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张图片
知识大纲

一、电磁波谱(可见光谱)

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 约翰内斯·伊顿

1、色彩的本质(色彩产生的原因)

色彩是光波和视觉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弄懂色彩的本质,得先搞清楚光的特性,如光的波动性等。

2、电磁波的特性

光波具有二种特性: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光波的最高点叫做波峰,最低点叫做波谷,二者的垂直距离叫做振幅,这也是一个点上下位移的最大值;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光波沿着前进的方向高速运动。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张图片

振幅越大,能量越大,频率越高。

光速是固定的,它是一个常数,这种情况下,单位时间(比如1秒)通过一个点的波峰数量就是频率。光速是c,波长是λ,那么c/λ就可以了理解为1秒中经过了多少个波长,这就是频率,使用 ν表示,频率的单位是Hz(赫兹)。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3张图片

3、电磁波谱

在电磁波谱中,从上到下,波长递增,波频递减。

我们人类能够看见的电磁波仅仅只是其中一小段,其他部分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把人类能够看见的波段称之为可见光。可见光对应的这段波谱,我们称之为可见光谱

光也是电磁波,只不过因为我们能够看见它,因此专门叫做光波。紫外线的波长低于紫光,红外线的波长大于红光。

4、可见光谱(单色光)

从红光到紫光,这一范围内的可见光谱中,每一条电磁波都是单色的。

人类可以感知的这一小段电磁波谱,被称之为“可见光谱”,可见光谱之外的电磁波,人眼是无法感知的。

5、牛顿的色散实验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4张图片

该实验说明了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牛顿将这个实验反过来做,将7种单色光通过凸面镜又重新聚合成了白色的太阳光。结论:白色的太阳光是多种单色光组合而成的,它们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1)为什么会发生光的色散?

因为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其折射率也不同。因此,当太阳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7种单色光的波长(频率)不同导致折射率不同,它们通过棱镜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折,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分散了。

(2)关于波的折射

当电磁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就会发生折射,波长越长折射率越低,反之越高。

可见光谱中红光的波长最长,蓝色与紫色最低,每当阳光从真空中进入大气层的时候,红光的折射率低,能够很好地穿透大气层;而蓝色波长较小则会在大气层中不断被折射,最终让大气层显影成蓝色,这就是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原因;紫色的波长最低,在经过多次折射和吸收之后,已经可以忽略了。

二、波的反射、折射与吸收

电磁波(光)的行为特征:当电磁波遇到物体表面的时候会产生三种情况,那就是反射折射吸收

1、光的反射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5张图片

如果没有光的反射特征,就不会有反射光进入我们的视觉系统,那么我们的眼前将一片漆黑。

2、光的漫反射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6张图片

物体的表面并非绝对光滑水平的,因此光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这就是漫反射。漫反射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光的镜面反射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7张图片

在绝对光滑的平面上发生反射,入射光平行入射,反射光平行反射。因此,你可以看到光源的真实面貌,却看到不镜面物体上的任何信息。生活中,反光的黑板就属于镜面反射。

4、光的折射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8张图片

光(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发生反射的同时,还会发生光的折射。波长越长,折射率越低。

5、光的吸收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9张图片

光线抵达物体表面时,并非只有反射和折射。物体表面还会对光线进行吸收。吸收的规则取决于物体材质和光线。因此在相同的光源下,我们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物理世界。

小结:光源的光经过物体反射、吸收、折射之后,“幸存”下来的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三、人类的视觉系统

问题:为什么在阳光下我们可以看见一支铅笔并且可以感知它的颜色?而在黑夜里却不可以?

