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岛小丸子
每次同学聚会,都会有人问起:“陈岳有没有回来?”几乎每次都得到这样的回答:“没有。”
偶尔有回来,也是没有见到他:“听说来了几天,匆匆又走了。”
陈岳是当年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尖子生,然而命运捉弄人,高考的时候,他只考上了一所普通高校,离他的理想差得太远。他很不甘心,复读了一年,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软件工程。
他的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因为他的复读,加上软件专业学费相对高昂,家里边负债累累。
同学们都已经纷纷走上社会,挣钱独立了,他还在象牙塔里花父母借来的钱。也许是各方面压力的关系,他毕业后,放弃了专业,去经商了。听说他认为那个行业很有前途。
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行业,只知道他开始去了上海,后来又去了北京,然后一直全国各地跑,很少回家。
同学们都为他感到可惜,觉得他的性格并不适合经商,这么多年下来,也没有看到什么“前途”。开始还能在网络上联系到他,后来连各种通信工具都没有了他的踪迹。
跟他同乡的同学,说他的家境并没有多少改善。看到大家都结婚生子,即使在外面打工,发展也只是一般般的同学,逢年过节也都回家和亲朋团聚,他的父母无比羡慕。
大家感叹不已。
还有一个朋友,是个女生,从初中开始,她就有做女强人的理想。
她是个学习和各方面才艺都很优秀的学生,高考却只考上了大专。她也复读了,然而没有陈岳幸运,她第二次高考又只考上了大专。这一次她带着不甘心去读了。
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她就准备专升本。她拼命学习,拼命活跃于各种社团,准备入党。不仅如此,她甚至不跟同样大专的同学做朋友,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她就是这样卯足了劲向前冲,我开玩笑说她简直六亲不认,在学校没有朋友了。她说有,都是本科班的。我也是无语。
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年年拿奖学金,入了党,考得各种证书,也成功专升本。
她忙得放假都很少回家。
毕业以后,她去了深圳。
几年后,听说已是一家外企的什么小组长,属于管理人员了,“手下有三个下属”,她说。
她说她要做到高层,整天出差,并且是坐飞机出国那种。
我佩服她。
然而有一天,我遇到了她的妈妈,我没有了那样的想法。
那是在一个服装展销会,我和我的妈妈兴高采烈地,拎着我们的几大包战利品,去老人服饰区域给外婆买衣服。
一位老阿姨在试衣服,因为没有同伴,她走过来问我她穿那件衣服好不好看。那一刻我几乎吓一跳,她,好像是那位女强人朋友的妈妈,可是,怎么如此苍老……
但是,确实是她!
她也认出我来,高兴地说了许多话。她说她女儿工作非常辛苦,常常加班,还一边进修,几乎没时间谈恋爱,也很少回来。她的语气有些责怪,有些自豪,又有些无奈。她说只要她高兴就好。想在大城市也好,虽然家里辛苦点,得帮她攒钱买房子,但在外面发展好。
我默默点头。实在不忍心跟她说,她穿那件衣服,实在不配她的年龄,然而看起来却是合适的……
不知怎么的,遇见她之后心里觉得特别难受,对那位朋友的钦佩也荡然无存。看她孤单苍老的背影,我紧紧地环抱着妈妈的手,心里想,好庆幸回到妈妈身边。
有远大的志向固然很好,但一路埋头狂奔,忽略了风景,更疏忽了亲人,也远离了友情。
想要成功,肯定需要付出。一分耕耘,也并不是就有一分收获。为了实现理想,付出再多,只要甘愿,也都无所谓。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太多的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日渐年迈的父母。
也不该总拿与父母的相聚做代价。
自己能飞得多高,走得多远,都行,但总要脚踏实地,用一颗“平常心”。已经长大成人,还过度消耗父母的青春,实在不忍心。
当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能帮到孩子的,付出多少,哪怕是数年没有和孩子见面,他们都会觉得,只要孩子好,就好。
然而我觉得,人生就这么一次,所谓的成功,真的比其他都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