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斗民族小妞书写反战之书

俄罗斯电影近期有不少将目光投向了当年前苏联的经典名片改编中,比如2013年的《斯大林格勒》,如今又有更加知名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注意片名,以前总是将其中“的”字省略)。关于这部电影,相信很多观众都有不同程度上的了解,即使不了解电影讲的什么内容,也一定知道这个名字,因为这个片名,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IP,实在太出名了。新版近期热映,也是为了贴合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这个应景,但电影的内容却与传统战争片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这是一部富有浪漫情调和诗意的战争片,在极端下展示的情调更容易突出反战的主题,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

电影根据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取材历史真实事件,讲述了几个苏联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故事,经过了艺术加工,将真实事件中的五个男性换成了女战士,从而更加能展示敌我力量的悬殊与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残。实话实说,1972年那版经典电影我并没有看过,因此我从比较新旧之别。但瓦西里耶夫的原著小说我倒是看,并且看完本片之后特地又温习了一遍。与原著类似,电影塑造了五名个性鲜明的俄罗斯女性形象,美丽的战斗民族女性与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在特殊环境之下,她们的命运在一开始就已注定。

众所周知,前苏联战争电影在世界影坛数得上头牌,俄罗斯电影继承了老一辈电影的精髓,对残酷战争描写格外在行。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却与众不同,因为电影的主题和剧本限定了本片在描述战争场面的走向。

电影的故事耳熟能详,因此不再赘述,这里只是讨论电影的主题,该片的中心思想是在通过唯美、纯洁的事物和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写真来反衬战争的残酷,进而达到对战争反思、对人性思索的目的。这也是一种反思战争的方式,在宁静的小站与森林、村庄中,5名美丽的女战士,她们说着诵普希金和叶赛宁的诗,希望从战火中获得慰藉与希望。一出出纯洁、动人、而结局残酷的情感描写象征着人类的天性。从这一点上,本片就像《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静静的顿河》那样,选择了反衬调度而不是写实角度,而这也是俄罗斯电影的长项,前苏联那几部著名的战争片都是以这个视角来表现战争,因此而言,这样的题材假如采用写实手法来表现战争的话,恐怕会乱套的。比如在电影森林之战的重头戏中,采用了冷静的叙事方式,以自然风景、风貌的“静”与美为依托,凸显出这场实力悬殊战争的“丑”——对法西斯者的控诉。而美丽女性的香消玉殒,更为对战争增添了罪恶的反思。

其实新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与2013年那版《斯大林格勒》有一定相近的地方,除了都用3D的形式之外,都在片中融入了“老一辈”的精神造诣。比起《斯大林格勒》直接用了“父辈”这个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这方面显得比较含蓄,但本片确实是献给老一辈以及当前青年观众的电影,这就是真正的反思战争,在鲜血浇灌的胜利土壤中,还有这群美丽的女性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美丽的胴体,她们的结尾,就像那吞没丽莎的宁静沼泽,都构成了一部无以言说的战争之书。

这样的战争电影是比较少见的,当然也牺牲了血腥战争刻画的阶段,从一开始,就直接从情感角度入手,战时无处安放的青春。就像一部油画作品一样,印象派与写实派出发点不同,而最后总能找到同样的价值,就像片中俄国姑娘在水中游泳的那个场景,浪漫而又美丽,但远处就是敌人的枪口,角度不同,用对比写战争。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斗民族小妞书写反战之书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斗民族小妞书写反战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