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来北京北漂。

      本人80后,东北人。过了2018便到而立之年。年轻时的我也算是风华正茂,在某国企体制内干的风生水起。以为可以一直这样肆意一生下去,找个相知的人一辈子到老。可时代不同了,国企也会倒闭,在体制内部整合的背景下,我离开了体制。北方人大多喜欢在体制里活着,压力小安稳。离开体制的北方人要在体制外生存需要经过很长的适应时间。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个道理。我在体制内是个不安分子,什么事儿都想拔个尖,开始希望在领导面前崭露头角,让自己与众不同,东北话叫显摆。可环境里能力不代表什么,关系和拍马技巧决定你是否能升迁,同时逢年过节会送礼也是一种手段。渐渐地我不在乎领导和同事对我的看法,我开始注意观察体制外的动静,抽空与体制外的人沟通交流和学习,发现外面有更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值得我仰望和攀爬。




今年,我来北京北漂。_第1张图片
风凉亭

离开体制后我彷徨了一阵,因为对北方体制外的企业陌生而好奇,开始辗转了几家企业,有的企业富有活力,有的企业注重团结,有的企业注重结果,还有的企业只注重老板的任意妄为。虽然不都是坏的,但北方企业发展核心——老板就是希望员工帮他挣点钱花。作为HR我们年年去人社局开会,数据体现北方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和劳动力流失严重,北方重工业和制造业居多导致劳动成本增加,以此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最后不得不让我们企业压缩成本,降低用人的素质标准。不过没有谁会听话的去这么做,人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根本,人才的质量决定企业的未来,我们不可能让一群退休的大爷和大妈跟我们天天加班工作。北方的大环境和体制压缩了北方企业老板的眼界和格局,让他们不敢创新,不敢与市场接轨,更不敢让自己的员工比自己更有想法,日复一日的重复,没有反思和总结,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又希望在重复的错误中寻求新的答案,这样的思想我们老家的精神院可不缺这样的人。



2017年8月,外公去世1个多月,平复了内心的伤感,我带上了行李准备出发,母亲因为外公去世在家郁郁寡欢,终日以泪洗面,父亲上班经常不在家,我偶尔出门,回来都会看到她在擦眼泪,父亲担心我走后家里没人,怕她患上抑郁症,让我带着去北京。当时真心不愿意,并不是嫌弃母亲,我曾自己独自在南方生活4年多,出差工作很辛苦,自己照顾不了自己。一旦忙起来没时间照顾她,又怕她出事,看着母亲祈求的目光我咬牙答应了。但出门前约法三章:1凡事听我的2不准在外面哭3不许在外面对我做亲昵动作,显得我不成熟。就这样,俺们的母子北漂之旅开始了。



初到北京是8月初,感觉气候还是东北那边凉快一些。我们在昌平找了个村子,大多是自建房公寓,因为租金便宜我们就住在了这里,一个月水电、网费加房租一共1000多毛爷爷。海淀区4环附近的独户都要2000多毛爷爷吓得我这个外地人不要不要的。我希望等我工作稳定,条件好一些再考虑市中心的房子,现在只要足够我们2个一起居住生活就好了。

北京初来乍到马上找到工作不太现实,作为HR都知道这个时候找工作和找房子都不是理想的季节,不过我对自己有自信,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我能吃苦。简历挂网上就带着老妈各种玩,去了北京的表姐和堂姐家,第一次见面都是我做东请他们吃饭,弄得她们都不好意思,不过我觉得毕竟以后生活上可能会麻烦到人家,我这算不算是先礼后兵?大学老师也来北京旅游,我也请客吃了顿饭,叙了下师生情。然后带着老妈四处溜达,铜锣古巷,牛街,大栅栏,故宫,天坛,十三陵,鸟巢,水立方等等,后来拽我妈出门她死也不出去了,因为北京太大,没到景点半条命算交代了,到了景点我们母子两个找个阴凉地方背靠背坐着,除了累的哼哼,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周围人山人海差点把我们挤碎。讲道理,北京作为古都从历史文化背景和古建筑的艺术观赏性都是屈指可数的,虽然现在大部分都是现代的工艺修葺,但都保留了原有的风貌。


