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海洋正在淹没掉我们深入思考的最后一寸土地。
你站出来反抗了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再也做不到静下心看半天的书,做做手工,画一下画,这样太慢了。
我们开始喜欢更快的事物,看深度好文代替阅读书籍,上微课代替了系统学习,追求感官的刺激而不是内心的平静。
每天都有各种信息尝试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上百个的公众号,数十个学习型的社群,十个以上的学习类APP,你能消化吗?
并没有,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我知道你已经离不开微信,离不开Uber,离不开饿了么。
我也知道你已经被各种微商,各种广告,各种课程一次次挑战着底线。
我甚至知道你也蠢蠢欲动想在信息的海洋里捞一笔红利。
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寻求改变,希望你认真读这篇文章,和我一起实践。
那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请做到这三件事。
1沉浸,即进入心流的能力
我们需要沉浸,即进入心流的能力。
你现在还能静下来看一个下午的书,写一篇文章吗?或者,你还能像小时候一样,完全投入到你的兴趣爱好中,例如木工,画画里面去吗?
这种能力越来越稀缺了。
我们需要专心做一件事,只是一件事,并且进入心流的状态,怎样才能做到呢?
心流研究人员希斯赞特米哈伊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找到了触发心流最关键的3个因素:
明确的目标
如果你要写一本书,请不要打算一晚上将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不妨将你的出书计划简化到每天写一篇文章,你的压力一下子就变小了,你愿意坐下来写,比其他任何的想法都重要。
即时反馈
当你打算实践你的写书计划,请别闷声把整本书写完再跟身边的人讲(相信我,这很难做到),更好的方式是,每写完一章,或者一篇,就找身边的朋友看,或者发布到公众号上,读者们为你提供的及时反馈,是你继续协作的最强动力。
挑战
如果挑战的难度太大,我们就会焦虑。
如果挑战的难度太小,我们就会厌烦。
心流一般出现于厌烦和焦虑之间的中间值附近,换句话来讲,当我们做比自己能力稍高的事情时,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效率大大提高。
2放空,用冥想体验放空的能力
我们需要放空,用冥想体验放空的能力。
仔细想想,每天早上从睡醒开始,我们的大脑就开始被各种信息强行填充,微信,知乎,豆瓣,微博,浏览器,我们总觉得自己获得的信息不够,在我看来,反而是太多了,甚至已经过载。
我们究竟有多少种什么都不想的放松方式呢?其实并不多。去旅游?吃好吃的?看电影?拍拖?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的限制,让这些看似放松的方式,实际上并不能让我们放松。
我们可能为了安排行程而烦恼几个星期,周居劳顿让放松的想法破灭,看完电影后,剧情在脑海里不断的重播,调动起尘封的回忆与情绪,大脑其实也没有得到放松,谈恋爱的时候也会出现让我们苦恼的情况。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免费,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放松方式呢?
冥想就是我们的答案。
冥想时,我们的大脑往往找到一个对象,然后将自己的意识聚焦到这个对象上,念头既不会乱跑,也不会消失掉,只是针对特定的一个对象。
这样做的好处是,它能帮助我们从无数的烦恼中抽离出来,我们的大脑能得到深度的放松,指引我们进入一种清晰、明澈、稳定的意识状态。
无论你是早上、午间、还是晚上进行,冥想都对我们有益处。
3精深,即将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
我们需要精深,即将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
有没有那么一件事情,你做得比绝大部分的人都要好的?那必定是你花过很多时间,或者精力研究的事情。
我们现在恰恰最缺乏的,就是钻研事情的能力。
少即是多。
《10000小时理论》里面说,精深练习x10000小时=世界级技能,任何领域的达人,他们必定在擅长的方面积累了远超平均水平的知识与经验,成功,并没有捷径,只是你没有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而已。
沉浸,放空,精深这三种能力,
能帮助我们在信息海洋中独善其身,
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