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米人生》第四节 滑铁卢

《六十米人生》第四节 滑铁卢_第1张图片
特拉珀峰(Trapper Peak)最初于1892年由沃尔特•威尔科克斯(Walter D. Wilcox)命名,以纪念他的向导比尔•皮埃托(Bill Peyto),但是第一次登顶成功是在1933年由康拉德•卡恩首登。

几周后,我的登山生涯第一次真正遭遇了滑铁卢。当时我正独自攀登蒙大拿达比镇(Darby)南部的特拉珀峰(Trapper Peak,海拔3096米),那是一块灰色锯齿状岩石。一路上没有遇到其他人,我便快速向顶峰行进了4英里,然而由于行进速度太快,我感到脑部有些供氧不足。我蹒跚着爬过巨石,终于来到顶峰,这时看到脚下北侧的峭壁向下延伸足足有1000英尺。山顶处还有另外三个人正在聊天。

我抬头远望,周围丛山的顶峰像海平面一样朝北面和西面延伸出去数十英里。我坐下来吃了根能量棒,在山顶上走了一圈,然后请刚才聊天的三个人中的一位给我拍了张照。之后就开始了下山的旅程,我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米苏拉。

我马不停蹄地行进,走着走着就感觉脚下的石头突然松动,在陡坡上我的脚支撑不住。我只好停下。我现在在哪儿?我突然发现我已经离开原来的线路走了很远了。到底哪里才有路?真该死。

倒霉的时候真是喝凉水都塞牙。

究竟应该向左还是向右?究竟怎样才能找到山顶?

《六十米人生》第四节 滑铁卢_第2张图片
森林线是山地森林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布界线。超过此界线,被适应高寒、风大得高山灌丛和草甸所替代。

我从口袋里摸出地图,就是一张从老掉牙的旅行指南上拷贝下来的手绘地图,上面什么都没有。(并不是那种美国地质勘探局出的地形图,在你开始独自荒野探险之前,还告诉你如何阅读本地图的那种)。这就是一页粗糙又没用的纸,上面画了几条线。迷路再加上各种不顺,我被结结实实地耍了。

深呼吸,看看四周,我一定要冷静。

我冷静下来,转身试着往山上爬。可是脚下的石头是那么松,向上爬几乎不到2英尺,就会一只脚滑下来。

好吧。

我朝左前方行进,试图从山坡向北的一侧稍微向上。

如果我径直穿过山峰东面,走得够远的话,估计就可以回到原来的线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搜索山坡上人们踏出来的步道。然而什么路都没有。

这山大了去了,你不能指望一路往下就正巧能回到你停车的地方。

这时,我看到两个人往山上的方向走。再走几步,竟然看到了路。确实是一条路,如假包换。

谢天谢地,真是谢天谢地。

走到树线(treeline)以下的时候,我的头嗡嗡作响。我坐下来使劲喝水,带着一肚子来回晃荡的水爬完了剩下的山路。

《六十米人生》第四节 滑铁卢_第3张图片
通往特拉珀峰的林间小道。上面经常刊登着一些登山信息及安全提示。

我的车停在了距离米苏拉一小时车程的汉密尔顿城外,坐在车里,我感到我的头有种被斧头劈开的撕裂感。我又大口喝了更多的水,抽了更多的烟,停下来喝了杯咖啡,但愿这种难受的感觉只是缺少咖啡因的症状。

然而一点用都没有。

阿司匹林、水、布洛芬轮番上阵,却都不起作用。真是感觉要挂了。我知道这一定是高原反应。我刚刚攀登特拉珀的时候行进速度太快了,不到4小时的时间里爬升了3800英尺(约1200米)的海拔。

到家躺在床上时已经晚上8点了。

从那以后到春季之前我再没上过山顶。到了11月,已经开始下雪,对于我这种没有装备的人来说,登山变得异常困难。我甚至连试都没试一次。想想看,要登山,至少需要雪鞋(snowshoes)(100美元),可能还需要冰爪(80美元)还有冰镐(80美元),更别提那些指导你如何在冰雪覆盖的山峰上保住小命的登山知识了。想到这些,我更是攥紧了手中的一包烟(这多便宜,才3美元一支)。


下期预告:

Brend在REI工作期间遇到了很多户外狂热分子,受到他们的影响他开始前往更高的山脉,例如:汉弗莱斯峰。

关注山客行回复“彩蛋”,赢取山在那里——夏尔巴中国巡回演讲免费门票。

相关阅读延伸:

Q.高原反应有多可怕?

A.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度,24小时至48小时后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

特拉珀峰和比特鲁特国家森林

特拉珀峰是比特鲁特山脉(Bitterroot Range)的最高点,峰值高3096米,位于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的交界处,是户外爱好者尤为喜爱的攀峰之选。

《六十米人生》第四节 滑铁卢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十米人生》第四节 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