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1张图片
古城阆中

文/彭春祥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

喝“腊八粥”、划彩莲船(即旱船)、挂灯笼、贴门神、写春联、团年、守岁、拜大年等等……这些带有十分明显节令特征的文化元素,只有在我国的传统春节时才得以展露和彰显。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幼儿困难时期难以果腹的我尤为喜过的节日。它流行于中国、东亚、东南亚及其他华人华侨聚集地,至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之久。

然而,对于一个具有如此历史厚重感,自己幼年甚为喜爱且已过过几十年的传统节日--春节及其文化,究竟起源发祥于何时何地?自己还真是孤陋寡闻,不得而知。

2018年9月22至23日,我们来自安徽、江苏、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等7省的原公安部武装警察干部大队的15名男女战友,受四川省南充籍老战友李宗文之邀,来到了具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阆中,终于扫除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盲区和无知。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2张图片
战友中天楼合影

被人们誉为阆苑仙境的阆中,与古意苍凉的平遥、柔软悠闲的丽江、书意墨香的歙县,共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古城。

古城阆中的文化,不仅内容相当丰富,而且底蕴十分深厚。她集风水、天文、三国、科举、饮食等多种文化于一身,更是古老传统春节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不论是天人合一的棋盘式古城建筑格局,还是具有“阆中风水第一楼”之称的风水坐标“中天楼”,不论是观望风水的佳台白塔山,还是风水祈福圣地天宫院,都无不蕴含着极其深刻的风水学含义。早在唐朝时期,被誉为风水学鼻祖的李淳风、袁天罡就奉皇命来到阆中从事风水研究,这里现存有直径达33米世界最大的罗盘广场,具有“中国风水第一城”的美誉。

这里,曾是古代天文学研究中心,西汉时期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就诞生在这里,他因创制《太初历》和浑天仪而享誉世界;

这里,三国时期著名的虎将张飞,曾经为官镇守7年,爱民如子,最后死在阆中,并传说将头颅安葬于此。这里至今不仅张飞庙祠保存完好,张飞塑像威风凛凛,而且留下了张飞难得的“八分书”墨宝,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武将印象相比,呈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张飞形象。

这里,有全国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科举考试场所--贡院考棚,考房、考生休息的长廊、考官生活和办公、宣布中试的地方都以实物形式,俨然当年的格局而存在。每周,这里会有模拟当年考试的表演,“学而优则仕”,让游客们过一把当年严苛的科举考试中第瘾。类似的场所全国现仅存两处,另一处是南京“夫子庙”。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3张图片
贡院考房

这里,久负盛名的保宁醋、白糖蒸馍、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饱含民俗风情的地方风味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当然,在这些文化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春节文化。而在古城阆中,春节文化比比皆是,几乎无处不在。

谈起春节文化,不得不先说说春节的起源。关于起源有几种传说:

一种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头上长角的兽叫“年”,非常凶猛恐怖,长年居住深山,每到除夕这天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便逃往深山避难,这种风俗久传,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因而现在过春节又叫“过年”,意即躲过“年”的伤害。

另一种传说是“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先民年头岁尾庆祝丰收和祭神祭祖的腊祭活动。

而这次的阆中之旅,我们穿行于春节文化之中,感知了春节起源的另一个版本。

相传上古时代,有个叫“华胥氏”的阆中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回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于是,她便在犹若仙境的阆中怀孕十二年之后产下一子,取名伏羲。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4张图片
伏羲圣像

伏羲,乃古代传说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最早的王,为三皇之首。他创造了文字,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他创立了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相传伏羲于阆中创绘八卦执规治春,初置元日,即岁首,当为“春节先圣”中的鼻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先贤,至今在阆中古城中央的中天楼里,仍摆放着伏羲的圣像,供人们瞻仰和祭拜。

人所共知,中国农历年的岁首日被称为春节,而在古代,历代帝王继位,为显“天子”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因而古代的岁首日期并非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为正月,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这造成了农事及其他诸多方面的混乱。

直到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巴郡阆中人、西汉民间杰出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经推荐“进京”承担此大任,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把以前政治性的岁首制改为适应季节变化、便于指导百姓生产生活的历日制度,恒定岁首为正月初一,年末岁首成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并逐步形成了千古不衰、九州同俗、远播域外的春节文化。落下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历法上推定“春节”者,因此也被誉为“春节老人”。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5张图片
落下闳雕塑

由于阆中至今仍保存着众多春节民俗活动,在传承春节和保护春节文化资源上具有标本意义,2010年2月4日,经国内众多专家评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受有关部门委派,授予阆中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并被确定为春节文化发源地。

漫步于阆中明清风貌的古城街道,除了百余条古街古巷和无数古宅古院的古韵静谧闲适,历史遗风扑面而来之外,钻入耳膜和映入眼帘最多的要数与春节文化相关的各种民俗及其活动表演。如“腊八粥”、“燃天煜”、“抢银水”、“亮花鞋”、“烧火舞龙”、“游百病”等民俗流传至今,独具特色。高跷表演、张飞巡城、秀才赶考、川北婚嫁等民俗表演活动,栩栩如生,诙谐幽默,逗引得广大游客捧腹大笑……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6张图片
川北婚嫁民俗表演

如今的阆中,还建有春节文化主题公园,这是整个阆中古城春节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春节文化的大观园。人们徜徉其间,无不感受到春节文化在这里的深厚底蕴和渊远流长……

园外设有年街,园内以春节文化为轴,分布汉阙大门、春节文化广场、落下闳纪念广场、十二生肖大道、春节文化馆,春芳、夏荷、秋枫、冬竹等四处园林景观分布其间。更有高4.5米、直径3米、重15吨的春节福钟,被誉为“中国第一钟”,三五人合力重敲一下,洪亮的声音传出十数里……

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_第7张图片
春节文化公园巨型福钟

春节文化主题公园通过人祖伏羲圣象、长公广场及雕塑、祈福殿、巨型福钟、十二生肖、富春水榭、春韶亭等实物景象,形象展示了中华春节文化的原根性,阆中春节民俗文化的特色性,以及“春节老人”落下闳对当地、中国乃至世界的卓越贡献……

我缓缓漫步于公园之内,心中无不赞叹阆中春节文化的深邃和悠远,衷心祈愿这里的人们将这一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下来,并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2018年10月14日于湖北襄阳


作者个性名片

作者: 彭春祥。网名:东南西北风,寓意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之风。春日东风习习,酷夏熏风清清,金秋禾风细细,严冬朔风咧咧。因为有了风,四季才变化;因为有了风,世界更美妙。

      东南西北风,一只热爱文字的“九头鸟”,已有几十万字散落“平媒”和“网媒”。他的文字朴实、深情、纯洁,尤以细腻见长。他唯一的梦想,就是愿自己的文字,给您带去春季东风一样的温暖,夏季南风一样的清凉,秋季西风一样的舒爽,冬季北风一样的庄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行阆中古城,探知春节文化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