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接受专业训练,跑步18年感悟出的人生

12岁接受专业训练,跑步18年感悟出的人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天晚上躺在床上看书,老公在电脑桌前上网。他感叹道:“今年好多马拉松赛事啊!各种风景优美的地方都开始承办马拉松了!”,然后他问我:“你今年还跑马拉松吗?”我说:“跑啊!我的远大梦想就是跑到老,60岁时还可以去跑马拉松。”

老公投来崇拜的目光。我和老公都是很有运动细胞的人,但无论是篮球、台球、还是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各种运动我都被老公完虐。唯独跑步这事,他不服不行,我轻轻松松甩他几条街。

又到了很多马拉松比赛开始报名的时间了,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跑步。


01 我的第一次全马始于一次乌龙

我在12岁时开始接受系统的跑步训练,专门练习100米和200米短跑。那时每个周一到周五的早晨,我都要接受1个半小时的训练。跑步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还可以不去上早自习,躲避令我厌恶的课文背诵、单词默写等等。

那时候,我的教练告诉我,不管你跑的如何,都要有一种上了跑道我就是第一的霸气和自信。想想工作中也是一样吧,作为一名专业的工程师,有时会面对业主的无端质疑,这时就要有一种我就是专业和权威的自信。

当我的同学们都在为体育课上的800米考试折磨的痛不欲生的时候,我可以轻轻松松的跑5公里。每年的学校运动会对我来说都跟过节一样,我会参加很多项比赛,很多人会为我加油,我会抱着很多奖品回家。

我跑步轻松,可是我五音不全,我尝试过一首歌听100遍却依然找不准歌调。我再努力也唱不好一首歌,如别人再努力也跑不了马拉松一样。想想上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长板和短板。

我们要接受自己的缺陷,别跟自己死磕,更不必羡慕别人。

我很早开始接受专业短跑训练,然而很晚才开始跑马拉松。并且我第一次全程马拉松的经历,来自于一次乌龙事件。我让老公帮我报名半程马拉松,他看错了结果报成了全马,并且缴纳了报名费无法修改。为此,他特意联系到组委会,得知“报名全程马拉松的参赛选手只要跑够21公里,在折返点做救援车回到终点就能获得完赛奖牌和所有纪念品”。然后,老公乐呵呵的告诉我:“老婆,你去跑吧,记得跑21公里做救援车回来!”

我就这样,又无奈又好笑的,怀着只跑21公里完成半程马拉松的心态,参加了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

12岁接受专业训练,跑步18年感悟出的人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2 跑前准备:

“裸跑”比”裸奔”更严重

什么是“裸跑”,就是没有在充分准备下,便开始参加马拉松。每当身边有人特别骄傲的告诉我,他真有跑步天赋,就跑过一次10公里,就去参加半程马拉松了,还完赛了。我只能说,这是用生命在跑步。跟过马路闯红灯,用生命在过马路一样。

有些事,我们是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的,一次的成功不代表这事OK可以继续那么做。否则,你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马拉松是一项挑战自我的极限运动,如果准备不充分就盲目参加,不仅不会锻炼身体,还会适得其反。每年都会有几个在马拉松终点前猝死的人,也会有很多因为跑步不当而膝盖受到损伤的人。

由于我之前接受过比较系统的专业训练,所以在跑步姿势、跑前跑后拉伸方法以及能量补充等方面都很了解,不存在问题。并且我做了运动能力的评估,对自己自身的情况也非常了解。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前,我已经持续跑了300多公里,其中包括几个长距离的20公里。

图片发自App


03 跑马拉松时,我不听歌,那我想些什么

在全程马拉松比赛那天,我没有带MP3,如果不是担心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我也不会带手机。没有音乐的陪伴、没有跑步APP的记录,我就这样开始了第一个全马。在跑到5公里的时候,我遇见了一个光脚跑步的大姐。她跟我一样,没有听歌,也没有手机APP的记录。她50多岁,神情喜乐慈祥,我不认识她,不知道她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可是我却跟她跑了很久。

现在都市人的生活被过度智能化、便捷化,最原始简单的体验和快乐已经缺失。跑步本来就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光着脚丫在海边、在沙漠肆意奔跑。放下一切、抛开一切,一心跑步。

