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后,清朝派使者汪楫出使琉球,却发现琉球地区积贫积弱,连像样的国防都没有,这些状况被记录在汪楫的《使琉球杂录》。汪楫劝说琉球王进行改革,并请清朝人才参与建设,汪楫之后的琉球军事仿照中国古制,让各个贵族们习武,并在自己的封地建立武装,遇战事则各领主带领自己的武装队伍参战。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琉球贵族们基本普及了武术,民众也有相当一部分练习了武术,也间接提升了徒手武术的普及度。后世存有空手道型(套路)“汪楫”,也应该和这个历史事件有关。
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开始了一轮对反对者的清缴。这部分资料我认为可信度不是很高,仅作为传说来了解。少林寺被认为窝藏反贼而被焚毁,僧众遭到杀害。出逃的僧人前往福建地区,建立并发展了南少林,并暗中组织抵抗,其中著名的人物就是被称为少林五祖的五人,是反清复明的代表人物。五祖中的方七娘又是白鹤拳的创始人,这个拳派对琉球武术又有很大的影响。南少林的抵抗运动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抵抗者们被迫离开大陆,漂流至台湾岛、琉球地区,其中就包括有之前提到过的禅南,这些和佛门有关的武术家们在琉球留下了口传的故事,还可能是一系列型(套路)的源流,比如安南、慈恩、慈阴等名字和动作都具有佛家拳特色的型(套路)。这场逃亡,也导致很多武术扎根了台湾岛,尤其在台湾宜兰县,更是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据说之后清廷要求琉球交出叛逃者,流亡琉球的武术家们之后也都纷纷前往了当时清廷难以控制的台湾。
1762年,琉球官员潮平亲云上乘坐的商船在前往日本鹿儿岛的过程中,因风暴搁浅在了土佐大岛(今日本高知县),大岛当地的知识分子户部良熙向他们提供帮助,作为回报,潮平把在琉球的趣事讲给户部听,户部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写成了《大岛笔记》,成为有关空手道最可靠的文献之一。其中就有记载一名叫做“公相君”的中国武官在1756年到达琉球,因武艺高强而出名。这种武术当时被称为“组合术”,很多琉球武术家慕名学习,至今流传下来的“公相君”这个型(套路)有诸多版本,但动作构成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琉球人们惊异于中国武术已经发展到如此高深的地步,对中国武术格外向往。
于是在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期,活跃着一位叫佐久川亲云上宽贺的人。亲云上是琉球官名,是贵族的头衔,可见此人出身不一般,因此他生活优渥,有强健的体魄和足够的条件去习武。他先后跟琉球本地人学习武术,又和久米村人、中国使团的武官学习武术,然后又作为琉球王国的进贡使者,五次前往清朝。当时琉球人需要花费数周渡海前往福建,然后又花费数月从福建走陆路前往北京,一次往返就要在中国停留数年,因此琉球使者往往会在京师停留很久来充分学习和领略中国文化。佐久川在中国(主要是北京)习武,将自己的武艺传给学生松村宗棍(也写作松村宗昆),并在之后的出使过程中也带徒弟松村一同前往北京学习。因为他常年学习中国武术,琉球人便说他练习的是唐手,也给了他一个雅号叫做“唐手佐久川”,他的学生松村宗棍随后作为琉球王的护卫长期生活在首里城地区,被认为是首里手实际可追溯的源流。佐久川最终病逝于北京,葬于郊外的“外蛮墓地”,遗物是松村带回琉球的。而松村则一直活到了日本的明治时期。
自佐久川宽贺之后,赴中国学拳的琉球人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这批武术家们不断吸收中国武术的精髓,结合本土的打斗术,武艺不断精湛起来。那段时期的中国相当鼎盛,周边国家对于中国的文化技术都相当的崇尚,琉球人学了中国武术后,虽然也融合本地及其他地区的武术,但还是逐渐把组合术、手等武术名称改为“唐手”,说明这是来自中国的先进拳法,这段时期逐渐形成了后来空手道的雏形。琉球人称武术为唐手、给自己取唐名,也颇像当今中国人热衷西方文化的潮流,在当时能和“唐”沾上边会显得很时髦很上档次,可见当时我国的文化向心力之巨。
1829年,松茂良筑登之亲云上兴作,筑登之亲云上这个头衔可以看出这也是位贵族。他向泊地区山洞里的中国漂流民学习武术,成了一代武术家,被认为是泊手可实际追溯到的源流。
1876年,东恩纳宽量前往中国福建福州学习武术,师承一名叫做ruruko的中国武师。这位ruruko是何人,因为东恩纳不识字,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东恩纳的学生宫城长顺曾亲赴福州寻访并留下有文字记录,然而据说之后文件不幸损毁,并且相关师承信息并没有对所有人公开,使得这个师承问题至今有争议。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这位ruruko是“如如哥”或者“如如公”,是指鸣鹤拳宗师谢如如(即谢崇祥),然而这个说法有漏洞,首先是职业和东恩纳口述的不符,其次是时间上不吻合。笔者现在也没有看到可信的、公认的说法。不过东恩纳前往福建学拳是确有其事,而且这被认为那霸手真正可追溯的源流之一。根据冲绳方面的资料记载,早在东恩纳宽量赴华学艺之前,已有一批琉球人活跃在中琉武术圈,这些人对东恩纳的武术经历也有一定的影响。
19世纪后半叶,琉球的武术风气日渐兴盛,我相信这和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有关。1872年日本入侵并快速占领了琉球。琉球当时并非没有国防力量,而是因为琉球实在太小,加之之前提到的琉球国防参考中国古制,是领主自己带武装,遇事一同出兵的。日本萨摩藩的突袭部队直取国都首里城,各贵族领主来不及聚拢成实质性的军事抵抗就被攻破了国都,被日本设置为琉球番,琉球王国名存实亡。琉球剩余的贵族向清廷请求救援,但是内忧外患的朝廷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帮助。那个时候的琉球国无法自己抵抗日本人,一时间大量琉球人往返中国寻求庇护和发展机会,也间接导致了武术的交流和民间的普及。日本见清朝无力干预,于1879年3月31日宣布废除琉球国,改为冲绳县,并把琉球王室带回了东京,琉球王国彻底宣告亡国,贵族们沦为平民,原先流传于上流社会的武术也逐渐向民间普及。在琉球被占领到被亡国后的一段时间里,琉球人依然是对中国怀着念想的,经商谋生、逃避兵役和政治迫害的琉球人前往中国的很多,刚柔流的源流东恩纳宽量(1876年赴华)、上地流空手道的始祖上地完文(1897年赴华),都是在这一时期学艺于中国的。此外,甲午海战后,清政府签下了马关条约,于是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此时的冲绳和台湾均为日本辖内,两地的交流更加方便。首里手名家喜屋武朝德就是在这个时期往返台湾习武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