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也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一、原文(通行本)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 )。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二、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积极去实践;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半信半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如果“道”不被下士嘲笑,也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曾有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
崇高的德好像深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怠惰;真朴的德好像是虚假的。
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在最后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道深藏不漏,且没有具体的名称,只有“道”,才善于使万物走向成功。
三、拓展思考
悟性高的上士听了“道”的道理,积极去实践;见识浅薄的下士听了“道”的道理,却哈哈大笑。在老子看来,如果“道”不被下士嘲笑,其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事实上,下士嘲笑的何止是“道”,还会嘲笑悟性高的上士。他们认为“道”是荒缪的,是不可实施的。那些追随“道”的上士,自然也是他们的嘲笑对象。
有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先被少数人认识”。真理在发现的过程中,一部分人先知先觉;一部分人半信半疑,一部分人嗤之以鼻。这段话蕴含的道理与“下士闻道大笑之”是不谋而合的。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群雄并起、弱肉强食的时期,各诸侯国忙于拉帮结派、扩大底盘、扩充人口。
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老子和统治者谈柔弱胜刚强;谈无为而治;谈顺应自然;谈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诚然统治者认为是极其荒缪的,是不可实施的。哈哈大笑是必然的结果。
《道德经》第七十章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大道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推行,但是天下竟无人能理解,无人能推行。
老子面对“下士”的哈哈大笑,面对不被理解、不被推行,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学说,而是西出函谷,泰然处之。
《道德经》第十五章讲:“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如何让一杯浊水不再混浊?唯有守静,自会慢慢澄清。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期好比一杯混浊的水,大道不被理解和推行是正常不过的,老子没有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而是致虚守静,因为他的信仰是“无为”。
在他看来,无招胜有招,无为胜有为。如果他是对的,时间会来证明;如果他是错的,时间也证明不了他。
老子仙逝二百多年后,时间证明了老子的伟大。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果断推行黄老之术,以无为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一片升平。为后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淮阴侯衣锦还乡后并没有为难当初那位屠夫,反而封他为护军卫。韩信说:“其实当年我完全可以杀了他,但是仔细一想,没有必要杀他,如果杀了他,哪有我的今天呢?”
人生是一场修行,所有的不理解,所有的被嘲笑,都是一种前行的力量。真正的强者,懂得伟大的背后是嘲笑。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