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9_杭州SM与SC workshop聚会 - 1

有待持续深入探索、并实践总结的主题们

背景

1> 团体营造出良好场域,实践“敏捷”理念效果显著,促使提前达成workshop目标,促使老师的调整原计划,增添新内容。

2> 面对新内容带来的挑战,近30人的临时团队,由混乱无序的无组织状态开始演变—>到领导者出现—>建立并巩固沟通原则—>试错确定可行方法论—>推行并贯彻执行—>平稳解决难题,在90min内实现。

我的感受、观察与思考:
  • 感受
    -- 兴奋
    因为:<1>团队成员价值观、理念相近,沟通难度低;
    <2>头脑风暴实现名副其实的头脑风暴,而非“无序的思维发散”;
    <3>团队既欢乐又高效,产出高质量;
    <4>团队成员自我观照、践行的能力非常强,反思总结有实际指导意义,不是“为了复盘而进行复盘”;
    <5>每一个人的开放性、包容性,带来了团队的高效运转,个人的能力得到有效组合、运用。

-- 震撼
见过高效的团队和团队成员,没有见过这么高效的。
即使团队成员进行重组,团队效能依然得到整体的正向改进。

-- 重塑
lead与follow相辅相成,重点还是看能力:
<1>强大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知识。
[我是否具备、队友是否具备]
<2>强大的组织、领导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是否具备、队友是否具备]
<3>正确的认知判断能力。
[我lead与队友lead,谁更合适;
我若做lead,需要听取团队建议,还是推动团队遵循我的建议;
我若做follow,是否能做到发自内心的follow,哪怕出现意见分歧]
<4>厘清目标的能力。
[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客户的目标是什么?
项目的目标是什么?
团队的目标是什么?
我的目标是什么?]
<5>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能否放下作祟的小我?
能否尊重他人?
能否遵守规则?
能否遵从团队共识?]

  • 观察(团队):
    -- 参加人员中,凡是具有编程经验的成员,同时也具有管理经验。
    -- 参加人员共有的主要特征:
    追求成长;强调“爱”的力量;注重快乐;注重高效;注重自组织;积极主动性强;对反思能快速应用。
    -- 普遍拥有“自己为自己负责”的心态,乐于拥抱改变(至少在本workshop中不抗拒)。
    -- 坦诚相待,对他人的反馈优先做“善意推断”(至少在本workshop中如此)。
    -- 团队目标导向,而非个人目标导向(至少在本workshop中如此)。
    -- 成员自我认知、角色认知,自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由模糊化变为清晰化(迭代过程带来的团队自动升级)。
    -- 大部分成员更容易看到“正向的影响”,忽略“负向的变化”;有少数成员会刻意提出“负向的变化”(至少在本workshop中如此)。
    -- SM普遍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拷问自己”的倾向,持有类似“我需要为团队成员的成长付全责”、“都是因为我的xxx没有做好,我们团队的项目才会出现xxxx等不良结果”,等等想法(至少在本workshop中扮演SM的队友如此)。

  • 观察(自我):
    -- tough / aggressive 的状态没有出现,倾向follow而非lead(在此workshop中如此,应该与团队频率契合度有关)。
    -- 语速过快。
    -- 打断他人发言的倾向,有时候可以有效控制。
    -- 依然习惯性challenge(无差别对待,环境无关,对象无关;面对他人时,容易变成简单粗暴;面对自己时,容易变成纠结自我评价低)。
    -- 依然容易失掉耐心,尤其在沟通出现僵局的时候,习惯性选择放弃沟通(无差别对待,环境无关,对象无关;回避潜在冲突,等待“冲突自然消失”)。
    -- 有意识实践运用“有效克服完美主义倾向方法”(充分享受过程,没有陷入“不完美”引发的失落)。

一些思考(基于临时增加的新环节):

任务环境:
(1)有29张图片,图片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是类似于俄罗斯套娃的“嵌套式”,而非拼图游戏的“平面拼接式”(比如,图A上的画面是一只牛在吃草,图B上的画面是一个小孩子正在画一幅“一只牛在吃草”的画,那么我们可以说“图A”被嵌套在“图B”里);
(2)有29个人,每个人随机获得一张图片;
(3)每个人只知道自己的图片内容,不知道其他人的图片内容;
(4)每个人只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图片内容,不能用其他方式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图片内容;
(5)每个人都是相互独立、平等的个体,没有任何隶属、从属关系。
 
