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范你从哪里创新

作文创新始自规范

  大民

  作文训练是一种基本的规范的训练,还是信马由缰的大撒把?如果把有规矩的文章叫做八股文,那么没有规矩的文章是什么样子,可曾存在过?一些人把“新作文行动”倡导的新作文的基本要求当作“股”来否定,并且说:“‘旧八股’没了,‘新八股’来了,发行这么多‘新股’,是要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呢,还是要他们‘说假话,抒假情,做假人’呢?!”(《中国青年报》6曰15日《中国“作文界”折射出的教育悲哀》,作者翟春阳)

  其实,作文永远是有“股”的写作,不是“新”“旧”的问题,而是它根本就离不开“股”。

  语言是最基本的思维的工具,文章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基本载体。一句话由主、谓、宾、补、定、状等基本结构组成,一篇议论文章由起、承、转、合等基本框架承载,这些结构和框架,就是说话之“股”,文章之“股”。假如我们把主、谓、宾颠倒过来,假如我们把文章的起、承、转、合打乱,我们就无法表达自己,别人就无法明白我们的意思,表达和交流就无法完成。那么,作为最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类,我们通过语言与同类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本能就无法实现,我们就会孤独、困惑、绝望,我们就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

  我们目前手上能够见到的几种文体,是几千年来文体进化的结果。历朝历代都会有作文创新,都会有人追新逐异,但最终还是回到根本,回到主流。进化的过程中当然要吸收、融合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鲜的、与时俱进的营养,但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点点滴滴的累积的过程,留下来的,传承至今的,能够广泛流传和使用的,就是我们的常见文体。这些宝贝无外乎记叙类、议论类、说明类、抒情类。其他的另类变体,都由此演变而来;换言之,离开了这基本的几种,你就张不开口,下不了笔,你的创新根本就无从谈起。

  如果我们真的放弃了作文的“股”,放弃了这些作文的基本规范,比如记叙文要有几个要素(它们的位置可以小变,可以不全面,但不可以没有,不是显在也是潜在),议论文要有个基本的提出、分析、解决的套路。离开了基本的文体章法,甚至离开了起码的语言规范,文章只能是梦呓,谵语,是精神病患者的语无伦次。

  我们目前作文界存在的问题是,以“创新”的名义,忽视了、甚至放弃了作文的须臾不能、也无法离开的“股”,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开始“自说自话”了。导致的结果是,大学毕业写不出请假条,工作多年写不出像样的工作总结,因为文章之“股”,在他们那里是空白。有时我们觉得很难跟“时尚”的孩子交流,不是我们落伍了僵化了,而是他们没有基本的语言训练、没有规范的文章训练,没有逻辑和条理,没有掌握交流必备的通用符号。交流不成功,作文就是失败。因为我以为,作文,就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书面工具。

  那些流传颇广的“怪胎体”“四不像体”作文,比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这些东西,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题是固定的,设定好了,不需要作者发挥、阐释、感悟,或者说,读者看到题目就已经知道它要写什么,他有兴趣读下去的原因是他看到了新奇的形式,有趣的文字游戏。但这种游戏,只能玩一遍,第二遍就是叫人厌倦。老实说,文体的创新,空间很有限,撑死了十来种,只有内容的变化无穷无尽。而我们阅读之前心里“先在”的那个意思是哪里来的呢,是我们在以前的所谓“八股”时代按照正常的章法、逻辑、语言规范积累下来的,不信,请将上举奇文翻译成别的语种,让别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来读,恐怕只能是一头雾水!

  在学生阶段,全面的训练并掌握几种规范文体的写作,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都必不可少;所有的创新都是从规范开始的,作文创新不例外。不掌握几套规范和严谨的作文之“股”(章法),所谓创新和另类不过是空话一句。

  (本文已发表于《作文报》高中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规范你从哪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