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作业:片段3-1自选片段——《孤独六讲》中的“思维孤独”(20160918)

飞鱼作业:片段3-1自选片段——《孤独六讲》中的“思维孤独”(20160918)_第1张图片
《孤独六讲》

飞鱼作业:片段3-1 20160918自选片段

片段选自《孤独六讲》中的“思维孤独”,P203-204

【R-阅读原文片段】

小标题:结论让思维失去意义

从极端的两边向中间靠近,就是黑格尔说的“正反合”,正与反是两极,你提出一个最右边的看法,我提出一个最右边的看法,最后两者相合。正反合是一种辩证法,从希腊的逻辑学慢慢演化出来的。这是我们的教育中非常缺乏的一的一种训练。当前的教育仍是以考试为导向,而试题上是非题、选择题愈来愈多,学生不需要思辨,整个教育系统也没有耐心让一个受教育的的人不立刻下结论。

所有的考试都是立刻要有结论的。可是这个结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就像前面讲的,丘逢甲到丘逢丁,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思辨的过程

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跟看法。

相较于儒家的结论式教条,庄子提供了较多的思辨可能。庄子是一个喜欢玩的人;喜欢玩的人,思辨能力都比较强。所以现在西方教育常要儿童在游戏里学习,因为游戏本身就是思辨的。解开九连环是一个游戏,游戏的过程非常让人着迷,最快乐的不在最后解开的时刻,而在思辨怎么解开的过程里面。这种让小孩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教育方式,也是我们所缺乏的。

给孩子结论不见得不好,可是当结论太过急迫的时候,这个结论就失去了意义。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原文提炼:

单纯给结论而没有思辨的过程,结论的意义不大。比如说历史课上面说“项羽最后自刎乌江”这是一个结论,我们背诵了结论,但不知道为什么历史的演变会这样,单纯知道结论这就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追问一句“项羽为什么是这个结局,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局”,这里面有反思有推论,有思辨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读史以明智”。

拓展:

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然后将来去当国家公务员。但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句话一定是正确的吗?家长的观点是怎么想的呢?现在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用这一句古话去指导实践,它的有效性还是跟以前一样吗?很明显,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句话呢?

提问:

针对A1:生活中有什么是人人都习以为常的“结论”,但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辨过程,它让你感觉到难受,但不知道如何回应的?

针对A2:以后如何应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曾被家里人督促去报考公务员,然后我就报了,之后一直没复习,那年的清明节,外面大雾一片,我被“关”在家里复习考试资料,心情有些哀伤,因为心里不太情愿去考这个试,难得一个假期,我竟然在看这些枯燥的资料,心情就很郁闷,做题的时候常发牢骚。我记得那时做的一道题是要区分该使用“国事”还是“国是”呢?我就蒙掉了。那年公务员考试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挂掉了),但是后来的几年,也就是近几年,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家里人都会提醒我什么时候有公务员考试了。(描述自己的经验)

有一次我就:你觉得我的性格适合去政府部门里当一名公务员吗?你是不是觉得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然后家里人不说话,可能因为在家里人的观念中认为选择工作是不需要考虑性格的,他们就只是单纯地觉得做公务员就是好的,或者是认为它很稳定,就这么单一的支撑论点的理由。这是一个很固化的、结论式的行动指南。这种固化的“结论”尤其值得我们去思辨。

为什么当时提倡“学而优则仕”呢谁提出来的?为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当时社会的结构是怎样的那时候的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是怎么分类的?各类职业的社会地位如何?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序?“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背后的原因还是否适应我们当下这个社会?要作出选择的我本身的性格是如何的?适不适合这样的选择?这些都是需要去思考和理清的,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问题。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时代的一个政治号召,其所体现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这是孔子的弟子子夏的一句话。后人把它解释为“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封建统治阶级采用科举取仕,固然是为了得到一批治国治民的人才,而更主要的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作为笼络知识分子的圈套。实际上当时很难真正实行“学而优则仕”。封建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是因循守旧、唯命是从、照章办事的官吏。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无论汉代的选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以后的科举制,都没有真正充分实行过“学而优则仕”。

封建社会中,官的社会地位从来就是最高的,而其他职业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进行排序。而如今,我们当下这个社会,这些排位是怎样的呢?

如今我们这个社会,个体在追求一些什么东西?比如我,我在追求稳定与社会地位吗?我肯定不是。现在社会上的职业比以前要多得多,怎么选择,这是一个很广的议题,总之要从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社会需求这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而这些问题需要自己去探索,家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建议,真的,参考一下就好了。是不是一定得遵从,要从正反面的角度去。

正面角度来看,做公务员的好处是稳定、收入不菲、上下班时间固定等等。

反面角度来看,做公务员的不好的地方是:文化僵固、收入不怎么变、职位上升难、工作内容重复等等。(不同的岗位的分析结果会有所不同。)

还可以加入年龄角度,地区自由度,行动自由度,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等等各方面来思考这一个选择。不一一细诉。

【A2-以后我怎么用】

对很多事情,我们需要再思考。不要太快接受结论,要多增加思辨的过程。

立刻举例应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思这句话是对的吗?是不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都不要施予人?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它应用于什么场景?我现在这个场景能不能应用这句话?应用了这句话好的地方在哪儿?不好的地方在哪儿?最后,才得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对当下的行动有指导意义。

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整句话解释为,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的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到不想要的对待。意译: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来自“百度百科”

应用场景: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来自“百度百科”

我当下的场景:在2016年冬天向贫困地区捐赠整理好的我觉得不再穿的冬装旧衣物。

应用了这句话好的地方: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有暖和、干净的冬装衣服穿了;我断舍离之后心里比较轻松、愉悦。

应用了这句话不好的地方:那些小朋友拿到的是二手衣物;小朋友不喜欢这些衣物。

从小朋友的角度思考:是选择瑟瑟地抖还是穿着干净的暖暖的虽然不是喜欢的款式的衣物好?

从我的角度思考:是把我自己的旧衣物捐给小朋友进行利用好,还是说因为我不欲了所以不施于人就直接扔了,完全不让别人进行利用的好?

综上考虑,最后得出结论:很可能不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

凡事要像如上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思辨、思维,再得出针对当下场景的结论,这个结论才是有意义的。

(即刻应用完毕)

��?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鱼作业:片段3-1自选片段——《孤独六讲》中的“思维孤独”(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