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创老字号招牌,四绝菜博少帅叫好

闯关东,从“流人”到“流民”,到东北“移民社会” 。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从清初到民国年间,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人次,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谋生……

闯关东创老字号招牌,四绝菜博少帅叫好_第1张图片

坐落于沈阳的宝发园菜馆创办于1909年,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创始人是河北省宁河县北塘村的国钧璋和国钧瑞哥俩儿,因家乡兵荒马乱,连年闹灾,民不聊生,便"闯关东",来到盛京城外(辽宁沈阳)落脚谋生。兄弟俩在沈阳小东门开了一家小饭馆,起名“宝发园”,起意为聚宝发财。

开业初期,饭馆声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红火,开了几个月的饭馆不过是勉强保本。在当时小东门一带,买卖林立,想要在这里立住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到了民国年间,小饭店已初具规模。当时在小东门一带,小商小贩,地摊林立,要想站得住脚,必须要有拿手绝活,经兄弟在烹制菜肴上刻苦专研,过精细的挑选、配料,以上好的刀工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四绝菜”。

闯关东创老字号招牌,四绝菜博少帅叫好_第2张图片

说起四绝菜的来历,其实还有一番传奇的故事。1927年初春的一天早晨,一位20来岁,身穿白色西服的年轻人来宝发园就餐。跑堂的忙问道:“先生,您吃点什么?”青年人笑道:“我是慕名而来,就请厨师做熘腰花、熘肝尖、熘黄菜、煎丸子吧。”小饭店掌勺的大师傅就是掌柜的,菜做好后端上桌。青年人对每道菜细细品尝,连声说好。

临走时,青年人请大师傅到前堂来,告诉他这四样菜色、形、味、刀工、火候俱佳,以后可以称之为“四绝”。说完留下10块银元微笑而去。那青年刚走,周围的人都来向国师傅道喜,国师傅莫名其妙,经人解释才知道,原来那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从此,宝发园的四绝名菜不胫而走,一时名声大振。

闯关东创老字号招牌,四绝菜博少帅叫好_第3张图片

1980年,沈阳市政府正式命名宝发园的熘腰花、熘肝尖、煎丸子和熘黄菜为“四绝名菜”,四绝菜连续五届荣获沈阳市“名优风味美食”称号。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首批“中华老字号”品牌。

作为一个吃货,每次出去旅游最主要的是吃,沈阳的宝发园几乎是地标吧,这可是当年少帅最爱的四绝菜,到沈阳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品尝一下哦。

​更多中华老字号文化,敬请关注老号营;文章来源于老号营,如有转载,注明出处。若任何团队及个人私自转载盗用,一律追究相关责任,敬请知悉。

你可能感兴趣的:(闯关东创老字号招牌,四绝菜博少帅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