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N个思维毒瘤

前段时间写的《对比技术宅与高富帅,从追女神谈做产品!》被很多搞技术的伙伴议论,有争议、有认同,互联网就是这样,没有争论的话题怎么能成观点?今天撰稿第二枚,继续上次的话题还谈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一些思维弊病,我觉得这些弊病用毒瘤形容,应该够用,有些技术思想真是病,想要转型还真的得下定决心去治疗。

我所任职的公司就是一家安全公司,转型前的主营业务是以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厂商提供安全服务为主,这两年正在转型布局互联网市场,于是就把我眼见为实的一些案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希望同行不要因此中枪。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惰性营销思维

古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寓意“如果酒酿得好,即便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前来品尝。”在技术型的公司也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我们总会认为产品如果做的技术够牛逼,技术够硬,所以放到互联网上就会有用户主动前来并且使用,于是公司会把精力重点放在如何把“酒”酿香,却很少重视产品推广运营,最后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好的产品,但是却很少有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

互联网产品和巷子其实是不同的,你的酒再香只能感染到身边的人,却无法让更远的人知道,一个互联网产品一旦大众化,就一定要把它宣传出去。

技术超于商务的错误用人思维

技术性公司普遍都会把技术能力作为公司的发展核心,所以在用人方面为了巩固产品的核心能力,频繁的招募更牛的技术人才到团队里,而对于商务/业务人员,一般只会放2到3个人左右支撑整个商业模式,以前做项目的时候这样的人员分配是很合理的,但是到了互联网产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在这个产品体系里,技术的职责就是做好产品,越牛的技术人员,招募过来的成本就越高,而商务人员是产品体系里的销售人员,他的职责是变现是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真正赚钱的是他们,我们算一个有意思的账,增加一个技术人员就多了一份消耗,增加一个商务人员就多了一个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的人,显然为了公司更好的生存,用人方面还是偏商务的要更实际一些,产品做的再好没人给你卖,怎么把钱赚回来?

产品经理的贪婪思维

一些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总喜欢把摊子铺的很大,总是在潜意识里想要把产品做的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产品拥有行业内的一切功能,但实际产品运营的过程中却恍然发现,由于产品框架过大,造成连带的运营人员用人需求也跟着变大,实际运营的人员因为产品框架太大被拖累,忙东忙西,导致产品根本run不起来,这个产品出现你后会发现,产品的声音起初闹很大,但是后续慢慢的沦为了蜗牛式发展。

服务客户淡化用户的传统思维

传统企业转入互联网行业都很难改变这样的思维,在传统企业过程中,买卖是直接的对应关系,你付钱我对你服务,你如果不付钱这个交易就无法建立,演变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产品就多了用户与客户的概念,什么是互联网产品客户?
我对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这样定义的,即使用你的互联网产品并愿意为之付费的用户,就是互联网产品客户。

通过产品属性你会发现,互联网产品有一个奇特的属性,一般不一定会直接交易,而是先做用户后升级成为付费用户演变成客户的,所以传统企业的这种只服务于客户淡化用户的思想在互联网上就行不通了。

总结这几种存在弊端的错误思维,如果一个技术公司转入做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我们不难总结到,在互联网上做产品,你一定要先把产品的一个功能做好,把产品宣传出去吸引网民前来使用并成为你的用户,取得用户信任后广纳商务人才与用户建立广泛沟通,讲其中一部分的用户变成你的客户,才能创造更好的价值。

PS:
互联网产品最核心的是用户,所以一定要大力发展用户,只要你的产品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并且拥有高度的用户粘度,就不怕没办法创造商业价值,广告价值只是用户价值中最常见的价值体系之一,下次文章会和大家分享,什么是用户的核心需求。

作者:曲子龙,出自:爱尖刀科技媒体,原帖地址:http://www.ijiandao.com/news/opinions/4547.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N个思维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