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确定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今天发布的,是彼岸君“谈谈世界”系列的第一篇。


1. 地震不能预测


我们怎样确定这个不确定的世界?_第1张图片
USGS(美国地质局)震区地质构造图示意,圆点标示的是观测历史上该地区6级以上地震

意大利刚刚发生的6.2级地震,非常不幸震中人口比较稠密,人员伤亡较重,为震区人民祈福。

看到各种各样的评论冒出来,忍不住再废话一遍常识,那就是--地 震 不 能 预 

展开来说,就是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无法做到这个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预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发生是不能确定和无法预料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地中海地区本来就是除了环太平洋地震带外,全球最活跃的一个地震区域。震中深度10公里,所在地区大范围内非洲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小范围内位于亚德里亚小版块俯冲所形成的亚平宁山脉间的正断层,从构造地质学来讲,是有迹可循的。从地震的矩张量分析来看,得出的是正断层延展型地震。

简而言之,无论从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震中深度,震级还是地震类别来看,它都是很典型的一次地壳活动的结果。

另一个有名的“悬而未决”,是南加州已经过期未兑(Overdue)的大地震。先明确一点,从人类观测地震的历史开始,同样等级和具有类似破坏性的大于里氏6级的地震,从频率上来说,几乎天天都在发生。只有发生的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人们才会被迫关注。

地震学者预测南加州在将来30年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几率接近100%,甚至可能是更具破坏性的8级地震。之所以这么确定,除了统计方面的观测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加州地区的圣安德里斯断层以每年2英尺的速度移动了150多年(南加州上一次大震是1857年),而积累的应力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加以释放。但是,这个几乎确定的事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却是不确定的。

这个世界,究竟是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要多一些?

2.世界的周期性


我们怎样确定这个不确定的世界?_第2张图片
最简单的周期性正弦函数sin(x)

自然界是有周期性的,这个不用赘言。在人发明日历和钟表之前,节气和时间就有它们自己的运转方式。从地球本身的形成过程来看,板块的分离和聚合也是有周期性的--当然这个周期的长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历史,最近一块“超级板块”已经是3亿年前了。

人类社会有没有周期性?当然是有的。人类社会的周期性变化,是人能够预测未来所能掌握的最可靠的工具。据说人类已经找到300多个显著的周期了--从中国几百年一次的朝代兴衰更替,到全球经济每8-10年一次的经济危机,我们都可以窥见这些几乎是“确定性”的规律。但奇怪的是,人总是事后回顾才发现这些几乎是过于明显的事,而在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感知。同样,未来的人在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应该也会奇怪,为什么我们对当下处在的这么显而易见的周期的某个节点,会这样的浑然不觉。

换句话说,如果能通过观察得到世界是周期不断重复的某些规律,就等于掌握了预测未来的金钥匙。换句话说,掌握并且运用这些规律,我们可以依此来判断趋势,从而提前做出准备和应对的预案。

莎士比亚说,世间事,也有涨潮时节,及时把握,终可功成名就。可惜,对世界的规律性有感知能力的人,毕竟少之又少。

3.世界的不确定性


我们怎样确定这个不确定的世界?_第3张图片
蝴蝶可能飞不过沧海,却能够搅动沧海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茨在20世纪60年代表述他在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时发现微小的数值精度所能造成的巨大链式反应时,用了一个后世都熟悉的比喻。他说:“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个例子形象的说明:世界作为一个多级混沌系统,是很难被简单的模型所模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试图用简单的逻辑解决一切问题的意图,都是伪命题。从各个国家和民族古代的神话故事,到救世主的动人传说,虽然逃脱不了对因果关系过分简化的嫌疑,却是对抗世界不确定性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最近的“罗辑思维”节目中提到了“不连续性”的概念,即事物模式变化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演绎推演就能得出的结论,而是类似跃迁式的发展的。里面举的商业巨头的故事说明,用“连续性”的思维去求解本来“不连续”的事物发展,是会有重大隐患的。

“不连续性”只是事物不确定性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运行到今天的复杂程度,当然远远不是一个周期和线性的函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世界认识成一个在总体周期性上的一些非周期的扰动的函数,可能更为确切。“不连续性”只是世界不确定性的一个现象,可以是一个新的认知,但它无法转换成指导我们具体行动的指南。

4.我们的行动指南


我们怎样确定这个不确定的世界?_第4张图片
真有预见未来的水晶球?

提个问题,如果真的有一个可以窥见未来的水晶球,你要不要选择看?

如果你对未来有足够的信心和好奇心,当然也可能会选择看一看。但是更多人的选择却可能是不看。在没有任何偶然性的前提下,走向必然的结局,更让人沮丧。

所以,人的生存需要,既来源于确定性,也来源于不确定性。确定性带给人安全感,不确定性带给人希望。

在面对这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混杂的世界,我们该遵循怎样的行动指南?

一,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抽象和验证,掌握事物的规律性。

举个例子,石油价格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系统了,但判断这一点的影响因素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理解了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地缘政治,原油需求方的经济状况,供给方产量,原油库存,技术革新等,仍然可以做出比较靠谱的判断。如果判断错了,多问“为什么”,修正已有的模型和体系。

二,对于不确定的因素,做好心理的建设和准备。

这是个把不确定带来的焦虑具体化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沙盘推演”,把“不确定性”具体化为“确定”的可能性的过程。有了具体形象的可能解法,除了让人对“最坏的”可能性心理有所准备之外,还成为行动力的有力参照。

三,用不确定性来对抗不确定性

《孙子兵法》中有一篇,十分强调“势”的作用,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就是在“不控制”的情势下对抗不确定性的方法。

这里要强调的,是“积累”的作用,量变引起质变,这既符合物理规律,也暗合辩证法。要想成功做一件事,就必须要理解到那些行动可以实质性提高这件事的成功率。找到靠谱的道路并加以积累,不断接近最终解。

最后,如果能够选择一个未来人的视角来看今日,我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安全感,并且有希望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怎样确定这个不确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