日本也同样面对来自西方的炮舰。在1840年针对大清国的“鸦片战争”开始后,有关此战争的消息也源源不断的在日本传播。而1853年的“黑船来航”让日本真切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潜在挑战。这些变化基本上对中日两国而言,是同一时间段发生的。

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时,大清国与日本在迟疑和狐疑中,不得不做出选择。如果出于地理疆域的考虑,对于日本这一岛国而言,面对外部的挑战无可退之地。而大清国还在“天朝大国”的观念中固守,毕竟还有辽阔的内陆可做回旋。

大清国与日本的不同选择,在甲午战争之后有了明显的区别。而甲午战争也让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只是在“技器”上下功夫是不能解决危机的,更多的还是要着眼于制度。也就是从甲午战争之后,“东洋”成为中国人最便利的参照物。

同样,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也急需重新审视中国。对于这个“文化宗主”而言,甲午战争的胜利坚定了日本对于明治维新的雄心。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向东往东洋而去。日本人自东往中华而来。也就是在这个交汇的时期,“中国”这个概念,才逐步摆脱“大清国”的传统而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共识。

而今天要推介是这样一套丛书,这套丛书中选取的多出自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日本人看中国的视角。近代日本人撰写了大量的中国游记。目前散见于日本各大图书馆的近代中国游记专著多达数百部,其中以作为国立国会图书馆支部的东洋文库收藏为最,该文库近代中国研究委员会于1980年编辑出版了《明治以降日本人的中国旅行记解题》,对该文库所收藏的明治(1868-1912)、大正(1912-1926)、昭和(1926-1989)三个时期(截止至1979年)逾四百种中国游记。

如果对比中国人对当时的日本考察所做的类似游记则数量上单薄许多。较为著名的有张謇《东游日记》、缪荃孙《日本考察事务游记》、吴汝纶《东游丛录》、黄庆澄《东游日记》、王之春《谈瀛录》、黄尊三《日本留学日记》、李筱圃《日本纪游》、王景禧《日游笔记》、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王韬《扶桑游记》等。

如果就日本人所撰写的中国游记细细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在彼时日本人的心中及视野中,他们对于中国的考察范围之广。更多的还是着眼于对当时中国的认知。如果将眼光从亚洲儒家文化中出发,在对于中国的认知中,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分析更有相通之处。

现有《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游记》丛书出版,在日本人所著述的中国游记中有几册是值得关注的,如下所列:

介川龙之助  《中国游记》

竹添进一郎  《栈云峡雨日记:苇杭游记》

中野孤山   《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

曾根俊虎  《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

桑原骘藏    《考史游记》

内藤湖南    《燕山楚水》

江上波夫    《蒙古高原行纪》

小栗栖香顶    《北京纪事北京纪游》

宇野哲人 《中国文明记》

冈千仞《观光纪游、观光续纪、观光游草》

在这些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到底是何种情状,也同样能在这些著述中理解彼时的中国给予这些日本人的警醒。

也是从这些日本人著述的中国游记中,我们可以一窥以甲午战争为契机,日本人对中国人由崇敬而变为蔑视。那么,中日关系是如何发生这种逆转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由对中国的敬仰而变为蔑视的?这些游记不失为解读这种演变过程的参考材料。这些书籍对近代日本人中国观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观世界,才会有世界观。放眼四海之外,必有辽阔之地。一个封闭的大陆是可以自养自足的,可惜世界不止由一块大陆组成,世界是多样及多元的。在交错的审视之下,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看到彼此的存在。

对比当下的中国,我们对于日本的了解始终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我们的眼界要始终与我们生存的土地一样广阔才能匹配我们的时代。

不放执念  怎见众生

推荐阅读:东洋文库之《三国鼎峙图》

无智的无知只会带来无知_第2张图片

版权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智的无知只会带来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