跟着大姐跑到10公里的时候,参加半程马拉松的人开始折返。跑步大军的队伍开始变少,周围加油的群众也开始变少。由10公里到21公里这一段路,人越来越稀少,周围由喧嚣变得安静,只能听到风吹过的声音以及自己的心跳声。我的小伙伴在10公里处折返了,所以接下来的路,我都是在陌生朋友的陪伴和鼓励下完成的。

这挺像人生,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会陪着你一起向前奔跑。随着我们长大,能陪伴我们一起前进的人会发生变化。一些人跟不上你的节奏,会落在你的身后。一些人忍受不了你的慢,会跑到你前面。

跑到21公里的时候,我完成了自己预设的目标,感觉身体状态还不错可以继续向前跑。我告诉自己去试一试继续跑吧,哪怕多跑一公里,都是你赚的。就这样,一公里一公里的,我一口气又跑了10公里。

在跑到30公里时候,我看到那个光脚跑步的大姐在补给站喝水。我就走上前,也拿了一杯水,我和大姐说,您真是太厉害了,我希望自己到了您这个岁数依然可以奔跑。大姐说,你也很厉害啊!我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我没忍住好奇,问大姐,您为什么要开始跑步。她说,起初是为了健康、为了放空自己、为了把自己从生活的琐碎和不如意中抽离出来。后来跑着跑着发现,跑步不再有目的,她仅仅是为了跑步而跑步,就是爱上了,并享受奔跑这件事,没有目的。

不为了成绩,不为了晒朋友圈,不为了在人前炫耀自己的经历,也不为了锻炼身体,不为了减肥瘦身,不为了逃避现实,只因为热爱而去做一件事。就像一个喜欢坐滑梯的小孩子,你问任何一个小孩,她为什么喜欢做滑梯啊,她一定会告诉你,因为我喜欢呀,因为做滑梯开心呀。多么简单和纯粹!

成年人去做一件事,总是喜欢去找出做这件事的原因和意义。哪有那么多原因,热爱就去做,让乱复杂的情绪最终归于简单纯粹的思绪,像个小孩一样去奔跑、大笑、热爱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

很喜欢树上村树在《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的一段话:“老实说,在跑步时思考过什么,我压根儿想不起来。在寒冷的日子里,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热的日子里,则思考一下炎热;悲哀的时候,思考一下悲哀;快乐的时候,则思考一下快乐。如同前面写过的,还会毫无由来地浮想往事。有时候,只是偶尔有之,也有关于小说的小小灵感浮上脑际。尽管如此,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情。我跑步,只是跑步。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

我和大姐一直跑到36公里,我觉得自己已经到极限了,决定放弃结束比赛。和大姐告别,相约明年的马拉松再见。从21公里到36公里,这15公里,每一公里都是我赚的,我没有想过自己能跑到36公里。

有时候我们不要太着急给自己下定义,尝试跳出舒适区,探寻下自己能力的边界,也许你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跑友为我的放弃而感到遗憾,觉得再坚持坚持,就到终点了。放弃比赛这事对我来说,真不觉得遗憾,我是按照21公里准备的,结果我跑了36公里,我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马拉松。30公里以后,我看到太多的人出现了肌肉拉伤、小腿抽筋、崴脚、面色惨白等现象。就是因为有太多人与别人比较,盲目的拼极限追求完赛,才会有那么多人受伤。

不管别人怎么看,不要打乱自己的节奏。何时何地赢了比赛也好,输了也罢,都不需太计较,倒是更该关心自己能否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我欢快的坐上救援车,一路走走停停驶向终点。看到计时器上显示4小时,也就意味着,我用了不到4小时跑了36公里,自己还挺满意的,领了奖牌并开心的在终点处拍照,留下了这张有水份的完赛照片。我的第一次全马经历致此结束。

12岁接受专业训练,跑步18年感悟出的人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04 一场马拉松结束了,还会有下一场

我会一直跑下去吗?

当然会!

希望60岁大寿时送自己一块马拉松奖牌,成为一个傲娇的老奶奶。

你可能感兴趣的:(12岁接受专业训练,跑步18年感悟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