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0-5=6想到的

      文/刘言飞语     

由10-5=6想到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早晨到校查班,在一年级门口稍站了一会,数学老师看班班内书声琅琅,有一个小可爱在台前领读减法表。台上正襟高坐声音洪亮。台下端坐如神,目视前方,众口一声。

“10—4=6”      “10—4=6!”

“10—5=6”    “10—5=6!”

领读者出错,下面也是异口同声,居然没有人迟疑的跟错!也许这也是头羊效应。

数学老师说话了:“看看你的小本本,错吗?”

        这一提醒,台上的孩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台下的孩子也立即七嘴八舌的订正了他的错误。

由10-5=6想到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育教学生涯中这样的盲从绝不少见: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成绩好的给出答案之后,一部分同学就人云亦云失去了自己的思维。小组里一个在背古诗一不小心大伙就都加入了大合唱。一个人精神萎靡趴在桌子上惹得周边的人也倦倦的没了精气神……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骨子眼里都有避繁就简盲从的劣根性,这一点我早就发现了,于是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也在努力的克服着这样的习惯。

        我很少让孩子们齐读课文,除非是需要造势的激情澎湃的或是韵律节奏很强的文章。这不仅仅是因为齐读不利于情感的抒发和对文本的吸收理解,更主要的是齐读的时候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偏离和束缚了思维,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是否整齐划一上,从而淡化了让心和脑的接纳思考和吸收。

由10-5=6想到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举个例子来说吧——

        一首古诗词,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但总还有一些学生在做无用功,合上书本哇啦哇啦在嘴里流淌,可是要默写的时候依旧还会出现错别字。针对这种情况,我教会孩子在熟背的情况下采取“盯读法”或“字幕法”来强化识记。

        盯读法——我让孩子打开书本,眼睛盯着古诗词,读到哪个字就用心的盯着那个字,对于好错的字就多看几眼以强化,避免书写的时候别犯错,让故事从嘴里眼里心里过几遍,这样效果绝对胜过那种挤着眼睛只动嘴巴的“唱书歌”形式。

        字幕法——就是慢慢的训练孩子在背诵的时候,跟着嘴里的内容,在脑子里把相应的字幕呈现出来,如果遇到呈现不出来的字,则翻开书本再瞅两眼记住他,直到能够顺利的呈现字幕为止。这种方式,开先训练的时候,也许孩子字幕呈现的速度较慢,但慢慢的坚持下来,速度就会提高,口脑便可合一。这样能较好的杜绝错别字。

        在单元后的词语盘点中,我也使用这种“盯读法”和“字幕法”。小组里读的同学要采取盯读,不读的同学可以闭着眼睛在脑海里打字幕,效果还是不错的。

由10-5=6想到的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学习的时候,能够让更多的器官动起来我们就别单一化,让眼耳口脑手分工协作动起来,会大大提升识记效果,也会让自己越来越灵动。每次对各届学生进行这方面宣传指导的时候,我都会说一段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当年我读初三的时候,政治课本是要背诵最多的一门,早晨大部分时光都献给了政治这门课程。我同桌是一个学习很“刻苦”的学生,捧起课本总是机械重复着念个不停,又是嘴角甚至都挂着一点白沫,我都替他口干舌燥。而我好多时候都不用拿出政治课本,静静的听他朗读就可以了,他不厌其烦的读,我就静静的听和记,好多时候,他还没背好的时候我已经记住了。在他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可以看看英语语文等科目,等待他背诵第二个知识点。更可笑的是,在他背诵的时候,你要是稍一打岔之后,他总是好问:“我刚才背到哪了来?”

        讲完这个故事,我总是引导和孩子深入分析我同桌没有我识记快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别让功夫只放在最让,也别让其他器官休眠,心脑口手并用效果才能更好。当然这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或者说习惯,它不仅适合古诗词,字词盘点等都可用。也不仅仅适用于语文,背英语单词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更广泛的铺开去,相信用心的你不会失望的。

由10-5=6想到的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10-5=6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