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折射的病态生活

自微信问世以来,仿佛为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大军增添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将领。无论是支付消费还是沟通交流,微信的使用率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其他的交友软件。

其中发“朋友圈”成了一件当下最为时髦的日常行为活动。旅游、日常生活、亲子活动、搞笑的、哲理的……可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

就连本人,也是一枚发“朋友圈”的发烧友。平均一天三条左右。互联网世界乍一看真的给了我们一种“天涯若比邻”的恢宏感觉。

但是,久而久之,渐渐地,我突然发现了好多好多的问题,认真思考起来,竟油然而生一种“细思极恐”。

发“朋友圈”的目的,大多数时候是想引起人们的共鸣,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把工作学习之余的丰富生活,又或者把工作学习中的酸甜苦辣晒到“朋友圈”,引发关注和讨论。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会渐渐发现。“朋友圈”被“点赞”和被“评论”、“关注”是有其规律的。

通常情况下,“点赞”是最为常见的。毫不费力,甚至根本不用阅读你的文字,逢“圈”必“赞”。也就是我们戏称为“点赞狂魔”的这类人。你以为他们很关注你的生活节奏?其实并不,大多数搞销售行业的人,最喜欢干这样的事情,因为推销产品之前,“混脸熟”尤其重要。

所以,网络上的“点赞神器”也应运而生了。花几十百把块钱,买一个专门负责“朋友圈”“点赞”的软件,只要你“朋友圈”一发什么动态,“秒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而来。

除了“点赞”外,也有“评论”的。比起“点赞”,相对来说,在这个“惜字如金”的年代,“评论”是要“稀罕”得多。

但是往往是怎样的“朋友圈”才能得到好友的评论呢?譬如你今天升职了,譬如你今天买车买房了,又譬如你讲了一个十分经典戏谑的自嘲段子,朋友圈的看客们实在是忍不住了,发表一两句看法。

有表示惊奇的;有接二连三、莫名其妙发问后的略带不甘心的礼貌性祝福的;还有发表两三句不知所云的不打紧的“哈哈话儿”的!

然而,有那么一种朋友圈,以上两种情况决然不会发生。

遇到困难求助的;摆事实、讲道理,伸张正义,据理力争的;某某某亲朋好友来到某座城市下榻,之前在微信上“拍胸脯”、“说大话”、“唱赞歌”的朋友死寂了一般,忽然“朋友圈”的“朋友”开始各种忙自己的“正事儿”去了。等到你的“朋友圈”告别某座陌生的城市时,“朋友圈”的慰问接踵而至,“喂,老铁……来到XX咋也不告诉我一声儿呢?哎哟,我前两天忙呢……”

总结起来其实超级简单——锦上添花,逢“花”必“赞”;雪中送炭,遇“炭”必“哑”。

这两种行为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是从来不“点赞”和“评论”你动态的朋友圈好友。他们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圈中“大事件”的发生。

他们有很多的时间,去意淫某一句话然后瞬间生成一则“信息”。并还未自己“头头是道”、“即情即理”的分析沾沾自喜。譬如今天你发一句关于爱情的诗句或者感慨,ta立马就能告诉乙:甲恋爱了或者失恋了……

当“朋友圈”折射出这个社会的诸多病态:墙头草、马屁精、混脸熟、蹭热度;装聋作哑、搬弄是非、精致利己……

我们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曾是这“圈子”里的一名病人。当我们如冷酷的机械一样频频“点赞”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通过一条祝福的短讯给亲友送去温度?当我们狂妄自大,肆意妄评,逞一时口舌之快的时候,有没有掂量过自己在此人此事上话语权的轻重分量?当我们默默关注,但凭主观臆测去断言二三事之时,有没有拿起手机轻轻拨打一个电话,用人类特有的语言,聊聊天、谈谈心,充满亲切地问一问亲友的生活近况、喜怒哀乐,苦乐喜悲呢……

我常说,一个素日里就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喝了酒在酒桌上蹭一下就“豪言壮语”、“舍我其谁”了;和一肚子蝇营狗苟,反复无常,发“朋友圈”却是“摇旗呐喊”,“声震八方”——自己多么为他人着想,如何如何“高尚仁慈”的人一模一样。

我把它们称之为——躲在屏幕外,蹲在角落里的半人半狗!

它们像极了人格上患癌晚期的患者,拿出生命最后的力气,声嘶力竭地叫唤着、呻吟着,这种正常人难以忍受的力不从心之时,它们竟还能从容的用最拙劣的表演,企图掩盖自己腌臜不堪的狼心狗肺……

拿生命去表演!

到底,这样的人是“知耻”还是“不知耻”呢?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朋友圈”折射的病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