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说《无声告白》里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人格的结构模型,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代表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自我’于‘本我’正好相反,它是专管人格中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理者,属于人格结构中重点的道德部分”。


今天,暂且不深化讨论人格结构问题,就想和大家分享谈谈”找到真正的自己”的要义和感受。


不知大家儿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听见大人们在对着你身旁的小伙伴进行着褒奖的时候,我们便也会在当下表现出一副十分乖巧的模样,为的就是大人们也能对我们进行一句称赞。当然,这种行为并非所有人都会产生,但是归其原因,是我们对于外界关注的一种渴求度,以及被认同的需要。毕竟没有谁,是不喜欢得到赞美的。


越长大,我们的自主思维意识也逐渐开始崛起,或许已经不囿于一句称赞,一块糖果的奖励;但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存在于某一个时期的“乌合之众”。而让我们成为这个群体的因素,通常都与一些现实客观的外部环境,以及所处社会大环境下的“群体意识”共生有关。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狗十三》这部电影,我记得在影评当中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大意是,如果在这部电影中你并未找到与自身的成长经历过程中于家庭以及与长辈关系之间的共鸣点,那么你的成长就是幸福且幸运的,在此为你感到庆幸;但其实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情感共鸣,就是因为中国式家庭教育发展到今天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的一些诟病。结合这部电影本身,让我觉得十分契合的话(非电影之中出现的台词),就是“很多父母一生都欠孩子一个道歉,而孩子们欠父母一句谢谢”。为何想把这部电影提起来说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在成长经历以及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对孩子们都有极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他们的性格以及影响他们的后天人格。


我不知道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们,从小都是乖乖女,乖乖男的多,还是像我这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多。不过其实现在回想很多时候小时候被打,其实也并无道理,因为我真的太皮太欠揍了。


但或许就是因为我从小的自我意识就比较强烈,不甘于就这么被遏制在我爸妈的鞭策之下,所以“竹笋炒肉”是家常便饭,我甚至会在大夏天穿起厚厚两件秋裤就是为了防止一会爸妈下班回家的下手太狠。也就这样,在和爸妈的不断“磨合”之中长大成人。并且在我童年的成长经历过程中,印象里,我其实是不喜欢被亲戚长辈夸赞“乖巧”这件事,因为我觉得他们所谓的乖巧就是孩童时期的我们在按照他们的意志,他们的想法而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外化表现,很多时候其实更像是一种取悦,只是因为他们能够来制约我们的行为因此感到满意而已,但我其实并非很想一直在他们面前事事都表现出一副很乖巧懂事的模样,可能我前一秒才刚想大力地去扯我小伙伴的头发。



所以,其实当我们在孩提时代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就已经被家庭,以及长辈所设立的种种框架给制约了生长,不仅仅是一种在修正认知行为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在失去自我的过程。



那么长大之后呢,会不会又恍然有种“泯然众人矣”的感觉。当然,我指的“众人”并非带有批判和讽刺意味,只是我感觉,大家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越来越“被迫”收敛住了锋芒,磨去了棱角。“枪打出头鸟”这句话真的来的恰到好处,当你处在一个群体中,并有跟这个群体的大多数的想法背道而驰的思维出现时,这句话便成了规劝时最有力的解说。这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乌合之众”。成人的世界在很多时候似乎都是不被许可特立独行的,就像我很早之前在书中看到的一段话一样,大意是儿时提倡思维的自由发展,好比你在进行着与大家都相同但且错误的行为模式时,老师或者长辈们会告诫你,“要有自己的判断,难道别人吃屎你也要跟着吃吗?”,然而成为大人的我们,却很容易在社会外部的大环境下被一个趋势所误导或者说被牵引,那就是“大家都跳了,你为什么不跳?”不管脚下面临的是深渊还是什么,似乎做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与大环境不相符的观点,就会被视作一个异类。


但在此我想诚恳地告诉你,如果再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有自己的选择才最重要,即使最后发现是自己的选择出了问题,也一定不要灰心,不要去害怕冷眼,毕竟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所做每个决定的出发点永远都是通过自身,还有,即使需要承担后果,也勇于去担当,千万不要因为大环境的抉择导向就放弃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因为这样一来,也就等于你已经将决定权让给了他人,而你做此抉择的目的也更像是在取悦他人而非满足自己一样。



最后我所想要提到的便是所接触的社会外部环境,就好比我而言,说实话打从学生时期一开始我就不是那种人缘极好和谁都玩的来的人,但或许其实很多人的状况都差不多,毕竟除了那些特别外放,外向的人之外,大家打从学生时期开始,也就会有自己明确的社交圈。但除此之外,我自认为我在某一段学生时期一直是属于那种孤僻之人,并非是有多不合群,而是似乎我自动摒弃了和多数人进行着一种社交状态的关系。可能是因为自身比较早熟的缘故吧,我本身的想法就会相较于同龄人更多,再加上迎合他人对我来说又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会觉得自己待着比较舒服的话,要那么多的表面热闹干嘛。虽然现在成长后的我已经很少会产生这样“自觉孤僻”的意识状态,但在偶尔接触到一些不一样的圈子和人的时候,我也会很自觉地保持一个相对距离,或者直接跳出这个圈子。我后来想了想,这应该算是一种自我保护,而我也不想依靠伪装以及表面圆融在这些圈子里进行开展,所以我觉得在这点上我也算是相当坚持自我的人了,不一定非得说成是趋利避害,但至少一定是取悦自己本身的,人们总会想和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人待一块、一起相处;就像我认为,和步调或者三观不一致的人携行,一定是种慢性自我消耗,刚开始可能并无太多感觉,但打从观点打出嘴的那一刻,你一定会想立马就走,却又为了要维持表面风度,进而不失体面地延续下去,那很可能的就是,即将迎来又一波地消耗。


倘若在生活中,有什么外部环境或者人或事让你感到不舒服却又说不上很具体缘由的,请你重新好好审视一下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倘若能够追溯到自我意识,发现与之观念想法预期不符,那就请着跳脱出来,取悦自己一把,而不是因为大环境下的他人预期,而选择继续在此环境中胶着周旋,以至最后消耗掉你所有的能量。


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意识。我们的人生,只属于我们自己。虽然仍有很多父母会将自己孩子的生活生命视为自己归属品,以至于在生活中很容易边界感有所缺失地来干预我们的生活,如果他们的要求真的和我们自身的合理愿景有所相悖,请大胆地为自己的人生抉择,而不是完全听从他们“为你好的安排”;倘若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是我们完全有权利有资格去表达去争取的,哪怕我们的观点想法同大多数人的背道而驰,也请勇敢为自己的理念发声,而不是为了取悦多数人的认同感,而逐渐沦为“乌合之众”。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不论何时,都要学会去爱与取悦自己,当你把自己的感受押注在别人的眼光下,那么你生活的大多时候,早已不属于自己了,因为你所有喜怒哀乐都与他人有关。人们常常容易因为太关注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本身,况且这种感受往往都是被动体验而并非乐于接受。



文末,我只想说,我一直提倡也一直告诉自己包括身边的朋友,要做自己,努力活出自己,不必太在乎他人的眼光,但前提是,在我们做自己认为对的决定时,一定要是不伤害、不侵犯、不干涉他人生活或者利益的,如果我们做的决定要以影响或者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那这不叫做活出自我,这叫活得自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