任务目标:
左手边放置“图A”,右手边放置被嵌套的“图B”,按照这个规则将29张图片以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 任务推进过程:
    任务宣布完成后,立刻陷入无组织的混乱中,形成许多三三两两的小团体,相互交流,隐约有不同人在不同区域提出可以用来尝试的解决方式,并开始实践、验证;
    ——> 2~3分钟后,春山老师站出来,发表提议:(1)我们需要规则;(2)我们需要对不同方法进行试错,以确定出正确的方法;(3)我们需要有人组织大家按照规则,实践方法。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 随后,春山老师提议:我们先推选负责组织的人员,再制定规则和确定方法。
    立刻,有人提议春山老师“负责组织”,其他队友同意。
    ——>Phase 1:以29人为单位,实践“冒泡法”。
    场面混乱吵杂。
    ——>Phase 2:以29人为单位,划分为6个小组,先以小组为单位实践“冒泡法”,然后在组与组进行混排。
    场面依然混乱吵杂。
    ——>Phase 3:以29人为单位,划分成6个小组,在约定时间内,各个小组讨论、实践、并确定有效的方法;每个小组派1个代表,面向全体成员展示自己小组的方案;全体成员集体表决,选出所采用的方法。
    前半段时间,场面混乱吵杂,后半段时间安静有序。
    ——>Phase 4:确立方法:1个人面向全体成员宣读自己的图片内容,存在“嵌套”或者“被嵌套”关系的人员,先确定自己的位置,随后对自己的图片进行“宣读”,直到所有人确定完毕、宣读完毕。
    局面开始向有序方向发展。
    ——>Phase 5:单个人轮流进行宣读,有进展,但是进展缓慢。有人提议:以类似的方式,将没有排入队列的队友分组推进。
    提议遭到已经实现按顺序排列的队友拒绝。沉寂若干分钟后,不同的人再次提出同一个提议:以类似的方式,将没有排入队列的队友分组推进。
    提议,再次遭到已经实现按顺序排列的队友拒绝。
    ——>Phase 6:沉寂若干分钟后,再一人第三次提出同一个提议:以类似的方式,将没有排入队列的队友分组推进。
    此时,提议再一次遭到拒绝,拒绝人既包括“已经实现按顺序排列的队友”,也包括“负责组织”的队友。
    ——>Phase 7:集体耐心完成排列。
    场面有序。
    ——>Phase 8:每个人按所处位置顺序,依次描述自己的图片内容,以便于发现错排+调整。
    ——>Phase 9:进行交付确认。
    整个环节用时约90分钟。

  • 我的疑问:
    (1)从结果来看,以上方法是“有用的”,然而是否是“高效的”?
    [我倾向于认为:团队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在等候期间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这个观点,是否有道理,值得探讨。]
    (2)团队是如何集体做到“快速确定领导者”?
    (3)这名领导者是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引导整个组织确立方法、达成目标”?

  • 一些思考:
    (1)如果项目发生变化,项目中的任务关系,并非“嵌套式”,而是类似于拼图拼接关系的“平行式”,会怎样,是否可能优化?

针对疑问(2)、(3),通过观察发现以下情形:
1> 有人能够有勇气跳出来发声、表态。
2> 团队成员能够发自内心地认可他、追随他。
如果想要达成1>、2>的效果,那意味着需要以下几件事顺利进行:

(2)“我”如果是那个“潜在的leader”,“我”如何有胆量跳出来发声?
(3)“我”如果是那个“潜在的leader”,“我”确保“我”的发声得到团队成员的支持?
(4)“我”如果是某个“团队成员”,“我”是否有意愿去支持其他人(心甘情愿的那一种,而非是“场面话的那一种”)?
(5)冲突发生的时候,“我”如果是“leader”,听取团队建议 VS 贯彻个人做法,“我”应该如何选择?
(6)冲突发生的时候,“我”如果是“团队成员”,听取leader建议 VS 贯彻个人做法,“我”应该如何选择?