今年,我来北京北漂。_第2张图片
母后

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出差经常来北京,所以北京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但因为年龄的关系,有些地方非常向往,却不敢再去尝试,听说北京有个不夜城叫三里屯,是一些年轻人和时尚艺术家的聚集的,那里夜夜笙歌,如同明朝的金陵秦淮夜一样。还有潘家园,都是行家练眼的地方,小子不才对古钱有点喜好但是囊肿羞涩,眼睛也不太好使就不敢去那边败钱了。不过偶尔去看看长长见识,算是个学习的途径。牛街的清真食品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大饱口福。干净、味美,牛羊肉入口没有东北吃的那种腥膻味,肉质口感不老不柴,咽下去后肉香味还留在口里久久不散。配上北京的特色烧饼真是绝了。

就这样,我带着老妈在北京各种浪,等把我身上的钱败的差不多了,我开始认真的找工作,作为HR我知道如何利用手里的资源快速找到跟我匹配的岗位。首先HR招聘常用的渠道全部挂简历,每天早上9点,14点和16点刷简历,时间充裕晚上8点也刷次。简历的名称直接改成各领域通用的岗位名称,增加关键字可以提高被查找和搜索的频率。投递简历,定向选择我期望工作的领域(例如:医药 电力 金融等),然后选择职务类别,剩下的就是搜索企业;搜索出企业不要马上投递简历,打开企业信息,用APP查询下企业有没有劳动仲裁记录和违规操作,成立至今的经营状况是否健康。如果都没有,那么证明企业面上的管理还是比较规范,but不代表绝对规范。只能说明我可以投递这个企业,然后打开企业信息明细看他们现在都招聘哪些岗位,先看自己的需求岗位,这个岗位招聘的周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例如从2月到现在还在招,说明这个岗位要么招聘人数多,要么就是流动性大,不稳妥就换。(一般招聘挂起的岗位,系统后台是默认1个月关闭)如果是挂起3个月内,且招聘人数少,说明企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候选人,然后看其他的岗位,例如我是HR,其他的招聘岗位很可能就是我未来工作要面对的岗位。如果企业是制造业,频繁且长期招聘工人,说明企业生产量大同时福利待遇一般留不住人。长期挂内勤岗不停的说明工作强度大薪酬福利低(我指的长期是3个月以上),一个稳定正规的有序发展的企业,是十分重视组织结构和人员流动率的,销售和生产的流动是正常的,因为他随着企业资本的增加、减少、流动进行调整和变化,也随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变化。

就酱紫,我保证每天最少投递10-15份简历给意向企业,最后每天只接受2-3家面试,坚持了1个多月的面试,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北京一日游,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竟然还有约我去怀柔和亦庄的,当时都想仰天大喊:妈妈,把我抱走吧。截止9月中旬,收获了4个企业的offer,2家上市企业2家私企,工资最低月薪XXK,最高月薪10K。可我不得不选择了最低月薪的,因为是家上市企业,福利不错,工作环境也好。可能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选择10K的,非要选择低的。那高薪的工作,风险大,30多人小电商企业,工资高风险高,干不好可能几年就黄了,干好了就起来了。重点是作为HR职业痕迹非常重要,你的履历曾经为哪些大企业服务过,这是你实力和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从长远看,我怂了,选择当凤尾。不过我并不觉得丢人,有能力在哪里都一样。虚心学习,与人为善,遇到更多的事,能从中汲取经验,哪怕犯错被人奚落也从容振作。在这个环境里身边的人都在追逐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逐的东西,当别人问你为什么,你回答的是别人也在这样,所以呢?我只做我自己,我知道我需要什么,需要做什么,希望从中得到什么,不沉沦虚伪之中,也不在人前做作,坦然诚心相对,一切都会变得自然简单。不过我也害怕,害怕失去现在的我,害怕变得跟身边的人一样,害怕我爱的人逼我变得跟身边的人一样,害怕到最后我不得不离开北京。



希望只说:北京,你好!不言再见,北京!


今年,我来北京北漂。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年,我来北京北漂。)