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报告对象:《谈美》

作者:朱光潜

报告人:植书

引言

古今中外,人们对“美”有不同的理解。面对老师开出的一系类关于美学的书单,没有相关书籍阅读积累的我不免露怯。故而选择了其中比较通俗易懂的《谈美》作为阅读对象,毕竟朱光潜先生自己也说这是给青少年的信,我勉强还是个青年。

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界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一批大作家、大学者专门为青少年写作,作家中如冰心、叶圣陶,学者中如朱自清、朱光潜。

朱光潜通过翻译大量的西方经典美学著作,对西方现代美学思潮流派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在吸收克罗齐、维柯和马克思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美学观点。作者自称《谈美》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作者著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也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是专门写给研究美学的人读的,《谈美》则是与青年读者就美这个话题作的谈心。

二、关于本书

本书由十五个小章节构成。


谈美_第1张图片

可以将全书分成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章。对美学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分别是审美时态度、与被欣赏事物的距离以及移情作用。

第二部分:第四、第五、第六章。讲解几种与美感相似的心理感受、分别是带有实用意味的快感、联想,以及欣赏与批评考证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七、第八章。讨论美与自然的关系,讲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部分:第九章。简单讨论欣赏与创造的关系,比较总结发现艺术与游戏的相似性。

第五部分: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章。分析艺术创造的各种条件。

第六部分:第十五章。全书的总结,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生的艺术化。

(一)、什么是美感

在第一章中,朱光潜由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个角色对于一棵古松的态度为例,将其分为使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指出对于同一事物的形象会根据人的性格和情趣发生变化。三种态度的对比使美感的本质明了地呈现了出来。实用的态度即利用环境维持生活。科学的态度即抛开自己的成见或和情感去探求真理,是客观的、理论的。这两种态度都是由所见事物引申开来的,所得事物不是独立的,而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美感的态度只专注于事物本身,不对其进行外延的联想。“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正如在聆听音乐时,聆听者脑内并不是产生画面的,而只是专注于音乐本身,旋律的流动和节奏的律动会带给身体一些刺激和反应。同时,美感经验常伴有移情作用。

朱光潜还提出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这便是“心理距离”说,强调要跳出实用世界去欣赏事物的美这也是极促使美感经验发生的重要条件。朱光潜认为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情感的流露,单数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作品,都是艺术家在跳出自己角色外,从客观角度对创作内容与创作情感的描述和再现,即把自己经验放到一定的距离之外进行审视创作。

(二)、对美感的误解

(1)美感与快感

美感与实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需求的满足。快感更多的是外界刺激下引起的生理反应,更多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实际生活需要,美感则是专注于事物本身,其特点在于“无所为而为”的观赏形象,并不是享乐主义的美学,“美感经验是自觉的而不是反省的”,“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2)美感与联想

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联想是以旧经验诊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白,朱光潜并不是否定联想对艺术的作用,而是反对杂想等使人在聚精会神欣赏中分心的联想。

(3)考证,批评与欣赏

“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

“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

(4)美与自然

我们知道“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婿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把自然加以艺术化,即理想化和人情化,才可以产生美。

(5)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

它们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它们都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模仿得来的。它们的艺术主张都可以称为“依样画葫芦”的主义。它们所不同者,写实派以为美在自然全体,只要是葫芦,都可以拿来作画的模型;理想派则以为美在类型,画家应该选择一个最富于代表性的葫芦。

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

1、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例如被画匠丑化的王昭君。

2、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例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三)、对人生艺术化的思考

在书的最后一谈,朱光潜由艺术创作的欣赏与创造,推及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人生的艺术化。他认为人生就好比是一件艺术品,人应当像创造艺术品一样塑造完美的人生,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人生”这一艺术品的美感。

人应当让自己的一生回顾起来是美感的,但我也相信,塑造这种美感的过程必然不可能全部都是美感的。

(1)真善美各有其效用

朱光潜在第十五谈中说:“所以科学活动也还是一种艺术的活动,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我认为,这种把人世间的一切活动都纳入了美学范畴的泛美学论不大合时宜。

在第一谈《我们对于一课古松的三种态度》中,朱光潜就已经说过:“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他一再强调真善美的区别,可是最后又笼统起来说真和善也都可以纳入美的范畴,这样很容易让读者感到迷惑不知所以。

实际上,人生世相是复杂的,一切都用美去面对不免有些过于轻巧。我们应当承认,美不是万能的,真、善、美在面对人生时有其各自的效用。就拿创作一件木雕刻作品来说,我们首先就要秉承实用的目的、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于表现的木材。不同的木头软硬、纹理、色泽都不一样,光靠美感并不一定能够选出最适于表现题材的木头。

(2)人生世相并非都能艺术化

用艺术化的眼光看待人生世相可以超脱、可以免俗,但并非这世间万象都可以被艺术化。

瑟·丹托(Arther Danto)有过这样一段话:有这样一些情形,其中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将特定实在放在一种心理距离之外,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没有人性的——比如,将警察用棍棒驱赶示威者的一场暴动看作是一种芭蕾,或者将炸弹爆炸看作是从投弹飞机上开出的神奇菊花。如果世人都能接受这样层次的美,那么本.拉登等恐怖分子之流恐怕要拍手大笑了。面对这样的“艺术化”,必然会产生的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

因此,将“伟丽的自然生活”和人间美好事物视为艺术,对之作审美之观照,非但理所应当,而且似乎责无旁贷。但是对于可鄙可恶乃至龌龊之人与事都“当作一个艺术品观”,就有正当性的问题了。

三、一点感想

人类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些价值之间是互补的,而每一个学科的“触角”都是有限度的:有其所能,也有其所不能。美学亦是如此。

“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就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我们总是在这样的遗憾中回忆自己的人生。把现有的境遇当成一座岛,我们则是这岛上的一颗树,那边阳光温暖、岁月静好,等到被移植到了另一处,又怀念起之前自由的海风来了。最可怕的在于,每一次的被移植之后,你都发现了之前生活的美,却永远无法在当时爱上这种美。生生把某个阶段过成“孤岛”。

读书令人觉得自己无知。可惜我到大三才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真正爱书的年纪只存在小学、初中那几年了,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中看书。也许是高中三年的枯燥生活抹杀了某种热爱,也许是大学生活的堕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再捧起书也无法进行深入的阅读。

有时候我不敢轻易说怀念,说怀念就老了。这种时候自我安慰就展现出最大的效果了,想做的事不要从明天开始,要做的事必须从这一刻落笔。虽然已经是个老学姐,但“再也不会有此刻还年轻的自己了”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