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光的反射、漫反射。被反射的光波进入到人的视觉系统后,是由大脑来识别颜色的,这是人类的主观感受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0张图片

1、人类的视觉系统

人类的眼球是一个十分复杂精密的器官,当可见光谱进入我们的眼球时,光通过瞳孔,最终会在视网膜上成像。

在视网膜上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细胞,一种是视杆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可以感知到微弱的光线刺激,但是不能感知为色彩,它感知的是光的明暗,我们能够在黑夜中借助微弱的光线看到物体就是视杆细胞的功劳,在这方面猫科动物则远远强于我们,它们能够在黑夜看清猎物。

视锥细胞感知了色彩。这种细胞接受了电磁波的刺激,并将刺激信号传递给了视神经,大脑便能感知为色彩。进一步讲,这种细胞可以感受红、绿、蓝三种光波。

有些生物是可以感知人类无法感知的电磁波谱,它们的视觉系统也比我们发达。所以啊,尽管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是每个生物眼中却是一个独一无二、多彩各异的世界。

2、光的本质 与 色彩的本质

光的本质,即电磁波。理解了人类的视觉感知系统后,你就理解了色彩的本质。你看到的世界,是光和视觉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便是色彩的本质。

结论:事实上,色彩的感知是大脑给我们的错觉,客观上并没有色彩。这就是为什么物体没有色彩的原因,因为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色彩。

四、光与影

点光源: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可以把太阳看成是“点光源”。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1张图片

漫反射:物体表面并非绝对光滑,发生漫反射,因此天花板等地方被照亮。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2张图片

光的吸收:每次漫反射,物体表面都会对光线有不同程序的吸收。因此光线会不断变弱。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3张图片

漫反射与光的吸收:天花板和地面反射的光线再次发生漫反射,因为房间里各种物体表面材质的缘故,它们都在吸收光线,这种漫反射和吸收不停地进行下去,直到这些光线被全部吸收,阳光中的色光能量渐渐降低,最终超出人眼的可见强度。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4张图片

现实中不止一处光源。光线在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处处可见,这些漫反射会再次发生,直到强度不足以被感知。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5张图片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6张图片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7张图片

观察与实践:观察是最好的设计学习方法,你身边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分析,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得到更多启示。每当你分析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可以随手把他们画下来。但是这需要绘画技法吗?不,并不需要,你不需要会绘画,事实上是,如果你经常性地按照这种方式实践,你会发现你会绘画了,尽管比不上专业的艺术家们,但是,利用绘画进行想法的表达则完全驾轻就熟了。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8张图片

镜面高光:上图 1 处发生了镜面反射,导致南瓜表面的信息丢失,即“镜面高光”。(光源与物体之间会形成镜面高光)

锐利的阴影:上图的南瓜,其阴影十分锐利,且阴影距离南瓜非常近。这是高强光所致。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19张图片

3D建模:在计算机上进行3D建模,对光与影的实践。

五、阴影

1、阴影是如何产生的?

阴影总是躲在光线的背后。每当物体挡住光线,就会在自己身后形成阴影。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0张图片

2、多光源下的阴影

因为有了多个光源,每个光源都将各自下方的阴影照亮,因此这两个阴影会变得比原先更明亮,边界也更模糊。如果我们继续增加灯光,阴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不可见,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来降低几乎所有阴影,以便医生能够看清楚病人的手术部位。每个灯光都将彼此产生的阴影照亮。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1张图片

3、锐利的阴影

由于阳光的强烈和平行入射所致,产生了非常明显的锐利阴影。此时其他光源,如大气环境的光源对人的刺激不足,我们忽视了这部分光源形成的弱阴影。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2张图片

4、漫反射下的阴影

漫反射灯光的方向千变万化,导致阴影也在不同的方向形成,并且漫反射灯光在被吸收,因此,阴影在衰减,形成了一种阴影的渐变效果。在漫反射灯光的影响下,阴影离物体越远,越模糊。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3张图片

5、柔和的阴影

为了得到柔和的阴影,我们需要多光源。越靠近南瓜的底部,阴影表现愈加强烈。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4张图片

6、动态吸收

阴影能够动态吸收,形成形状和距离。阴影是距离的艺术。它教会了人们分辨世界的棱角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_第25张图片

参考资源:每天十分钟,成为设计师

EDN 2019年06月1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色彩构成|色彩的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