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机浏览器的重新思考

手机浏览器对我来说是手机上一个必不可少的app,其未来的入口地位是否真的那么不堪,我无从得知。但是如果从我个人来看,我使用时间最长的三个应用是:书旗小说、UC浏览器、新浪微博。个人比较喜欢看小说,这是我的娱乐需求;看新闻基本上都用UC浏览器,满足我的信息获取需求;与朋友聊天拍照上传都用的是新浪微博,满足我的社交需求。

这是我很久之前的一个观点:“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无非是两个需求浏览网页获取信息+搜索,前者可能需求更大~但随着客户端产品的兴起,用户完全能够通过客户端获得更快更准更新的信息,使用手机浏览器的需求被逐渐减少。”当时是因为传出百度要收购UC的传闻,业内都在各种唱衰UC浏览器,我作为一个对互联网不是特别深入了解的菜鸟,当然跟随大流。但接近4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发现我使用手机浏览器的时间反而变长了,我不自觉的就把在PC端的习惯直接平移到了移动端,看新闻的时候仍然会坚持不懈的使用手机浏览器。

像我这样一个整天叫嚣着App会取代手机浏览器的人,默默回首看着自己手机中依然存在的手机浏览器,也许手机浏览器真的没有到消亡的时候。可能你打开浏览器的次数越来越少,使用时间越来越短,但你有没有产生过卸载手机浏览器的想法呢?如果没有,那么谈什么取代?正犹如QQ在PC端一样,虽然可能我一天都不会在QQ上说一句话,但是它仍然对我来说必不可少。

在PC上一款浏览器就可以让我们干完所有的事情,听音乐、看视频、阅读小说、玩游戏、社交,几乎你所有的需求都可以用浏览器得到满足。这是一个重要的上网入口(甚至唯一的),以至于 Google 把浏览器做成了一个操作系统 Chrome OS ,以至于微软不惜动用垄断手段把 IE 捆绑到操作系统中,以至于奇虎 360 的一大部分收入就是靠它自身的浏览器,以至于搜狗把浏览器成为提升其搜索流量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果还要举例下去,这将会是一份很长很长的名单………

而在移动设备上你可能需要下载上百个应用才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这无疑是给在用户添堵。这是网易科技采访傅盛时,他关于手机浏览器与App的看法:“有人说APP会取代浏览器,我的观点,浏览器在未来一定是主流,不是因为我干这行,是因为浏览器比APP来得简单多,现在很多人已经受够了手机里装上上百个APP,一次更新50个,一个晚上更新不完的情况,每个APP开发厂商自己也很痛苦,安卓有数千款主流机型,你得给每一款机型做适配,标准不统一,开发起来复杂度相当高,如果你是做Web应用的话,只要浏览器足够强大,Web应用做一个版本就可以跨平台,用户也不需要升级。”

现在的我早已经对手机上安装的应用数字完全没有概念了,下载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应用,用完一次后,感觉还行,保留在手机上,就没有然后了。不知道有多少应用,是我自从安装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的。那一遍一遍的更新程序的提醒,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早已变得不再敏感,现在的那些功能都足够我使用了,何必再去花那么大力气去更新那些程序呢。

App在移动互联网就等同于PC上的各种客户端。这就好比当初的视频领域,当初PPS和PPLive在PC端一开始处于领先地位,看视频直播第一想到的就是打开这两个客户端之一。后来网页端技术的发展,能够提供不下于客户端的优质体验,慢慢的就习惯用浏览器看视频了(举个例子,现在看NBA直播,都是用新浪NBA看。当然这中间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可以和别人互动)。这就导致优酷、搜狐视频、土豆后来者居上。现在回到移动互联网,仿佛大家又开始重视起客户端的优势了,PPS高价卖给百度,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优酷、搜狐视频这些传统的网页视频都开始发力App了。十年前百度搜索热词榜前十名,五个以上都在搜软件,因为那时候浏览器不强大,所以大家上网第一件事情是下软件,迅雷帮你下载,暴风影音帮你看电影,QQ帮你聊天,然后才能完成你上网的动作,但到今天百度搜索风云榜前十名没有一个是软件,因为浏览器足够强大,直接搜电影名,通过网络,通过爱奇艺这样的网站就可以直接看电影了。 十年可能就是一个轮回吧,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许大家最终还将回归浏览器,所以我认为手机也是这样,之所以今天APP比较强大,是因为浏览器不够强大。

上面的逻辑貌似非常正确,等到手机浏览器足够强大的时候,用户可能就会一夜之间抛弃掉app们,那些开发者们也开始专注于web app的开发。但是当我们深入思考的时候,经历了PC互联网浏览器的辉煌,那些曾经的软件开发者们,有谁还会甘心继续生活在浏览器的阴影之下。手机浏览器在移动设备上,虽然强大到能够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你也只不过是一款app。各大 App 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平台化,而不是成为别人平台的一部分。这些产品的独立应用本身就拥有大量的用户,自身也有成为一个平台的可能性。他们如何还甘心受制于浏览器对他们带来的约束,这将是场无休无止的战役…………..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手机浏览器的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