来自春山老师的分享 & 卫红老师的Comments:
1> 春山老师2003年开始接触scum至今,从接触到了解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本身具有了很强大的技能(兼具硬技能 + 软技能);
3>尊重其他人;
4>拥有决断力;
5>具备强有力的自信(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对团队自我成长的自信,对scum能够对团队产生积极影响的自信。)
6>运用6个月~9个月来实践敏捷,得到一些最基本的直接经验。

提炼浓缩后的内容,感觉略有一些空洞,有些喊口号的样子,一句话总结就是:实践,改进,再实践,再改进……

收获(团队+个人)
  • 粗略了解SM与PO的区别(SM的关注点偏重于“团队成员的状态”,PO的关注点偏重于“产品的交付”)

  • SM的状态,相对会更容易影响到整个团队的状态。
    推动团队成长的前提是,SM确保自己的成长。
    (联想到U型理论中所提:干预者的内在状态,决定了干预的结果。
    万法归宗,殊途同归。)

  • “我”是否知道“我不知道”?
    “我”是否有勇气表达“我不知道”,借此来转变为“我知道”?

  • 交流沟通时,选用语言“我的视角位置是在……,看到了……”替代语言“我看到了……”,更容易帮助沟通对象“听懂”我想表达什么。(站在对方角度思考的具体表现)

  • 耐心“听”他人的想法,有助于帮助“自己”更有效率做正确的决策。

  • 建立合理规则,并遵守它是最高效的解决之道。

  • 人会受到“环境”的局限,“自己以为的Big Picture”有时候不一定是Big Picture,个人以为的“高效”有时候不等于“团队的高效”。

  • 敏捷带来的效果更需要用耐心来等待。

  • “远观”传递回的“视觉信息”,因为距离的缘故,与“实物”相去甚远的概率很高。“眼见未必为实”。

  • 活动开始前的等待,不一定要选择正式的social,伴随音乐起舞、舒缓自己即可。

  • 在团队的形成期中,完成“Product Vision”的确立即可;在团队的激荡期中,便随矛盾的浮现、化解,来完成“Team Building”+确立“Team Vision”,此刻的“Team Vision”才是真实、经得起考验的“Team Vision”。

  • 发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并最大化利用它。
    我们就像孔雀,如果想要拼命隐藏缺点,这意味着我们也没有机会展示优点;与他人合作成为团队,个体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的同时,也隐藏了他人的缺点。而整个团队呈现给人们的大多是优势。

其他思考

上面提了很多非常细节的疑问,主要是想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采取的行动,是否真的会不一样?

现在的我们面对难题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自信满满,我们是否会因为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当下团队目标,而忽略团队中资浅人员所正在面临的痛苦迷茫?

当我们对团队成员构成缺乏话语权的时候,如果团队成员与我们的价值观、理念不一致,我们是否还能让整个团队达到这次workshop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当我们对团队成员构成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更加习惯性选择“请价值观、理念一致的人留下”,而较少选择“去推广、去影响、去培养”?

我们感受体验到敏捷的魅力后,是否也会过于关注“敏捷”,而忽略其他的可能性?

End
2016.02.29 初稿
2016.03.01 终稿


-----行-动-带-来-改-变-----

我们可以试着做做下面这些事情
  • ** 透过阅读来增长智慧:**
    — 《ZOOM》
    — 《敏捷开发的艺术》
    — 《敏捷教练:如何打造优秀的敏捷团队》
    — 《Scrum捷径:敏捷策略、工具与技巧》
    —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
    — 《Scrum精髓:敏捷转型指南》
    — 《Scrum敏捷产品管理: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 ** 借由练习来释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 尝试与团队成员互换角色,以相同要求完成团队任务。
    — 尝试采用自己不熟悉的方法,处理一个自己熟悉的任务/场景。
    — 利用乐高玩具,传递自己的想法。
  • ** 通过探索未知来了解这个世界不同的切面:**
    — 敏捷开发团队中,不同角色成员的关注点

  • ** 透过与他人的积极互动来促进自己的实践与改变:**
    — 实践敏捷开发的理念、方法论。
    — 通过文字、网络方式,参与讨论。
    — 通过面对面、线下方式,进行深度交流学习。

去实践,去感受,去反思,去改进。

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0229_杭州SM与SC workshop聚会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