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改读音的回应的回应

关于古诗改读音的回应的回应_第1张图片

        这两天网上又出现争议了吧?有人或者说一小撮人又在兴风作浪,打着某种旗号向教育部(或者就是教育部的意思也说不准)提出对某些汉字读意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完全可以让我们从小建立的学习方面的“三观”毁尽,为什么呢?比如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本来是要读“xiá”,现在要读“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本来要读“cuī”,现在要读“shuāi””;“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本来要读“jì”,现在要读“qí”,等等等等。联想到“从容”的“从”之前老师都强调读“cōng”,而第五版现代汉语字典已堂而皇之地改读“cóng”,原因就是因错就错,大家老读错,索性按错的来。

        看来这是个趋势,只是这个趋势对于汉字文化的破坏力是与日俱增,让人防不胜防。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氛fēn围”要读作“fèn围”了;“遥看kān瀑布挂前川”要读作“遥kàn瀑布挂前川”了;“最喜小儿亡wú赖”要读作“最喜小儿亡wáng赖”了;“田园杂兴xìng”要读“田园杂xīng”了,等等等等。

        照这个趋势,以后的多音字统统不要算了,最常读哪个音就统一用哪个音便是,如:重、长、发、中、种、数、应、打、教、模、相……太多了,够那些“专家”忙活的。以后,“亲家”估计要称“qīn家”;“打量”要读“打liáng”;“中zhòng奖”要读“zhōng奖”;“丞相xiàng”要读“丞xiāng”;“灾难nàn”要读“灾nán”……诸如此类,实在太多。

        汉字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有些因错就错的读音,是自然形成的,是一种文化,现在人为地因错就错,是一种简单行为。同样是人为因素,人为的发力点大相径庭。

        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民国时期,曾经出现过对汉字改革的声音,主要受全盘西化的影响,带着对汉字(传统文化)“恨之入骨”的情绪,要对汉字大动手术,甚至主张字母化、拉丁化,且有人付之很多努力。现在对汉字的这种所谓改革或都要打着因应形势的旗号,基本上是这种过激思想的余孽,置传统文化与不顾,天天搞“改革”。

        我们(更确切地说是“他们”)就是很奇怪,一边喊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边对传统文化进行摒弃。汉字文化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和几千年的积淀,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传承下来更属难得,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文脉,请那些专家们、一小撮毁文化不倦的人儿,不要再去“发展”好吗?

        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因为这小撮人掌握着话语权、改革权,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的后代或许会高兴,老师终于不再天天耳提面命地教我们这个音怎么读,那个音怎么念了,不会有什么通假字了;不必担心考试的时候类似题目会答错了,因为按照日常的读法基本上就正确,不正确的话也可以和教育部理论理论:你知道过几年是不是就正确了呢?我这是先把几年后的正确答案给你定下来!

        估计现在那些在电视节目上(比如大央视的诗词大会、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讲某个字正确读音、讲入声字、讲平仄等的专家学者们会越来越无所适从了,因为你讲的那个孩子们不认同了,再过几年你所侃侃而谈的那些都是错误的了。

        孩子们,以后你们能认识中国字就好,汉字文化和你们没关系了!

        不过,再过百年,会不会有专家学者跳出来再讲这些早已被我们后代所遗忘的东西呢?如果有,他们肯定会被看成异类。

        幸哉?!祸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古诗改读音的回应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