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我们的距离有多远?

人工智能与我们的距离有多远?

人工智能与我们的距离有多远?_第1张图片

Artificial Intelligenc(简称A.I.):顾名思义它是被人类所创造出的智能机器,也被形容为人类智慧的“容器”——它根据与人类智力相似的方式,在某个专业领域中做出反应,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机器人,它还包括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等。

电影《人工智能》里让人过目不忘的机器人小孩大卫

在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常常是被拟人化的——导演斯皮尔伯格2001年所执导的电影《人工智能》也许是大多数人对这个新名词的第一印象了。他把整个故事设定在21世纪中期,当地球上的城市因温室效应而被淹没,人类所创造出的A.I.机器人就是应对恶劣环境的重要手段。

当我们距离电影中所设定的21世纪中期越来越近,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科幻主题依然乐此不疲。去年令全英民众无法自拔的科幻迷你剧《Humans》则更具体地描述了人与机器人纠葛的未来。

在《Humans》所描述的平行时空中,人工智能的载体被称之为“合成人”,他们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也能够替代人们完成一系列如收银、检票、卖报等常规工作。当它们成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帮助人类解决琐碎的日常问题,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不断与人类发生情感关联。关于机器人与人类,不同群体本身的认同感,相互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作为人类博爱的价值观继续推进着故事的发展。

《Humans》里进入人类家庭并与之发生情感关联的合成人Anita

当文学、影视作品还在不断用想象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爱与平等,学术界依旧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严肃讨论不断,就在分秒之间,人工智能其实已经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从艺术创作、时装趋势到出行方式……显然它的智能,它强大的系统和数据分析能力帮助我们实现了更多的不可能。

大艺术家伦勃朗的“重生”

2016年,曾有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伦勃朗自画像“下一个伦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问世,只不过这完全是由人工智能根据16万块“油画碎片”重新分析组成的作品。

“下一个伦勃朗”是由荷兰金融公司ING、广告公司J. Walter Thompson Amsterdam联合微软和多个荷兰本国高校及美术馆共同开发的一款分析软件,通过对伦勃朗的346件作品、16多万个局部画面的进行分析(因为大多数作品都是肖像画),并使用运算程序花费500多个小时,模拟出面朝光源等多个伦勃朗的绘画偏好,最终通过3D扫描和打印技术,打印出伦勃朗真迹的绘画质感。

作为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产物,“下一个伦勃朗”并不可能取代真正的艺术大师伦勃朗本人,但这一技术对于现有被严重烧坏的伦勃朗布面油画的修复有着质的推动。

人工智能与我们的距离有多远?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与我们的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