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功伟绩与幸福之年代和世纪---读《盗火与革命》

“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筑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语出《堂吉柯德》

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历史学者刘和平在电视剧本《北平无战事》中,通过主角方孟敖之口,反复吟诵过堂吉柯德的这句名言,并将其“献给公元1948至1949年”;其时,国共两党决战已进入最后阶段;“当一个巨大的存在,一瞬间消失,不是土崩瓦解,而是一堵高墙,历史在那边,我们在这边。”

那么,历史上一个个鲜活的“个人”,在这个“巨大的存在”瞬间土崩瓦解的过程中,又承担着怎样的作用?

中学时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直观印象就是——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乱世”:西方列强用鸦片和枪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各种势力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在铁与血的考验中,我们这个古老而又饱经苦难的民族,凤凰涅槃、浴血重生。

但那个时代,又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民国史上赫赫有名的那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塑造、推动着历史,无论是否成就“丰功伟绩”,他们的事迹都不应该被忘记;生活在当今的“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的我们都应铭记并肯定他们的功绩。

《盗火与革命》即是著名学者余世存用纪传体写就的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民国人物传记集。书中,作者以专题的形式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立传,行文过程中夹叙夹议、评价公允;阅读此书后,读者不仅可以立体、全面地了解这些在近现代历史上风云显赫的人物,也能够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设身处地的体会他们的理想与追求。

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思绪时常跟随作者的叙述飘向百年前的那个烽火连天的风云乱世,并不禁发出感叹:如果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拥有怎样一种人生?

没有曾国藩“内圣外王”的修养风范与远大抱负,惟愿能做到默默无闻支持革命得赠“丹心侠骨”的衷心评价;不能像阎锡山、吴佩孚一样戎马激扬、挥斥方遒,也愿能学到顾维钧在内外交困的窘境中纵横捭阖、雄辩巴黎的风采之一二,打破“弱国无外交”的禁锢;哪怕出身社会底层,也希望能染一些王亚樵的“侠气”以及练就几分“莱阳梨”的手艺。

可是,总有些“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的想法在苟且。而当从曾经不可一世、激扬文字的少年时代到了而立之年,平凡如我,每日为五斗米及各种世俗利益所累,仅有的一点勇气也化作只敢在网络上躲在键盘后发泄一下的怨气了。而反观书中的风云人物,他们活的纯粹、活的激昂,在自己的领域,无论他们是否做出了“值得浇筑于青铜器上的丰功伟绩”,他们都迈出了同时代人所没有迈出的一步。

时代造就了他们的辉煌,也给了他们无奈与失落。记得看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时,剧中燕京大学的副校长何其沧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的行长方步亭在讨论国民党币制改革方案时,曾经这样揶揄受蒋委托推行币制改革的王云五:

“中央银行不是我们的,我们也没有谁能够左右中央银行。其沧兄,你我都是学金融经济的,不是办商务印书馆出身的王云五,他不懂,你我应该懂。整个政府的财政赤字都已经达到四十万亿了。没有储备金,没有物资,依靠印一些新纸币能够挽救业已崩溃的经济?”

1948年,王云五受蒋介石委托推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引发金融混乱,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溃败,也落得余世存先生对他“做官不如做书”的评价;作为官员,王云五先生也许是失败的;但是,毕生只受过五年私塾教育的他却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十七岁进入同文馆学英语,十九岁购得《大英百科全书》一套,利用三年时间便看完全书,被西方称为“活的百科全书”。他在出版及学术领域,编印《王云五大辞典》、出版《万有文库》,为官虽然不成,但却为近代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也许,正如作者在书的自序中,借用王凤仪老人之言所说:“真理唯一,但其道理非一”。所谓的“丰功伟绩”,在于从各自的角度对人类及社会尽到一份责任。

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社会可能并不需要我们盗取“革命”的火种,燃烧熊熊大火;但是,我们难道只能甘于做“太平犬”吗?通读完了此书,我想,每个人应该追求的,是“通向唯一真理的不同道理”吧。

8月17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开幕。作为一个小书虫, 我也第一时间去凑了个热闹。去之前,我做了详细的攻略,根据公众号“上海发布”的攻略,为了节省参观者的时间,本次入馆安检分为“带包”和“不带包”两种通道。于是,昨天我去的时候特地只带了手机和少量钱,想节省时间。

而当我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所谓的“不带包”安检通道后,才发现队伍当中带包不带包的观者都有,只得在长队后面慢慢排了。

而就在我排队的时候,我前面一个胖胖的小伙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正在用手机拨打市民服务热线:

“同志,我要向您反映---今年上海书展的安检设置不科学……对……明明分了带包和不带包两种类型,但在现场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指引,进场观众都在混着排队……”

刚刚听到他的“不满”和“牢骚”的时候,我不禁觉得有点好笑:这么点小事还要投诉啊?

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抱着“大不了多排十来分钟队”的想法,那么,不分“带包”、“不带包”的排队模式就会继续下去,所谓的“便民措施”就形同虚设;而经过这位小伙子对现场情况的反映,相信主办方和工作人员会立即开展相应的调整并改善,后面前来观摩的市民就可以更加方便、快速、有序的入场了。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对这位小伙子心生佩服:与我的“麻木”相比,这位年轻人在制度与规则的框架内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用自己的行为向前迈出了一步,履行了自己作为公民要求更有序入场秩序的权利,也在不知不觉间优化了社会运转的机制,哪怕这个机制只是非常渺小的一个环节。

只要迈出这一小步,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哪怕不是丰功伟绩,哪怕不能被浇筑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但是,我们这一小步,都是迈向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世纪的到来。

期待余世存先生三部曲之《安身与立命》与《世道与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丰功伟绩与幸福之年代和世纪---读《盗火与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